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

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

ID:14441704

大小:1.7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8

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_第1页
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_第2页
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_第3页
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_第4页
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登面蛤文件12-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性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其他必要的说明性或者证明材料一、相关的地方饮食文化文登市南部濒临黄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兼得山川河海之利,所谓“一座昆嵛山、一条母猪河、一个五垒岛湾”,三者以脉相乘。五垒岛湾海域至今仍是一座海鲜资源的天然宝库,所产的“海鲜之王”蛤蜊(胶东人均读做嘎啦),个大壳薄、肉味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既可鲜食,又可制成干品。可制作多种食法,尤以带壳熟食为佳,原汁原味,液如奶汁,久食不厌,回味无穷。这里所产的四角蛤蜊,本地俗称文登面蛤,更是城乡居民情有独钟的一道海鲜。相传当地沿海一带有一个习俗,在渔家儿子娶亲的宴席

2、上,其他佳肴可增可减,惟独不能缺少蛤仔这道菜;还有一种说法,由于当地居民儿子、女儿娶亲第一次见父母吃饭都要喝面条(俗称喝汤),也就是“蛤蜊汤面”,说是有了蛤仔,新人婚后才能得子,这里所说的蛤仔就是面蛤,因此,当地居民把四角蛤蜊俗称面蛤。另外,当地有人喜欢扒出肉来直接拌凉菜吃,也有用它包饺子、做汤面的,其鲜美之味,只有在当地才可以品尝得到的。二、史志记载“文登面蛤”,学名“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地方俗称“白蚬子”、“青蛤蜊”、“10面蛤”,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腮纲,蛤蜊科,蛤蜊属。文

3、登面蛤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文登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濒临黄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滩涂坡缓,有5条河流注入大海,饵料生物丰富,这些场所都是适合面蛤生存繁衍的地方,也是文登面蛤自然分布密集区。文登市志(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1996年12月):P93,“四角蛤蜊俗称面蛤。广泛分布于中潮区的泥沙滩上,面积9536亩,资源量66.6吨,占2%。”潮间带生物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文登县潮间带生物资源调查队,1983年10月)P:12,“四角蛤蜊广泛分布于中

4、潮区的泥沙滩上,面积9536亩,资源量66.6吨,占2%。”烟台水产志(山东省出版总社烟台分社1989年10月):P62,“四角蛤蜊俗名青蛤蜊,一年繁殖两次,生长较快,1龄即达性成熟,主要分布在掖县沙河口以西,及五垒岛湾、丁字湾和乳山县沿海中潮区以下海滩,全市资源面积1.8万亩,资源现存量615吨。该贝除食用外,主要作养虾饵料。”山东省志《水产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p53,“10贝壳坚厚,略呈四角形,故名四角蛤。主要分布在东营、昌邑、寿光无棣、文登、乳山等地沿海,以莱州湾沿岸产量较高。分布面积8万

5、余亩,资源量约6.6万吨。”山东水产志资料长编(1986年8月):P133,“山东省主要经济双壳贝类资源状况表”显示四角蛤蜊在文登市区内有较大的分布面积和资源量。这说明文登沿海很早就有面蛤分布。面蛤是一种药食两用贝类,民间早有食用历史。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烤蛤蜊的方法,清朝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韭菜炒蛤蜊肉及制汤的记述。蛤蜊药用始载于梁代药书《本草经集注》,继后历代本草均有收载。宋代《嘉祐本草》中记载蛤蜊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解酒毒。主老癖能为寒热者,及妇人血块,宜煮食之。”此后诸多本草皆述及了

6、“服丹石人不可食”这一原理。面蛤贝壳含90%以上碳酸钙,软体中有较高含量的牛磺酸,是一种对人体极为重要的含硫必需氨基酸,具有保护心肌、肝脏和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是新生儿大脑发育的必需物质。所以,文登面蛤不仅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文登面蛤是本地的主要海产品产区之一。大多养殖于靖海湾西部、埠口湾和五垒岛湾海域,海河交汇,水质优良,滩涂肥沃,产出的文登面蛤以壳薄和蛤肉丰满鲜嫩而享誉海内外。并且由于本地面10蛤养殖大部分是自然繁育苗种,养殖密度小,天然饲料丰富,具有极

7、强的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是消费者健康养生、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食品。清末,泽库镇一带渔民就开始采集自然蛤蜊苗,进行人工撒播护养。但人工养殖产量较不稳定,多在25~35吨之间徘徊。1956年,县水产科在各乡镇建立国营贝类养殖场,文登面蛤养殖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据《山东省水产志资料长编》中记载:1983年统计,文登市四角蛤蜊养殖面积9536亩,资源量66.6吨。1985~1990年,泽库镇镇港南村12个劳力承包500亩海滩养殖面蛤,年人均创产值5万元。由于面蛤养殖成本低,经济效

8、益高,呈迅速发展之势。目前,全市沿海的滩涂面积15.4万亩,就有2万亩的滩涂有面蛤自然分布,资源量约200余吨。为了科学开发利用文登面蛤这一宝贵资源,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通过两年多的海岸带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文登面蛤的生态习性、分布面积、资源面积、生物学量、资源量等。其中:五垒岛湾平均生物量为11.65克/米2,最高生物量为63.20克/米2,资源面积8822亩,资源量6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