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26706
大小:2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9
《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事迹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城区高德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事迹北海市海城区高德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海城区高德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10年2月9日,成立时只有5名社员,目前已发展至50人,成员出资总额500万元。合作社以共同繁荣、共求发展为宗旨;以诚信树立品牌,以科学创造价值为服务核心;以服务千家、带动千家、致富千家为服务目标。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广大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合作社规模得到了较大发展,现有种植基地300多亩,每年种植和销售农产品2500吨以上,年销售总额780多万元,辐射带动农户250户,解决200多农户转产就业,社员
2、人均年收62000元,为当地农民致富创造了良好的平台。主要事迹如下:一、合作联办,走出合作生产新路子蔬菜种植已成为海城区农民发家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快速致富项目和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是,由于受市场等方面因素的制约,零星分散的蔬菜种植和销售势单力薄,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难以规避市场风险。同时,种植和销售也存有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个体种植,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不力、品质无法大幅度提高;城市的扩建导致部分耕地的水利失修而丢荒等,损害了农民利益。针对这种情况,开江村农民符发聪凭着对农村、农业热爱,联合4个志
3、同道合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成立了高德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35亩大棚种植基地,在社员的共同努力下,合作社实行统一指导种植、统一销售模式,解决了个体种植没有系统的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不力等问题,当年年收入达到了55万元。为了壮大合作社,使更多农民得到帮助,在合作社的鼓励下,部分农民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加入了合作社,经过两年多不懈努力,合作社现已发展到50名社员,300多亩大棚种植基地。二、科学种植,良种良法出效益不断学习科学种植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降低种植风
4、险,有效地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改变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合作社在北海市农业局和海城区农业局的农业专家指导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三避”、大棚反季节等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有效提高了蔬菜产量,辣椒由原来的8000斤提高到了现在的9000多斤。同时对社员统一进行蔬菜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求做到每位社员及工作人员技术熟练。蔬菜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对不及格的农产品一律不给上市。为了提高蔬菜品质,每年引进一至两个新品种进行小面积试验,选择适合当地种植且品质较好的品种进行推广,两年来共引进西周蜜
5、25号哈密瓜、哈瑞克斯辣椒等3个优良品种,推广种植面积800多亩,产值1200多万元。三、示范带动,帮扶解困共致富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如:开江村村农民符发德,原来常年以种粮食为生,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仅靠卖点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维持,家里连电视机都买不起,经济收入非常微薄。2011年8月,他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加入合作社,经过一年的发展和努力,他买了摩托车、家电等,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年收入从原来的6000元增到了30000多元。在蔬菜集中上市期间,
6、周边菜农还可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解决了个体农户卖菜难的问题,两年来共辐射带动农户250户,解决200多农户转产就业。符氏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与优质服务,经过两年多不断的努力,不但富了自己、富了别人,同时稳定了北海市蔬菜市场的供应,使市民吃上了放心菜。合作社已成为北海市“菜篮子”工程一个名副其实的生产基地,是海城区乃至北海市农业经济的一个亮点。2012年10月14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