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24052
大小:31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9
《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水害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报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事故调查司2006年5月第19页共19页2005年全国煤矿重特大水害事故多发,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2004年12月到2005年12月全国相继发生了四起特别重大水害事故,特别是广东梅州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水害事故。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遏制水害事故的频繁发生,现重点对2005年重特大水害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事故原因提出对策措施和建议。一、二○○五年煤矿水害事故基本情况及特点 1.事故总体情况2005年全国煤矿共发生各类事故3306起,死亡5938人,其中水害事故109起、
2、死亡605人,分别占全国煤矿事故的3.3%和10.2%(图1、图2),同期下降7.6%和上升69.5%(图3);其中发生3-9人水害事故33起,死亡158人,同期分别下降17.5%、15.5%;分别占全国煤矿3-9人事故的15.7%和17.8%。发生10人以上水害事故13起,死亡360人,同期分别上升160%、233.6%;分别占全国煤矿10人以上事故的22.4%和20.5%。从2005年全国各类煤矿事故发生情况来看,水害事故发生起数位居第五(图1),死亡人数位居第三(图2),但特大以上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则位居第二(图4、图5),仅次于瓦斯事故,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
3、杀手”。第19页共19页图12005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发生起数分布图图22005年全国煤矿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分布图第19页共19页图32005年与2004年全国煤矿水害事故及死亡人数对比图42005年全国煤矿特大以上事故起数分布图第19页共19页图52005年全国煤矿特大以上事故死亡人数分布图2.特大水害事故主要特点据统计,在13起特大水害事故中(详见附表),国有煤矿发生2起(其中一起发生在基建矿井),死亡44人,占特大水害事故15.3%和12.2%;乡镇煤矿发生11起(其中2起发生在改制矿井),死亡316人;占特大水害事故84.7%和87.8%(图6、图7)。图613起
4、特大以上水害事故按所有制形式划分的发生起数分布情况第19页共19页图713起特大以上水害事故按所有制形式划分的死亡人数分布情况属老空透水9起、死亡286人,占特大以上水害事故的69.2%和79.3%,平均每起事故死亡31.8人;发生底板突水2起、死亡26人,占特大以上水害事故的15.4%和7.3%,平均每起事故死亡13人;发生溶洞突水2起、死亡48人,占特大以上水害事故的15.4%和13.4%,平均每起事故死亡24人(图8、图9)。第19页共19页图813起特大以上水害事故按水源类型统计的事故起数分布情况图913起特大以上水害事故按水源类型统计的死亡人数分布情况由此可见
5、,全国煤矿水害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呈上升势头,尤其是特大以上水害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更为惨重。从企业所有制形式来看,水害主要发生在乡镇煤矿、改制矿井及基建矿井(图6、图7),而国有大矿发生淹井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如峰峰牛儿庄矿突水淹井经济损失达4.82第19页共19页亿元);透水类型以老空透水、底板突水及溶洞突水为主(图8、图9);从地域来看,南方以老空透水、溶洞突水为主,北方以老空水、断层、陷落柱突水为主。总之,水害仍是造成煤矿群死群伤以及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事故之一,发生事故后抢救难度大、时间长、费用高,社会影响恶劣。二、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1
6、.矿井水文地质条不清盲目开采。一些矿井在水文地质条件没有查明的情况下,盲目开采,引发透水事故。如2005年5月28日,福建龙岩市新罗区赤坑煤矿掘进巷道遇断层时,由于条件不清,违章放炮后发生断层带突水,导致“5.28”事故发生,造成10人死亡。又如2005年10月3日,四川省广能集团龙滩煤矿在掘进巷道时,遇溶洞透水,造成28人死亡。再如2005年12月28日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店湾镇范家寺煤矿由于地质资料和采空区积水不清,在有突水征兆时,发现煤壁有渗水、挂红现象后,仍没有引起矿方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也未组织采取相应的探放水措施,盲目爆破掘进,导致透水事故发生,造成20人死亡
7、。2.在水体下采煤措施不落实。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有些在水体下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未按三下采煤的规定进行试采,超强度开采,煤层连续冒落,导致透水事故。如2005年8月7日第19页共19页,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大兴煤矿,井下共布置46个采掘工作面,超强度开采,导致煤层严重抽冒,破坏了上部留设的安全防隔水煤柱,使上部老空积水迅速溃入井下,造成121人死亡。3.未留设或破坏防隔水煤柱。部分乡镇煤矿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基本枯竭,为维持生产,违法超(深)层越界开采甚至开采防水煤柱,由于不清楚相邻矿井的地质资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