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社论文——身边的变化

中社论文——身边的变化

ID:14502954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9

中社论文——身边的变化_第1页
中社论文——身边的变化_第2页
中社论文——身边的变化_第3页
中社论文——身边的变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社论文——身边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号:20140033姓名:罗永政身边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与日俱增。由此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在经济、教育、医疗、法制、民生、环境、科技等多方面带来的影响整体来说是利远远大于弊,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这种全方位良好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日益高涨,在意识形态上也都向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着,对中国的大国梦的认同感高度一致。1.群众财产性收入的提出及意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下发展的基础。这种时代精神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民族的时代价值

2、观,发展、富裕、民主、法治、公平、和谐、文明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念随着人们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长,增添了新的内涵。自党的十七大首提并凸显“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后,国人对此问题的关注与讨论从未间歇。“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创新理论,体现了我国经济改革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群众收入与生活水平为导向的战略方针。该提法与老百姓关系密切,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是一个相当得民心的举措,体现了我国经济改革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提高

3、人民群众收入与生活水平为导向的战略方针。为让农民富裕起来。2007年12月30日颁布的2008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这是党中央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性的发展思路。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是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在当代社会的体现,是国家强大和人民富裕的必然要求。快速提升群众财产性收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是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发展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财富共享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财产性收入是不同于改革开放以前劳动

4、所得的一种收入形式,曾经受到传统理论的否定。财产性收入的增加,首先改变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收入正当性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完成了财富观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致富观从“平均主义”到“致富光荣”再到“共同富裕”的转变;义利观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的转变;择业观从“社会型”到“经济型”的转变;人生价值观从“消极保守”到“积极进取”的转变。2.我国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变化我国群众财产性收入的变化的特点是:低比重,高增速。1949年一1978年,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很少。2006年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仅为100.50元,

5、占总收入比重的2%,但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90%。2007年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人均146.9元,增长46.19%。在东部一些省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三大块:“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租金收入”、“利息、股息和红利收入”。农民的年房租收入从数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财产性收入是他们的主要收入。但目前,广大农民的收入还主要来源于耕作和打工,财产性收入比重低。随着中央有关政策的执行,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建立,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必将出现高增速。3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念的形成马克思主

6、义认为,所谓价值是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某种属性,是主体与客体的一种特定关系。主客体的这种相互作用构成现实的价值关系。价值观念是属于哲学世界观层次的观念,而且它反映的对象也不是一般客体,而是指客体和主体需要的关系,即价值关系,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于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表现。价值观念是人们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价值关系的理性把握。价值观念表现为人们关于一系列基本价值态度、信念、信仰和理想。全球化使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我国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全球化的演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7、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从农村到城市,私营经济、三资企业、个体经济更加发展,形成了从未有过的经济成分多样化,经济利益的多样化,收入差距相对拉大,竞争日趋激烈的局势。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活动的多元性随着经济活动多样化也应运而生,其表现形式,既有正确的、先进的、新生的、开拓的、进取的等各种进步向上的思想观念,又有守旧的、僵化的、错误的、拜金的、享乐的、自私的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念。分红、租金等财产性收入是一种典型的非劳动收入,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非劳动收入”等同于“剥削”和“不劳而获”。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后,劳动己经不再是收入的唯一来源

8、,就改变了人们对于“不劳而获”的传统价值观。人们对于收入不再以“剥削与否”的尺度来衡量,而以”合不合法”来评论,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应该得到保护。价值观念的更新是一个生产和生存方式的变化问题。随着社会的逐步分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着重大的变迁。但在广大农村,传统和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