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ID:14477899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8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_第1页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_第2页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_第3页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_第4页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煤矿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对于煤矿而言,就是要以煤为基础,依托矿区的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采煤塌陷地复垦的土地等资源,通过建立煤矸石发电、制砖、水泥生产等循环利用型工业和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使废料和余能多次回收复用,物质合理循环,价值逐级增值,形成各生态链之间互为资源、共耗废料、相得益彰、

2、协同发展。作为传统的工业企业,煤矿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循环经济的产生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经济时代的开始,也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对自然资源的暴殄天物式地攫取。由于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大量开发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消费→大量产生废物的模式成为人类追求最大利润、寻求经济发展的唯一道路,进而加重了资源短缺和环境的压力。自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实践这种模式的有效载体。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

3、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是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煤矿现有的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资源优势,使资源良性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稀缺矛盾的根本出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

4、的发展模式,以煤炭、石油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据测算,我国煤炭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煤炭利用

5、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突出表现在:产出率低、利用效率低、合理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第四、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目前,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正进入“老年期”。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资源的枯竭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的结果。因此,煤矿,特别是处于衰老期的煤矿,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

6、道路。二、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第一、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矿区主产品煤炭为起点的生态工业链,既是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重要产业链内容,又是发展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类生态工业链的基础和前提。要使从原煤-精洗煤-煤泥-煤泥水循环-洗矸石-煤矸石和煤泥发电的生态工业链条的经济产出最大,必须加大对煤炭深加工的力度。进行了细粒级煤泥加速沉淀研究,使用药剂自动添加装置,实现清水洗煤,为确保洗煤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增加了压滤煤泥回收量,月减少煤泥外排量200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二、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煤矸石发电是煤炭资源综

7、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最大的效应还在于环保效益。建设煤矸石电厂,不仅可以解决煤矿用电问题,更重要的是为煤矿解决了煤矸石污染占地问题及矿井水的问题,可以把矿井水集中处理后的水作为公共用水,通往矸石热电厂、洗煤厂,并在洗煤中通过不断挤压和沉淀循环利用。如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矿围绕矸石综合利用,先后建成了矸石热电厂、矸石砖厂和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使“吃废渣”的工业链覆盖了全矿产出的近九百万吨煤矸石,建立了矿井水净化处理系统,节约地下水资源,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积极推行土地资源复垦。地下资源的开采,带来了土

8、地塌陷等问题,严重的地表塌陷和斑裂造成农田、建筑物等大面积破坏。为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应积极采用科技手段,控制地表斑裂和下沉,同时加大力度对已毁土地进行恢复整治,对不积水的塌陷地进行人工整平,对塌陷积水区回填复垦,将以采矿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工、农、牧、副、养多元化产业结构过渡和调整,发展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