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47584
大小:4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无机系列专题之二: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无机化学系列专题之二:无机酸强度的变化规律2.1电子密度在基础化学中所接触到的无机酸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氢化物H—X;另一种是中心原子与氧直接相连的含氧酸。影响酸性大小的主要因素,反映在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对它的束缚力的强弱上。而这种束缚力的强弱又与该原子的电子密度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电子密度的大小与原子所带负电荷数、原子半径有关。它表明某原子吸引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的能力。若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越大,则对质子的引力就越强,不易释放出质子,酸性弱;反之,与质子直接相连的原子的电子密度越小,则对质子的引力就越弱,容易释放出质子,酸性强。2.2氢化物H—X的酸性强弱
2、规律同一周期的氢化物:NH33、酸性、碱性和两性氧化物相对应,它们的水合物也有酸性、碱性、两性。氧化物的水合物不论是酸性、碱性还是两性,都可以看作是氢氧化物,即:R(OH)x。32.3.1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强弱的一般规律a.周期系各族元素最高氧化态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副族与主族的变化大致相同)同周期:从左到右,酸性增强,碱性减弱;KOHCa(OH)2Ga(OH)3Ge(OH)4H3AsO4H2SeO4HBrO4强碱强碱两性两性偏酸中强酸强酸强酸同族:自上而下,酸性减弱,碱性增强。Be(OH)2Mg(OH)2Ca(OH)2Sr(OH)2Ba(OH)2两性中强碱强碱强碱强碱b.同一元素形成不同价态的氧化物及其水4、合物时,高价态的酸性要比低价态强。如:HClOHClO2HClO3HClO4弱酸中强酸强酸极强酸对上述规律的解释——ROH规则或用电子密度的概念解释。R(OH)x型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按两种方式离解:R—┆—O—┆—HⅠⅡ在Ⅰ处断裂(R—┆—O)化合物发生碱式离解;在Ⅱ处断裂(O—┆—H)化合物发生酸式离解。解释:当R的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时,表现为正离子Rx+的极化力较大,使O的电子云偏向R而使O—H极性增大(即吸O斥H能力大),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则按酸式电离。反之,若R的电荷少,半径大,极化力小,吸氧斥氢的能力小,则按碱式电离。用途:应用R—O—H模型可以比较氧化物的水合物(同周期5、、同族,或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酸碱性的变化规律。局限性:不能说明以这一氧化物的水合物是酸还是碱?2.3.2酸碱的确定离子势Ф,用Ф1/2作为R—O—H酸碱性的标度。Ф=阳离子电荷/阳离子半径当Ф的值越大,则R的极化作用越强,R—O—H主要以酸式电离为主;当Ф值越小,则R的极化作用越小,R—O—H主要以碱式电离为主。卡特雷提出用Ф1/2作为判R—O—H酸碱性的标度。3Ф1/2R—O—H的酸碱性Ф1/2<7碱性<0.227~10两性0.22~0.32>10酸性>0.32r:nmr:pm用Ф1/2判断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碱性只是一个经验规律,对个别物质不适用!如:Zn(OH)2,Ф1/2=6、5.2,应为碱性,而实呈两性。2.3.3含氧酸的酸性强度——鲍林规律(Pauling)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m,or写成:ROm-n(OH)n,m-n为非羟基氧原子数。规则:(m-n)数值越大,酸性越强。如:HClO4>HClO3>HClO2>HClO酸性强弱3210非羟基氧的数目再如:HClO4>H2SO4>H3PO4321非羟基氧的数目越多,则中心原子的氧化值越高,对羟基氧的吸引力越大,使羟基氧的电子密度减小,容易释放出氢离子,而酸性强。规则②:多元含氧酸的分步电离常数Ka1Θ:Ka2Θ:Ka3Θ≈1:10-5:10-10。如:H3PO4、H3AsO4、H2SO3等。因随着7、电离的逐步进行,整个酸的负电荷越来越大,从而使O—H键中氧原子的电子密度越来越大,而酸性越来越小。Pauling属经验规则,所以也有例外。
3、酸性、碱性和两性氧化物相对应,它们的水合物也有酸性、碱性、两性。氧化物的水合物不论是酸性、碱性还是两性,都可以看作是氢氧化物,即:R(OH)x。32.3.1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强弱的一般规律a.周期系各族元素最高氧化态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副族与主族的变化大致相同)同周期:从左到右,酸性增强,碱性减弱;KOHCa(OH)2Ga(OH)3Ge(OH)4H3AsO4H2SeO4HBrO4强碱强碱两性两性偏酸中强酸强酸强酸同族:自上而下,酸性减弱,碱性增强。Be(OH)2Mg(OH)2Ca(OH)2Sr(OH)2Ba(OH)2两性中强碱强碱强碱强碱b.同一元素形成不同价态的氧化物及其水
4、合物时,高价态的酸性要比低价态强。如:HClOHClO2HClO3HClO4弱酸中强酸强酸极强酸对上述规律的解释——ROH规则或用电子密度的概念解释。R(OH)x型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按两种方式离解:R—┆—O—┆—HⅠⅡ在Ⅰ处断裂(R—┆—O)化合物发生碱式离解;在Ⅱ处断裂(O—┆—H)化合物发生酸式离解。解释:当R的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时,表现为正离子Rx+的极化力较大,使O的电子云偏向R而使O—H极性增大(即吸O斥H能力大),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则按酸式电离。反之,若R的电荷少,半径大,极化力小,吸氧斥氢的能力小,则按碱式电离。用途:应用R—O—H模型可以比较氧化物的水合物(同周期
5、、同族,或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酸碱性的变化规律。局限性:不能说明以这一氧化物的水合物是酸还是碱?2.3.2酸碱的确定离子势Ф,用Ф1/2作为R—O—H酸碱性的标度。Ф=阳离子电荷/阳离子半径当Ф的值越大,则R的极化作用越强,R—O—H主要以酸式电离为主;当Ф值越小,则R的极化作用越小,R—O—H主要以碱式电离为主。卡特雷提出用Ф1/2作为判R—O—H酸碱性的标度。3Ф1/2R—O—H的酸碱性Ф1/2<7碱性<0.227~10两性0.22~0.32>10酸性>0.32r:nmr:pm用Ф1/2判断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碱性只是一个经验规律,对个别物质不适用!如:Zn(OH)2,Ф1/2=
6、5.2,应为碱性,而实呈两性。2.3.3含氧酸的酸性强度——鲍林规律(Pauling)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m,or写成:ROm-n(OH)n,m-n为非羟基氧原子数。规则:(m-n)数值越大,酸性越强。如:HClO4>HClO3>HClO2>HClO酸性强弱3210非羟基氧的数目再如:HClO4>H2SO4>H3PO4321非羟基氧的数目越多,则中心原子的氧化值越高,对羟基氧的吸引力越大,使羟基氧的电子密度减小,容易释放出氢离子,而酸性强。规则②:多元含氧酸的分步电离常数Ka1Θ:Ka2Θ:Ka3Θ≈1:10-5:10-10。如:H3PO4、H3AsO4、H2SO3等。因随着
7、电离的逐步进行,整个酸的负电荷越来越大,从而使O—H键中氧原子的电子密度越来越大,而酸性越来越小。Pauling属经验规则,所以也有例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