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523356
大小:3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9
《素材:2012高二历史教师用书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变法的命运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问题探究历史比较阶级分析图表分析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积贫局面的改变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
2、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积弱局面的改善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二是“积
3、贫局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课文引言是王安石的一首反映变法后农民生活的诗歌,一派歌舞升平,太平治世的景象。教师可回顾第2节引言部分王安石的早期诗作《河北民》,把两首诗作进行对比。两首诗反映了不同时期王安石不同的思想情绪,也反映了变法前后北宋社会局面的变化。比较讲解,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新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引言部分还对王安石变法做了一个简要但客观的评价,明确了一个基本结论:王安石变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变法的进步作用值得肯定。第一目“变法的命运”本
4、目教材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曲折的过程和失败的最终结局,印证了王安石变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本目教材共介绍了四个问题:第一,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变法触及到了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的利益,他们千方百计反对变法是必然的。熙宁七年(1074年)春,河北等地旱象严重,九月不雨,免役钱激起群情汹汹、民心不稳,神宗忧形于色,寝食不安。光州司法参军郑侠,见新法招致天怒人怨,欲猛醒王安石,遂绘东北《流民图》以告急文件特进。神宗反复观图,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或身无完衣,或拆屋纳钱,种种惊心怵目之状,
5、竟夕不眠。示之后宫,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诉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教师可结合插图《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泣》进行讲解。第二,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在变法过程中,随着新法一项项颁布,造谣诬蔑直向王安石泼来,他坦然处之,说:“如今要作事,何能免人纷纭!……人言固有不足恤(不足虑)。”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1072年司天监灵台郎(管天文)亢瑛奏言:天久阴,星失度,这是由于强臣擅国,政失民心之故,应当罢免王安石。王安石则以“天
6、变不足畏”加以反击。王安石指出,天意不是人可以知道的,人的行为,也不必去合乎什么天意。保守派提出“祖宗之法不可变”来恫吓王安石。王安石喊出了“祖宗之法不可守”的口号,王安石说:“仁宗在位四十年,曾有好几次修改过法令。如果说法不变,子子孙孙当世世守成,那么为何祖宗屡屡加以变动呢?”王安石在与反对派的斗争中高举“三不足”的理论武器,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第三,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作为最高统治者,宋神宗态度的动摇不定,使变法的过程更加艰难和曲折。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四
7、个阶段:支持王安石,变法顺利进行──态度动摇,1074年王安石辞职──1075年,恢复王安石职务,继续变法──和王安石意见不一,1076年王安石再次辞职,法令陆续废止,王安石退居江宁至死。第四,司马光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死去。宋哲宗即位初,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新法几乎全被废掉。史称“元祐更化”。宋哲宗亲政后,重新起用变法派,但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新法成为各派系倾轧的工具。于是,变法运动完全失败。对于本目内容,要求按教材讲述清楚即可,为了增
8、加讲述的生动性,可适当补充课外知识,但不应过多。第二目“积贫局面的改变”“富国”是王安石变法的首要目的,本目就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中“富国之法”各项法令的成效。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对此,教材分两部分进行了介绍。第一部分介绍了“积贫”现象改变的主要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教材对这一部分内容交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