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工程项目监理中的应用 .doc

激励机制在工程项目监理中的应用 .doc

ID:14449437

大小:2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28

激励机制在工程项目监理中的应用 .doc_第1页
激励机制在工程项目监理中的应用 .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激励机制在工程项目监理中的应用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励机制在工程项目监理中的应用摘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业主与监理在合同履约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业主对监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出业主对监理在合同履约阶段的最优激励点,为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激励监理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  关键字工程项目监理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激励机制  1前言我国的建筑市场经历了集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于一体的计划经济模式,业主和承包商的二元模式,业主、监理、承包商的三元模式三个转变。监理的引进,使得我国建筑市场逐步形成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管理体制。实践证明,工程监理制度对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保证工程

2、按期完工、提高工程建设的水平、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产生了不少问题,阻碍和制约了监理应有功能的发挥。从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来看,业主(委托人)和监理(代理人)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类:招投标阶段的逆向选择风险问题和合同履约阶段的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监督)机制来解决。本文主要讨论业主对监理的激励机制。2项目业主对监理的激励机制根据信息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使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大体一致,相反,则会使代理人的目标严重偏离委托人的目标,激励

3、机制设计的宗旨就是诱使具有私人信息的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的行动符合委托人的目标。在建筑市场中,业主对监理的激励机制就是要在给定的不对称信息结构下,通过最优的激励机制的安排,使得监理人的利益与业主的利益相一致。下面用数学模型研究业主对监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出业主对监理在合同履约阶段的最优激励点,为完善建筑工程激励目监理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2.1模型的基本假设在考虑业主对监理的激励时,认为承包商的工作是严格按照合同在监理的监督下认真进行的,承包商的劳动产出只与监理的努力程度有关。为了建模的方便,特作如下假设:(1)设监理的努力程度为a,努力空间为[0,1],其中0表示监理没有付出任何努力;

4、1表示监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其所有的努力潜力,是一种理想状态,可以追求但不一定达到(即使达到也是不经济的)。(2)设监理的努力成本(努力的负效用)函数为c(a),并且满足下面的条件:c(0)=c′(0)=0;c′(a)>0,c″(a)>0,当02.2.1目标函数委托人(业主)利益/效用最大化:■1-μπ(a)-I■如果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则业主可以采用强制性合约,规定业主必须达到的努力程度,即直接以I■、μ2、a为选择变量优化目标函数。但是,由于现实中信息是不对称的,业主无法直接观察或完全观察到监理的努力程度,所以也就无法规定监理的努力程度,这就意味着业主的优化问题面临信息的约束

5、。2.2.2约束条件(1)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即业主期望的努力程度必须符合监理自身的利益a∈argmaxμ[π(a)-I■]+I■-c(a)(2)参与约束条件,即监理努力的效用不小于其正常努力的效用值μ[π(a)-I■]+I■-c(a)≥U02.3模型的求解由于篇幅的原因,具体求解步骤不一一展开,求解结果如下:(1)监理的最优努力程度与业主激励系数之间的关系a=■(2)业主最优激励机制中监理的努力价格I■■=■■这里不能直接得出的解析式。(3)业主的最优激励系数μ■■=■(4)均衡条件下监理的最优努力程度a■■=1-■2.4对模型的讨论上面的模型相对于一般的委托——代理模型来说,更多地与工

6、程实际相联系,对激励机制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求出了业主对监理的最优激励系数,以及均衡条件下监理的最优努力程度。通过这种激励机制的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监理不努力工作的问题,使监理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达到业主利益的最大化。3结束语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中业主与监理在合同履约阶段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业主对监理的激励机制,设计出业主对监理在合同履约阶段的最优激励点,为完善建筑工程激励目监理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参考文献1高飞,邱闯.投标价格与评标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建筑经济,2003(2)2张天森,李元生.建筑市场信息不对称研

7、究[J].建筑经济,2002(9)3李玉宝,于蕾.建筑业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2(4)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