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ID:14546498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9

上传者:U-99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_第1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_第2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_第3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_第4页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189-01  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儿童可塑性较强,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习惯要着重从头培养,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主动性,适应终身学习和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基础,更影响到其能力和性格的发展。低年级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又该怎样培养呢?结合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与新课程实施的心得,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培养学生“听”的习惯  在众多优良的学习习惯中,认真倾听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是与人交往中体现一个人良好修养的一个标志。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数学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本身就枯燥、乏味,再加上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很短,表现欲很强,总认为别人都是错的,自己是对的,所以出现了不爱听,假听,不会听等一些情况。怎么样引导学生倾听呢?我的做法有这些: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如“淘气”“笑笑”“智慧老人”和“机灵狗”,还提供了许多故事情节,如“小兔请客”、“ 青蛙吃害虫”、“采松果”、“拔萝卜”等。上课时,我借助这些素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学生的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  二、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教师不但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进行教学,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十分有益。  (1)大胆地说  班级里,有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但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对于那些踊跃发言的学生,我都给予及时的表扬:某某同学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某某同学说的太棒了,某某同学的声音真好听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我总是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比如,当胆大的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会把复述、模仿的机会让给胆小怕言的同学,并给予鼓励:“你也说的真不错。”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如,当有的学生回答错了,我会随机应变:“你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觉得你能大胆发言这就是进步,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只要他们能开口,哪怕声音再小说得再离谱,我也会以鼓励的口吻对待,让他感到自己也能说。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老师的表扬、鼓励,他都会觉得非常开心无比自豪,以此来增加他们大胆说的勇气和信心。  (2)完整地说   数学语言具有逻辑严谨、精练准确的特点。一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以正确表达,他们往往能够想到、做到,但不一定能正确表达出来,根据这一特点,我总是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寄于一定的数学情境之中,帮助他们把话说清楚,说完整。比如:我在教9?2时,要用凑十的方法(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先教师讲清计算过程,然后让学生看着演示图、算式,模仿教师讲,这样不仅掌握了算理,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以后教8加几的进位加法,学生也能运用数学术语表达计算法则了,并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一年级讲数的组成时,教给学生可以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也可以由大到小的顺序,如“10”的组成,可以说是由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组成。还可以说是由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组成的。这样说,既能速度快,还能说得全。  三、培养学生“写”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每天接触的最基本的独立的学习活动,也是反馈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形式。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细心作业习惯,能帮助学生形成细致有条理的学习态度。在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应该要求具体明确,作业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正确、及时、完整。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错题的原因,教师对这样的作业要及时反馈、认真纠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就要从一年级抓起,包括学生的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自觉检查等习惯。在学写数字1―10时,我要求学生在日字格写1,而且要规范。在书写算式时,加号、减号、等于号要注意格式,连线题会直尺,做到数字作业规范工整,以“提笔就是练字时” 为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对于能按要求做的同学,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再加奖励一面“红旗”或是一朵“小花”,并示范给其他同学看,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同时激发写的不够好的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开展作业展评等活动,把书写认真、工整的作业展评出来,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促进。。  四、培养学生“想”的习惯  想即思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离开了思考就谈不上学习数学。所以,要教会学生上课时边听、边看、边想、边记的习惯,做到眼、耳、口、手、脑并用,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思维应和老师的思维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学生都能意会。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思考得有条理、有根据,不能想当然或胡乱猜疑。学生只有通过静心地思考,才能把知识脉络梳理清晰,真正掌握它,理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第二、还要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推理、试验、观察、讨论等活动,经常问一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这道题你是怎么样想的?”等。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让学生设疑,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思考,辩论,表扬大胆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学生;第二,教师设疑,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能突破难点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总之,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但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精心培育,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后,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孩子的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我相信让低年级的学生播下良好学习习惯的种子,他们将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