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

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

ID:14556695

大小:3.66 MB

页数:68页

时间:2018-07-29

上传者:U-10015
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_第1页
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_第2页
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_第3页
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_第4页
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马原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5天考研政治倒计时终极攻略——写给2013考研路上的同学们篇幅浩大的文本,莫测高深的真题,这就是令多数考生感到巨大压力的2013考研政治复习。大家且莫惶恐,一开始时有这样的感觉很正常。这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以前从未认真学过政治理论。无师自通,岂有此理?二是不了解政治理论学科的特点。“隔行如隔山”,焉能不难?与理工类学科不同,政治理论的对象不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而主要是社会历史领域的普遍规律和知识体系。丰富的生活场景已被定格为灰色的骨架,沉淀为枯燥的语句。90后考生既没有专门的知识准备,又缺乏可润滑艰涩文字的生活阅历,此时此刻,就只有讲求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了。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计划,我向同学们提出四点建议:一、框架为王纲举目张为什么“框架为王”?因为考研政治本来就是一个课程体系,它就是按体系展开的,更要紧的是,一定会按这个体系出题。我们是考生,当然也就应该按此去理解,去记忆,去解题。现阶段,效果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先分学科在宏观上建立好课程框架。这是考研政治与其他学科最不一样的地方。因为命题的路数特别,有些题目的角度甚至显得比同学科的专业课还刁,但又只是公共课。一方面,我们无法用专业课的精力和时间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功夫不下到又解决不了问题。那怎么办?就是居高临下,“跑马圈地”。先宏观,后微观,把基本框架建立起来,然后,在框架的基础上,把握考点,渐渐地对考点心中有“数”。然后,再破解难点,对考点心中有“底”。即所谓“顺藤摸瓜”,“瓮中捉鳖”。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先把整个课程体系分为“绪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资本主义论、科学社主义论”这几大板块,再按照讲义中每个板块的“考点群逻辑结构图”掌握二级标题以下的脉络线索,当熟悉到一定程度时,就能够在大脑中形成“马原”的整个学科线索轮廓,这样,在考场上见了题目就能够按部就班、按图索骥,特别是精准锁定主观题原理。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该把它分割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成果、精髓)、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本质论、阶段论、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祖国统一、外交政策、依靠力量、领导核心)”,这五大板块中的重点是道路、探索和建设这三部分。这个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结合当年重大事件进行命题,比如,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0周年,这样就使得本身是命题重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更显突出,再如今年是香港回归15周年,这就使“一国两制”这个章节的内容开始升温,还有就是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这是注定要考的内容,因此在复习毛特时要特别注意将时事内容与大纲要求融会贯通,这样在考场上才更加从容。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只要按照时间线索,是很容易将其掌握的,即“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今,其中1956是个分水岭)”,要将这三个阶段的历史特点、历史任务清楚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比较特殊,分值不低,但内容简易,毫无玄奥。客观题基本上是“送分”,主观题亦有规律可循。由于其贯穿始终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根红线,所以大家从三个角度建立框架,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在分学科建立框架的基础上,即要注重“大”原理的运用,也要注意小细节的把握。由于各个学科的性质不同,考查的方式和方向也就不同,因此同学们在政治复习中也要因学科而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的考查注重的就是大原理的掌握与运用,主观题自不必多说,即使是客观题,考查的也往往都是重点原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上下功夫,特别要想答好马原的主观题就一定要将“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大原理做到烂熟于心。对于毛特、史纲和思修除了主观题会以重大历史或现实事件为背景进行考查,其客观题一般考查的都比较琐细,所以同学们复习这些学科时应仔细对比每一历史事件、方针政策的背景、特点、意义。二、用好讲义精练习题68 关于课堂讲义的使用方法。这里有一个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版的考试大纲解析(即“教育部红宝书”)对比的问题,教育部红宝书是与考试大纲配套的官方教材,其特点有三,第一,出版时间偏晚。近几年通常推迟到9月中旬出版发行,仅为考生预留下不致两个月的强化复习时间完成60万字的复习内容,令考生感到极大压力;第二,具有权威地位。因其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是与命题班子具有直接关系的官方教材,因此能与《考试大纲》无缝衔接,具有的法定的权威地位。第三,覆盖全部考点,但逻辑性不强;内容极其全面,但线索不清晰。因此,很多同学向我询问,有了我的课堂讲义还是否需要红宝书?首先,对于马原,它的理论体系和考试的命题体系都是最稳定的,因此我编写的讲义同学们可以放心的用到考试之前,至于《考试大纲》出台后增减内容,我会及时为大家解析新大纲,到时大家在我的讲义上做出标注即可。史纲和思修今年的变动也不会很大,但毛特的内容由于“十八大”的召开肯定会有重要修改,这也是考试的头号重点,因此教育部的红宝书还是有重要价值的,大家一定要特别注意。关于什么时候开始“背”政治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要注重“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里的“背”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习题进行。即通过做习题,反过来巩固听课时理解的考点,通过做习题,对答案,看解析,查讲义,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难点、热点在脑海里落在实处。并且逐渐巩固住。另一种就是传统意义的“背书”。直接按照书上的框架、脉络来背考点。这两种“背”都不要盲目进行,而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标准。第一种方法奏效的前提是一定要选择路子正,质量好的习题,有的同学认为题海战术无往不利,其实有可能无形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被与考点无关的偏题怪题误导,钻到牛角尖里去了。以往就有同学反映,做了大厚本题,但考过后才发现很多根本不在考查范围内,这就得不偿失了。相反,如果我们做了100道习题,而这100道习题涵盖了100个考点,而这100个考点的考查方向与试卷具有一致性,这又会是何等效果?我应你们的要求,在各个网络空间中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必要的习题,这些题目是我在严格对照考试大纲和多年来研究命题规律以及丰富的阅卷经验的基础上为大家精心编写的,大家可以利用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学政治。第二种传统意义的“背书”取得最佳效果的前提,就是要在书中选择出正确恰当的内容。大纲解析中60万的文字量,究竟如果取舍?背什么才能真正成为试卷上有效得分的文字,至关重要。我作为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理论讲台上躬耕多年的老教师,会在微博、博客和网络空间中,毫无保留地将最有用的内容与同学们分享,让大家随时随地轻松复习、考出高分!三、从容安排按部就班从时间上看,目前距离2013考研政治还有大约160天,这宝贵的160天时间如何高效利用?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到10月20日左右,约70天时间,应作为第一轮内容全面的强化复习,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建立起各学科的理论框架,在框架的引领下,通过习题的方式,对每一章节内部考点的考查方向尽可能做到全面把握和有意识的背诵。第二阶段,从10月20日左右到12月中旬,大概50天左右的时间,作为第二轮突出重点的强化复习,这个阶段应该达到的标准是,能够将每一学科或者章节内容的结构图在大脑中形成清晰而准确的反映,对重点原理、概念能做到耳熟能详,最好能够脱口而出。对习题的处理方式不是简单的做题,而是重新翻看第一轮复习中做过的习题,特别是自己做错的内容,对2005年——2010年的真题所考查过的内容应做到熟练掌握,每天有计划的进行重点内容的背诵。第三阶段,从12月中旬到考试前大概40天的时间,作为冲刺复习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能够结合2012全年形势政策的热点内容捕捉到考试所要结合的原理和命题角度,并且留出8天左右的时间作为考前预热,模拟考场时间,做8套左右的测试题及真题。四、精耕细作日有所进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政治复习完全可以放在最后一两个月进行。我要提醒大家,这样想很可怕,因为这是真正的“误区”,误的是自己的青春和命运。倘若不信,可以现在就试着用一个月的时间全力复习政治,看看能够复习到什么程度,就全明白了。考研政治的复习时间每天应保证2.5小时左右,如果同学们是从上午8:00开始一天的复习,中午11:30午休,那么在这3个半小时中,建议大家有2个小时用来复习考研政治,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学科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另一方面也与2013年元月真实的考试时间相对一致,即上午8:30——11:30,易于形成同步性,对兴奋度和节奏感的调整会有助益。午饭过后建议大家利用午睡前的时间浏览一下主流报刊或网站,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等,它们是考研政治题目的材料源。下午从1:30——5:30的四个小时中,同学们在复习专业课的间隙可以留出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集中做一下政治练习题。半小时应该做多少题?从政治试卷上看,180分钟要做38道题,33道选择题需要在1小时之内解决,也就是说平均1.8分钟一道题,那么半个小时大家应该做完16.5道题。晚上768 :00到10:30,大家可以将英语和专业课内容穿插进行复习,这需要根据每个同学各自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家可以计算一下,每天11小时的复习时间中,留给政治的复习时间其实1/4都不到,但是我们一样能取得好成绩,为什么?因为我们采取了滴水穿石的方法,也就是有意识地运用量变推动质变,利用点滴时间来复习,这也正是我为大家开通163博客、新浪微博、qq空间及人人网等网络渠道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大家方便地利用起睡前、乘车等边角零碎时间,让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静悄悄地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巨大作用。好风凭借力,送汝上青云!【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1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68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国家与革命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问题682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68A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B社会意识具有能动作用C社会生活具有实践本质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83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它们是()68A辩证史观和机械史观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C人民史观和帝王史观D进步史观和保守史观684把思想动机看成社会历史的动力,根本否定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这是()68A机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主要缺陷B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主要缺陷C宿命论历史观的主要缺陷D怀疑论历史观的主要缺陷685社会存在是指()68A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B人类社会的实际存在C社会领域的一切存在D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686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中最为本质的方面是()68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687唯物史观认为,作为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社会存在”要素有()68A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B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C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D农业系统、工业系统和信息系统68【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1答案1【答案】C【解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故正确答案是C。2【答案】D【解析】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此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与此相反,故D选项正确。A和B两项的错误比较易于识别。C选项“社会生活具有实践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但在这里不合题意。3【答案】B【解析】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B选项正确。A选项维度完全不同。C选项内容相近,表述有误。D选项似是而非。4【答案】B【解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的主要缺陷是:一是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二是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B选项正确。5【答案】A【解析】社会存在是唯物史观的特有的范畴,专指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A选项正确。B选项是望文生义,不是科学定义。C选项过于宽泛。D选项宽严皆误。在物质要素方面过窄,未包括地理环境;在社会关系方面过宽,把思想性的关系也囊括在内了。6【答案】D68 【解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最为本质的内容,才能使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进入人类社会,成为社会存在的要素。人口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成为生产劳动者才能进入社会,纯粹自然意义上的人口与动物群落无异。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方式成为劳动对象才能进入社会存在,否则和遥远星际的死寂天体没有区别。正是因为有了生产方式这个最本质的因素,才能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整合为社会存在要素。因此,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最本质的方面。故D选项正确。A选项根本就不属于社会存在的要素,是干扰项。7【答案】C【解析】社会存在概念是唯物史观的核心范畴,有其确定的表述。社会存在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故C选项正确。其他三项或相去甚远,或似是而非,均为干扰【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28在社会存在各要素中,最集中地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68A自然地理环境B人口的自然增长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689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68A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B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C决定着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D对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6810李瑞环同志说:“没有食就会反。”对此的正确理解是()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1下列哪个选项反映了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68A传统意识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6812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阶级社会,从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我们可以推断出没有超阶级的人性B意识形态有时候是不反映经济基础的C在阶级社会中,对事物的标准与看法随着阶级地位的不同而不同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当时是正确的意识形态13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68A生物学、道德、宗教、艺术B艺术学、政治、哲学、宗教C政治思想、哲学、艺术、宗教D法律思想、艺术、语言、逻辑681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致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68A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B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D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68【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2答案8【答案】C【解析】要做对这道题,首先要审好题。本题并不是一般地考查哪个选项具有物质性,而是要考查哪一个选项能够最集中地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A选项显然不符合要求,自然地理环境当然属于物质性要素,但即使脱离了人类社会,它仍然具有物质性,它并不能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B选项看上去好像符合要求,但也不对。人口其实也是自然因素,如果没有人类社会,人口不过是动物群落。由于上述原因,D选项也不正确。唯一正确的答案是C选项,C选项其实就是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其具体内容。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性的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客观的物质性社会关系。正是生产方式这一要素,最集中的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68 9【答案】D【解析】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因素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的总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一起构成社会存在的基础,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因素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像马尔萨斯人口论那样夸大人口因素的作用,就会坠入历史唯心主义。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正确,C选项属于地理环境的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B选项不正确。故正确答案是D选项。10【答案】A【解析】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可见,唯物史观正是从对人的生活的研究开始的。人首先要吃饭,就要进行生产,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当然,在充分认识吃饭问题的重要性时,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本质。唯物史观不否定人的自然属性、物质欲望对人的行为乃至对社会历史的作用,但人的自然属性要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故A选项为正确答案。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产方式的作用。题目备选的四项都是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因素,但这些不同因素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传统意识、阶级关系、政治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故题干明确要求的“根本条件”,只能是生产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12【答案】B【解析】社会意识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13【答案】C【解析】意识形态实质上是阶级社会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这里有几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包括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第二,什么是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意识中经过思想家和学者的加工,已经形式化了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因此,它不包括社会心理这样浅层次的直接的社会意识。它包括两个方面,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有自然科学、逻辑和语言学等。接着要讨论的第三点,也就是题干的考点,什么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形式中的有阶级性的,涉及政治的那些内容。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为什么只有这几项属于意识形态?因为它们有阶级性。为什么只有它们有阶级性?因为它们作为社会意识反映的对象与其他领域不同。它们专门反映经济与政治,所以有阶级性。如与自然科学对比一下,反差非常清楚。弄清大格局后,还要注意小的易错点,B选项和C选项中都有“政治”元素,为什么C选项全属于意识形态,而B就不合格?因为,“政治”包括两部分,一是政治思想,二是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当然属于意识形态,但政治制度就不是。不仅不是意识形态,连社会意识都不是,而是政治上层建筑。所以,对于选项中的“政治”、“法律”都要注意其限定词。定好位,再选择。C选项为本题正确答案。1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有三种表现:与社会存在的不同步性,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列宁的这句话表明对奴隶这一社会存在不同的人认识不同,有的是先进的认识,有的是落后的认识,体现了不同步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31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68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B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C具有其历史继承性D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68 1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这表明()68A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6817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给我国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对此正确理解的是()68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6818“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68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6819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68A劳动者B消费者C科学技术D劳动关系6820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68A人与自然的关系B分工协作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682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68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68【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3答案15【答案】D【解析】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1)集中表现为以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式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即把不同集团、阶级,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内化为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以支配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社会的经济和政治。(2)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3)反作用的程度取决于掌握群众的程度。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紧密相连。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故正确答案是D。16【答案】D【解析】历史唯物主义明确地把社会存在同社会意识的关系看作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来源,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具有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17【答案】D【解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故正确答案是D。18【答案】A【解析】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错误的社会意识起阻碍作用。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决定性的力量,而新的、进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19【答案】C【解析】社会生产力是包括多种要素并呈现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等是智能性要素。就实体性要素而言,劳动者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也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一种标志。作为智能性要素的科学技术,能够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第一生产力。故正确答案选C。68 20【答案】D【解析】生产关系又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一,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事实上也不能自由地选择和任意改变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故正确答案是D选项。21【答案】D【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422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定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它遵循了()68A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6823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68A劳动者的总和B生产资料的总和C劳动对象的总和D生产关系的总和6824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经济体制是()68A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B劳动要素的具体实现形式C自由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D经济结构的具体实现形式6825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68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6826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力量是()68A观念上层建筑B政治上层建筑C哲学思想D核心价值体系682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28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服务的()68A国家基本制度的性质B基本政治制度的性质C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D国家政权的性质68【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单选0529列宁在谈到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时指出:“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规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这句话说明()68A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实践标准并不可靠C实践标准并不确定D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6830与经济上的价值范畴不同,哲学上的价值范畴揭示的是()68A主体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B主体客体之间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主体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D客体以其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683168 在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感到必须要做点什么,这种必须要做点什么的感觉,表现出人们内心有一种通过行动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5·12大地震,中国因为在救灾中表现的人道主义光芒、勇敢与毅力而赢得了世界的尊敬。玉树地震,救灾再次牵动人心,社会各界在4月20日晚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募捐晚会募得善款2175亿元。这表明()68A人的价值通过能力的大小得到表现B人的价值通过满足个人需要得到表现C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D人的价值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得到实现6832价值评价的认识对象是()68A价值主体的主观需要B价值客体的结构和功能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D主客体之间的依赖关系6833列宁说:“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这句话表明()68A价值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B价值评价是反映了价值依赖关系的评价C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D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683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68A一切从实际出发B一切从根本原则出发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D认识与实践的统一683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不是成为困于书斋,束之高阁的谈论家,而是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为此,要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68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实事求是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8【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单选05答案6829【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时实践总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往往不能充分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从这一点上,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故D选项正确。6830【答案】D【解析】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通俗地说,就是这个东西对人有什么用。A、B、C三选项与题干无关,故D选项是正确答案。31【答案】D【解析】价值离不开人,因为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意思就是,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再好的东西如果人不需要,或者明明有好东西却不拿出来去满足人的需要,那就导致价值的主体性缺失。东西再好,再具有价值的客观性,也不能形成现实的价值关系。而在灾难面前,人们捐钱的捐钱,献血的献血,所有的人都捧出了自己的真心实意。而这些又正是他人所迫切需要的。捐钱的人,帮助了别人,提升了自己,充分地体现了价值的主体性。捐出的钱物满足了他人的客观需要,捐献行为本身让他人感觉到世界的温暖,让自己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是人的价值的充分实现。故D选项正确。6832【答案】C【解析】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认识对象的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的;评价性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即“善”、“美”的认识为目的。故正确答案选C。6833【答案】C【解析】价值评价的特点表明,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成功的实践既表明知识性的认识是正确的,同时也表明评价性的认识是正确的,表明评价正确地反映了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评价存在着差异或矛盾,并不说明价值评价没有客观标准。故A、B、D选项表述不正确,答案选C。34【答案】A68 【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和情况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故A选项是正确答案。35【答案】C【解析】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故正确答案选C。A、B选项与题目无关,D选项属于矛盾分析法的特殊要求。【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636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68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6837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68A革命B改革C发展生产力D科技的进步6838“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68A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B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683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68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D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6840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68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循环论的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6841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是()68A人的阶级性B所有人的共同属性C一切社会关系总和D一切生产关系总和6842人的价值的二重性是指()68A目的性和创造性B目的性和能动性C目的性和工具性D能动性和创造性6843无产阶级政党根本观点是()68A群众观点B群众路线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6844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个人的作用,个人的历史作用是()68A原因和结果的统一B必然和偶然的统一C感性和理性的统一D自然和历史的统一68【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6答案3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变化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37【答案】A【解析】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故正确答案是A选项。68 38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技革命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主要表现在: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一,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其二,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其三,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因此,B、D两项表述错误,C选项与题干无关。A选项为本题的正确答案。39【答案】B【解析】英雄史观是指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做出唯心主义回答的理论观点。其基本特点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40【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唯物史观认为,“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41【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在于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故正确答案是C选项。42【答案】C【解析】人的价值的二重性是指目的性和工具性。人的价值具有目的性:当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占有价值的时候,人是价值主体,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个人价值;人的价值又具有工具性:当人作为价值客体去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时,人的价值的这一方面称为社会价值。故正确答案是C选项。68 【李海洋2013考验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11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彻底划清了()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界限B辩证反映论与形而上学反映论的界限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界限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界限2下列属于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建设京沪高速铁路B欣赏普契尼歌剧C打扫人民大学礼堂D发射天宫一号飞船3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了()A动物的活动是本能活动B能动地改造世界是人类特有的本领C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动物能动改造世界的能力超过了人,因而使人“感到惭愧”68 4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蕴涵的哲学道理包括()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D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5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A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B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C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D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6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各行各业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纷纷表示“不做单位人,要做社会人”。这种择业观念的变化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决定着人的实践B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C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人的观念变化是社会实践的结果7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躲猫猫”、“蜗居族”、“钓鱼执法”、“被时代”等词不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找不到,而且可能以前在中国老百姓的头脑中是本来没有的概念,现在却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表明,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大约有7000条新的词汇产生。上述材料告诉我们()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所以需不断地推进认识的发展B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C实践决定认识,新词汇的产生源于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将引起质的飞跃,从而推进事物的发展【李海洋2013考验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1答案1【答案】BC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有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物质世界的特性和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从而彻底划清了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彻底划清了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界限。反映论可分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把人的认识这种社会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混同于自然界的一般的反映形式,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不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抹煞了人的认识过程的能动性,因而是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2【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第一种,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第二种,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第三种,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与科学实验一样,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B选项并不是创作和演奏音乐,而是欣赏音乐,故不属于精神文化创造实践。因此,A、C、D三选项是本题的正确答案。3【答案】ABC【解析】本题对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进行了考查。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并非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而是社会的人。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动物的活动只是本能,不可能超过人。D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68 4【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可以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的原因是什么,是他们的知识所限,说明认识还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C项也可以选。B和D本身正确,但这两句诗中并没有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5【答案】ABCD【解析】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认识还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故正确选项是A、B、C、D。6【答案】CD【解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人们择业观的改变正是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7【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广泛的社会实践是众多新词汇产生的根源,所以选C,不选A。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许多被人们了解的新事物,在生活实践中,它们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从而逐渐在实践中被人们所认识、理解和接受,故选D,B与题干没有联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28.2010年7月,为促进北京整体实力的均衡发展,加速实施南城发展振兴战略,北京市决定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合并。整合后将利于资源互通。此外,东城、西城经济比较发达,而由于历史原因,南城两区经济相对较弱,合并后有利于带动南城经济发展。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认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C一切应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D认识对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具有决定作用9恩培多克勒认为,在所有的生物中都有流射物存在,当这些流射物与感观相接触而进入感观时,感觉就产生了。德谟克利特受恩培多克勒“流射说”的影响,提出了“影像说”。他认为,当影像从外面进入时,感觉和思想就产生,相反,若无影像对感官的撞击,就没有什么能够产生。他们的观点()A把人的认识过程复杂化了B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C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生物性的自然存在D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10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11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A认识来源于经验68 B在经验的积淀中加深认识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D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12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B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C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D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13.19世纪一位作家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D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割裂这种关系是()A唯理论的错误B经验论的错误C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D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2答案8【答案】ABC【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题干中北京城区的合并正是体现了这一观点。D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9【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旧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客观事物存在于人的头脑之外,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把认识的主体看作是一种生物性的自然存在,把人的反映看作是认识者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即客体直接映射在人的大脑中的过程。西方古代的流射说、影像说、蜡块说一直到近代的白板说和感觉说等等都属于这种理论。这种直观映射论仅仅从客体来说明认识的形成及其本质,把认识简单地看作是主体被动接受对象的刺激和对象把自身“烙印”在主体大脑中的结果,把人的认识过程简单化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10【答案】AC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是: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故正确答案是A、C、D。11【答案】ABD【解析】认识来源于实践,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影响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人们在经验积累中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认识的深刻性也与经验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C项过于绝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12【答案】CD68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接触事物形成感性认识。但感性认识是有局限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理性认识比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正确、更深刻。无论是“眼中之竹”还是“胸中之竹”都是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相比,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具有局限性。但两者还是有显著的区别。作为“胸中之竹”的表象与作为“眼中之竹”的感觉、知觉相比,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带有某种程度的概括性,是创造性的反映,比感觉、知觉深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13【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表现在人们学习和工作中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亲身体验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A、B、C选项和题干中的名言都表达了共同的思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形态、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不可缺少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要发展到理性认识。与此同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与亲身参加实践结合起来,缺一不可。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14【答案】ABD【解析】在哲学史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A、B、D三个选项正确,选项C是关于意识本质的错误观点【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316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A人的情感、意志B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因素C幻想、想象、直觉、灵感D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17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说明()A想象能够创造世界B想象一定能成为现实C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D合理想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18“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句话蕴含的哲理包括()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9“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事物的可能性因人而异B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C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D真理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20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A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C就真理的发展来说,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D就实践本质来说,承认真理的实践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21承认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就是承认()A正确认识含有错误的部分B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68 C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D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3答案16【答案】ABC【解析】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故A、B、C选项正确,D选项描述的是理性因素。17【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动力作用、诱导作用与激发作用。合理想象属于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A项错误,夸大了想象作用。B过于绝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18【答案】ABCD【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才能完成的。这就说明了认识要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只有实践发展了认识才能发展,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四个选项都从不同角度正确揭示了这个论断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A、B、C、D。19【答案】CD【解析】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可能性根源于现实的客观根据和条件,它是客观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同地位、立场、素质和能力的人对可能性固然有其作用、甚至起重大的作用,但认为“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有否认可能性的客观性之嫌,更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哲学命题。A项不成立。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和谬误有着原则界限;真理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在科学研究中经验十分重要,科学家的论断主要不是依据经验,而是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做出的,B项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20【答案】ABC【解析】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故正确答案是A、B、C。21【答案】BCD【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A选项表述不正确,故正确答案是B、C、D。【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唯物史观)单选04答案22【答案】A【解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当一种生产关系还能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它是不会灭亡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有关土地的政策正是这一关系的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23【答案】D【解析】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故正确答案是D选项。24【答案】A68 【解析】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具体,在实践中它是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故正确答案是A。25【答案】D【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上层建筑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上层建筑的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制约的,政治上层建筑是以思想上层建筑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并与之相适应,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自己的实现。A选项属于经济基础。B选项属于生产力。C选项是生产关系,均不符合题意,故D选项是正确答案。26【答案】B【解析】政治上层建筑是占主导地位的现实力量。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故正确答案是B。27【答案】C【解析】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从服务的方向上看,上层建筑一方面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排除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从服务的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来为经济基础服务,调控的手段有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既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上层建筑对我国的经济基础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8【答案】C【解析】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故正确答案是C选项【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422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是()A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B反对绝对主义C反对相对主义D坚持马克思主义23“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以‘真理’的美名”。这段话的观点说明()A有用的就是真理B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真理C经过实践检验的就是真理D能为我主观需要服务的是真理24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表现在()A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基础B逻辑证明给实践以理论依据C逻辑证明以实践标准为基础D难以直接用实践检验的理论要靠逻辑思维证明25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是为了满足人本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价值的问题。价值的特性包括()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26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在其过程中,人类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求真原则68 B务实原则C真理原则D价值原则27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区别在于()A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B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C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D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实践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认识性28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应该做到()A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C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4答案22【答案】ABCD【解析】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这种绝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怀疑科学理论的可靠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这种相对主义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所以A、B、C选项正确。而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所以D选项也正确。23【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实用主义者主张“有用就是真理”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他的错误在于把真理的作用与真理之为真理的根据混为一谈;否认了真理的客观内容和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题目中的观点正是这种主张的表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D。24【答案】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逻辑证明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之间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根据前提条件推断出某种结论的思维过程,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扩大真理范围的重要手段,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前提条件与结论的一致性(或自治性),而不是证明它的真理性,即不能证明它们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一致。同时,逻辑证明中使用的逻辑法则,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获得真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25【答案】ABCD【解析】价值的特性:(1)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2)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这是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4)价值具有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这就要求人们在创造或实现价值时,必须对某一价值物的价值作全面的考察,以决定取舍。故正确答案是A、B、C、D。26【答案】CD【解析】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27【答案】ABC68 【解析】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2)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3)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所以A、B、C选项正确,D选项表述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B、C三选项。28【答案】ABCD【解析】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和发展真理。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故正确答案是A、B、C、D。【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52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30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这个范畴是指()A摆脱了日常行为规则的束缚B随心所欲不逾矩C天马行空独往独来D对必然的认识和超越【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随堂练习——马原(认识论)多选05答案29【答案】ABCD【解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实践以理论为指导。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改造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故正确答案选A、B、C、D。30【答案】BD【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必然是指人们受盲目的客观必然性支配的状态。自由是指人从受束缚中得到解放的状态。人的活动涉及三个领域,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这个意义上的自由,就是从自然力的奴役、从社会关系的压迫下和从自身的束缚中得到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是建立在必然性的基础上的,从认识的角度,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把握。从实践的角度,自由是对必然的超越,主要是指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在实践中通过驾驭客观必然性,改造了客观世界,就是对必然的超越,从而获得自由。A选项“摆脱了日常行为规则的束缚”只是一种放任,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这样做的人根本不会有自由。C选项“天马行空独往独来”与A选项情形相似。B选项“随心所欲不逾矩”达到了很高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境界和状态,获得了自由。D选项如前所述,也是获得了自由的状态。B、D两项为正确答案。【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课堂例题(认识论)2006.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68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2002.31(理).对于右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2000(理)17.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2006.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2002.31(文)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2001.34.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深有体会地说:“20世纪70年代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我的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课堂例题(意识的能动性)2000(理)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2000(文)1.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A.决定性B.预见性C.能动性68 D.主动性36.以下是关于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材料:甘肃省张掖自古并不缺水,历史上黑河充沛的水量,曾经浇筑了河西走廊的辉煌,而张掖就位于河西走廊的腹地,人称“金张掖”。但是随着人口和耕地的增长,近几十年来,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了。为了缓解水事矛盾,100多万张掖农民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时候,把水的压力变为动力,以节水为出发点,选择节水而高效的种植业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节水与增收双赢,而且转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发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摘自《人民日报》2001年5月22日请回答:结合材料,分析人类在应对水资源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主观目的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课堂例题(辩证法)2007.18.农民采摘柿子时总要留一些。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喜鹊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捉虫,从而保证了柿子来年丰收。这个事例的启示是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D.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2005.16.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2007.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纪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纪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A.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B.任何个别都是一般C.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D.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2009.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华佗是我国东汉名医。府吏倪寻和李延俩人均头痛发热,一同去请华佗诊治。华佗经过仔细地望色、诊脉,开出两付不同的处方,给倪寻开的是泻药,而给李延开的是解表发散药。二人不解:我俩症状同一,为何药方不同?是不是华佗弄错?华佗解释道:倪寻的病是由于饮食过多,病在内,当服泻药,泻去积滞。李延是受凉感冒,病在外,当吃解表药,风寒之邪随汗而去,头痛就好了。病症相似,病因相异,所以治之宜殊。二人拜服,各自服药,很快痊愈。中医强调辩证施治,是我国宝贵医学遗产,华佗对症下药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其中所涉及的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并分析其内涵。【李海洋2013考研政治暑期强化】课堂例题(唯物论)1997(理)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68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997(文)11.下列命题中,居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A.我思故我在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万物皆备于我E.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2003.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003.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2008.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009.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2002.16.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2010.17.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增删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作了修改。1971年版对“科举”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的分科考选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年版又删去“为维护其统治而设”。再如1971年版在解释了“雉”就是“野鸡”之后,紧跟着说“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1992,1998年版也一样,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语词的发展变化,也记录着时代前进的印记。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B.取决于语词含义的改变C.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1999(文)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68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梅兰芳”真题难点解析2010.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早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剧情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面对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不想,梅兰芳用力过大,跪在那里扮演许仙的演员毫无防备地向后仰去。这是剧情里没有设计的动作,可能是梅兰芳入戏太深,把对许仙的恨全都聚集在了手指头上,才造成了这样的失误。眼见许仙就要倒地,怎么办?梅兰芳下意识地用双手去扶许仙。许仙是被扶住了,没有倒下。可梅兰芳马上意识到,我是白娘子,他是负心郎许仙,我去扶他不合常理,这戏不是演砸了吗?大师到底是大师,梅兰芳随机应变,在扶住他的同时,又轻轻地推了他一下。所以,剧情就由原来的一戳变成了一戳、一扶和一推,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白娘子对许仙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这个动作,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演得出神入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从此,在以后的演出中,梅兰芳就沿用了这个动作,而且,其他剧种也都移植采用了这个动作处理,这个动作成了经典之作。由此可见,不仅在舞台上,在各行各业,在各个岗位,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出现失误和错误以后怎么去对待,怎么去处理。处理不当,会酿成事故,导致全盘失败;处理得当,能败中取胜,化腐朽为神奇。(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2)梅兰芳为什么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3)当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出现错误或失败该怎样对待和处理?68 “沧州临河寺”真题难点解析68 2006.34.从前,沧州城南有一座临河寺庙,庙前有两尊面对流水的石兽,据说是“镇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灾,大庙山门倒塌,将那两尊石兽撞入河中。庙僧一时无计可施,待到10年后募金重修山门,才感到那对石兽之不可或缺,于是派人下河寻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东流,石兽理应顺流东下,谁知一直向下游找了十里地,也不见其踪影。这时,一位在庙中讲学的先生提出其见解:石兽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由大石头制成,它们不会被流水冲走,石重沙轻,石兽必然于掉落之处朝下沉,你们往下游找,怎么找得到呢?旁人听来,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话:我看不见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床沙松者应求之于上游。众人一下子全愣住了:这可能吗?老兵解释道:“我等长年守护于此,深知河中情势,那石兽很重,而河沙又松,西来的河水冲不动石兽,反而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了,还冲成一个坑,时间一久,石兽势必向西倒去,掉进坑中。如此年复一年地倒,就好像石兽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样。”众人听后,无不服膺。寻找者依照他的指点,果真在河的上游发现并挖出了那两头石兽。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庙僧按照常理,认为石兽应顺流而下。从真理的具体性分析其失当之处。(2)守河堤老兵关于石兽“逆流而上”的见解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并举一例说明之。68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11年真题)2011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此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3.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A.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5.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良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68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  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经济成分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占主体地位7.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写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原因在于社会和谐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C.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D.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途径8.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A.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B.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C.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D.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9.从1840年到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史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的。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其根本原因是A.军事战略错误B.社会制度腐败C.经济技术落后D.思想观念保守10.1953年9月,彭德怀在一份报告中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A.结束了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历史B.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C.奠定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基础D.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1.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A.法的强制性B.法的不可违抗性C.法的合理性D.法的规范性12.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A.不得或者不准做什么B.可以或者有权做什么C.应当或者必须做什么D.能够或者不能做什么68 68 68 68 李海洋: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11年精析)2011年考研政治理论试题精析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一)单项选择题1.C  2.D3.D4.B5.A6.C7.A8.A 9.B10.B 11.B12.C 13.C14.D15.D16.A(二)多项选择题17.AB18.ABC19.AB20.CD21.AC22.ABC23.ABCD24.ACD25.ABCD26.BCD27.BD28.AC29.BCD30.ACD31.AB32.ABCD33.ABCD(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度”的方法论意义——适度原则。考点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法部分,所涉及的原理是量变质变规律中的度的范畴的方法论意义。【要点提示】解析与量变质变规律有关的考点是有窍门的。本题的要点可以从理论和实战两个不同的角度把握,窍门在实战角度。从理论的角度看,本题涉及的是量变质变规律中的四个基本概念:质,量,度,属性。若按常规方法,应先将各概念的内容在头脑中再现,与题干比对后做出判断。这样解题虽然规范,但却繁琐复杂。从实战角度看,解答此题宜采取根据题干逻辑线索直接锁定考点的方式。一般来说,涉及量变质变规律的考点都可以这样处理,这是由量变质变规律的特殊性决定的。辩证法规律本是内容深刻的普遍规律,表现的是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并不容易理解,但与其他规律不同,量变质变规律却经常有着与现象同构甚至同步的显现,所以,考生只要抓住题目材料给出的基本逻辑线索:客体“多长最合适”的问题,就能够确定正确选项为C。这个“多少最合适”的问题,就是哲学上的“适度原则”。而它就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寸”问题。所以,适度原则虽然属于辩证法规律中的内容,却是考生不必借助书本就能做出正确回答的极少数考点之一。【答案分析】本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涉及了量变质变规律中的四个基本概念。选项A“注重量的积累”涉及“量”的概念。量是质的等级、规模、范围和结构的表现,是事物可以由数和形来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是什么关系呢?一方面,量与质不同。一事物的质如发生变化它就不再是该物,但一事物的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却不影响这一事物的存在。另一方面,量对于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又是不可或缺的。不具有任何量的事物和脱离了任何事物的量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且,事物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变化是普遍的发展趋势。这就使得认识事物的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一,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马克思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第二,同质的事物由于数量不同,在实践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把握事物的量,做到“心中有数”,是实践的需要。在本题中,A选项“量的积累”与题干的考点内容“多长最合适”无关。选项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涉及“质”的概念,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它事物的规定性。质与事物是什么关系?质和事物不可分离。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质,不具有任何质的事物是没有的。一事物的质是由事物的内在特殊矛盾决定的,质使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一事物之所以是某物而不是他物,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质。某物如果丧失了自身的质,就不再是某物而变成了他物。因此,认识事物的质具有重要意义:认识质是认识的起点和实践的基础。通过对事物的质的认识,才能区别不同事物,从而采取合理的实践方式。在本题中,B选项“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与题干的考点内容“多长最合适”没有关系,不予选择。选项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则涉及到“属性”概念及其多样性问题。属性是指一事物在和他事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属性是事物质或本质的外在表现。可以认为,事物的质是属性的总和,而属性是事物某一方面的质。或者说,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属性具有多样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外部条件下往往表现出具有不同的属性。但事物的本质属性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本题题干的考点内容涉及的不是事物属性的问题。故D不是应选项。68 选项C“坚持适度原则”涉及“度”的概念及其方法论意义。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度就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是和事物特定的质相统一的量的范围。在不同质的事物之间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在关节点的限度(度量关节线)内,尽管事物的量发生变化,但事物特定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限度,即突破关节点,事物特定的质就会改变。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为了保持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就应尽可能把事物的量变控制在它所要求的限度内,即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对于本题,选项C“坚持适度原则”与题干的考点内容“多长最合适”正相符合,为正确选项。【直击2012】对于2012年考试来说,适度原则乃至整个量变质变规律都属于重点考点,但又不是难点。建议考生把质、量、度、属性、量变、质变等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看一下,其中的关键词可以背一下,然后结合生活经验想一下其中的道理,答题时就不会出现困难。2.【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存在”范畴。考点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三要素特别是其中的生产方式概念。【要点提示】本题虽为单选,实质上包含着三问:第一问,作为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存在”应该包含哪些要素?这时,首先要排除A选项,因为“社会形态”既不是物质要素,也不属于社会存在的内容。第二问,社会存在究竟包括哪些物质性要素?答案是三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第三问,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哪一项?这是本题的实质。正确解读如下:社会存在作为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三个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但前两个并不突出地体现社会的物质性。地理环境就是自然条件,当然极为重要,但它是由于人的活动才进入社会存在的,没有人,自然条件就没有任何意义;人口因素比较容易与“人的因素”混淆,其实角度不同,人的因素是主体因素,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是作为客观条件起作用的。如果没有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人口因素虽属物质要素,但将不具有社会性;在社会存在中起决定作用的物质要素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用以把握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概念。生产方式就是指生产活动,二者是一回事。只不过前者是概念,后者是实体。从实体讲显得明白,用概念把握在理论上准确透彻。在社会存在三要素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是生产方式,如果抽去了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就是原始自然,而人口因素也只能理解为是高级灵长目的动物群落。【答案分析】从纯粹理论的角度看,本题的考点已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实质上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石。以这样的内容命制题目,当属重点难题。但从考场实战的角度看,由于本题的设问比较直接和简单,因此并不显得那样难,如果考生熟悉了相关内容的文字表述,记得在社会存在三要素中,生产方式最本质最重要,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也能将本题答对。但将侥幸当作常规实属下策。对于这类重点考点,考生完全可以而且应当通过认真复习达到真正透彻理解而立于不败之地。本题选项涉及唯物史观的四个基本概念: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前三个,是社会存在的三要素。后一个,社会形态,是另一个重要概念。选项A“社会形态”既不属于社会存在,也不是什么物质要素。社会形态是具体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像我们平时常说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出现过的社会形态。简单的说,社会形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特定发展水平的生产力,二是与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三是相应的上层建筑(政治和意识形态)。以上三者的有机统一就是社会形态。社会形态这个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形式,区分社会质态如不同的社会制度等。因此,这个概念是社会科学的基本坐标系。选项B“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中的三个物质要素之一。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这一位置上的地形、土壤、气候、水系、矿藏、动物、植物等生态条件。它既不是遥远的宇宙空间环境,也不是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而是自然环境。实质上,是通过人的生产活动进入社会存在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是物质要素,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物质要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和经常的物质条件,是人们活动的场所,它为社会物质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但它不是本题规定的“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要素。离开了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地理环境毫无意义。如果地球上没有人,也就无所谓地球了。68 选项C“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中的三个物质要素之一。有时容易被误解为是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因素即“人的因素”。其实,人口因素与人的因素角度完全不同。同样是人,当作为主体时,指的是物质生活劳动者。而作为“人口”时,它是指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人口因素,即人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发展变化状况,是构成人类社会的重要的物质要素,但是,它也不是本题规定的“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要素。离开了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人口”是不是人都难说。根据进化论和马克思主义,根据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人类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从自然界的高级灵长目进化而来的,人类的社会结构也是由于协作劳动的需要由猿群演化而来的。没有物质生产劳动,人口因素就不成其为人口因素,叫它动物群落亦无不可。选项D“生产方式”正是本题所指向的“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社会存在要素。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两者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统一。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上述文字是对生产方式概念的精确的理论表述,但对于考研政治公共课考生来说,显得有些抽象费解。其实只要建立一个理论切入点,疑难就迎刃而解了。生产方式是什么?就是生产活动。本来这么简单明了的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叠床架屋地使用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呢?这是因为在社会存在三要素中,生产方式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这两个实体性要素不同。生产方式概念所把握的生产活动内在地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从生产力的方面看,人们的物质活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但人变革自然的生产活动和动物在自然中的觅食活动有一个本质不同,就是人必须在生产关系的框架中才能形成生产力。动物的觅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人的生产活动则是在明确了的生产关系下才会发生,才能进行。譬如一个工人,总是在明确了分工和劳动报酬的前提下才会开工,而且需要使用劳动工具(生产资料)。根本没有脱离了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因此,不能把生产活动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运动过程。生产方式这一概念的功能就是帮助我们在学理上正确地将人的生产活动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由于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物质性的社会关系。二者都具有物质性。二者的统一体生产方式也就是“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正确选项。【直击2012】社会存在及其相关概念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内容,虽然在命题中不会直接重复,但由于其理论上的重要性,有许多考点牵涉到这些概念。因此,社会存在及其三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都需要作为复习要点掌握,达到理解记忆的水平。3.【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实现条件。考点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所涉及的理论内容是是商品转化为货币对私有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作用。【要点提示】本题是单项选择题,却涉及了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是货币对商品交换的作用。货币的产生方便了商品交换,但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它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一极是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的各种具体商品,另一极是只代表商品价值的货币。这样,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在矛盾就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间的外在矛盾。一旦商品卖不出去,不能及时转化成货币时,就会出现题目材料引述的马克思语录所说的情况。第二个知识点是私有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内容和作用机制。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两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了使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转化为货币,如果这种转化不能顺利实现,“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就意味着私人劳动未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答案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的内容和作用机制。A选项所述商品变为货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与本题考点无关。B,C,D三项均为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矛盾,它们各自的含义与相互关系构成了本题考点的实质内容。第一,为什么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有制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和社会分工。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生产者是独立进行活动,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完全是生产者个人的私事,所以,他们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赖的,他们各自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各人的劳动的总和形成了社会总劳动,因而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68 第二,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具体劳动不能进行量的比较,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私人劳动的产品如果不适应社会需求,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所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第三,为什么这一矛盾的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是为了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卖出去了,生产者所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从而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商品如果卖不出去,他的劳动耗费不能得到补偿,劳动就虚耗了,再生产也不能进行了,甚至会影响自己的生存。商品的售卖过程,也就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否顺利决定着生产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命运。【直击2012】本题虽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命制,但在内容上属于难点,而且所涉及的理论比较重要。以单选考查此种考点,似显大材小用,但这也恰恰反映出命题趋势,大题小做,难题单选,即使失误,那么损失也不大。小题大做,易题多选,助力考生分数过线。这也是合人意顺民心的好事。对于今年备考而言,由于本考点理论内容重要,可有多个命题角度,仍须将其作为客观性试题的复习内容。 4.【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考点出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所涉及的内容是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要点提示】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概括而言有两点:一是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二是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答案分析】题干引用的是邓小平1985年年8月28日上午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罗伯特·穆加贝时所说的话。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击退外国武装干涉者,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1921年,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定,标志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深层次上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这一决定,表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首先,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其次,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再次,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最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列宁还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列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也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思想遗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直击2012】考试体系改革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科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知识点在试卷上所占的分值比重很小,2010年和2011年均为一道1分的单项选择题,因此考生在复习此部分内容时,可以参考这两年的真题,对已经考查过的知识点可以作为次重点内容进行复习,以缩小重点复习的范围,提高学习效率。5.【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68 考点出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具体涉及的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阐述。【要点提示】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答案分析】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首先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这样有利于扩大党的阶级基础。但当时对于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并在这一过程中,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红军中有人对于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小块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缺乏信心,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篇文章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条件。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而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互相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往往是在那些受过大革命影响、曾经有过高涨的革命群众运动的地方,这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客观条件。而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本题考查的是根本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A选项,B选项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C,D选项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6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