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2120
大小:19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1-11
《重庆小城镇建设土地开发利用问题研究重庆统筹城乡综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小城镇建设土地开发利用问题研究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制作者:张永超演讲者:张永超重庆城乡概况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40个区县(自治县),308个乡、589(含县城城关镇)个乡镇,9065个行政村,近10万个村民小组(自然村)[张其悦《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建设》,中国改革报2008年11月7日]。截止2007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816万人,城镇人口1361.3万人,城镇化率为48.3%,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贫困集中地区并存、二元结构明显的直辖市,统筹城乡建设的任务繁重而艰巨。重庆要完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任,当务之
2、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难点和瓶颈是小城镇土地开发利用问题。因此,在建设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下,研究重庆市小城镇建设土地利用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一、重庆市小城镇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研究(一)土地利用规划严重滞后(1)2007年9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2007〕90号正式批复同意《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但是,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相配套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7-2020)》却截至2009年2月尚未得到国务院的批准,重庆市目前实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仍为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
3、97-2010年)》。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相脱节,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2)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忽视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城镇体系规划,规划体系不完善,内容不完整,可操作性差,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流于形式,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事实证明,土地利用规划的滞后是目前重庆市小城镇建设中缺乏统筹和长远考虑,土地利用规划不能有效指导小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造成小城镇用地规模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小城镇土地利用粗放经营具体表现:1、土地利用程度低2、土地利用投入不足3、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原因一.客观原因小城镇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经济技术落
4、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能力弱,从而导致土地利用粗放,土地产出效益低。二.土地利用本身小城镇规划管理不力,土地供给机制滞后(三)大量占用耕地,违法用地现象严重首先,用地审批制度执行不力,把关不严,乱批乱占,少批多占,先占后批,甚至用而不批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土地非法占用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另一方面,土地非法占用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土地转让行为不规范。目前小城镇土地市场发育严重滞后,配套设施不健全,土地市场化程度很低,加上人们法制观念淡薄,土地非法转让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给小城镇土地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四)用地结构不合理,产业空心化突出目前重庆市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结构
5、方面普遍存在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比重偏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由于重庆市很多小城镇地处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造成很多规模化企业不愿意到小城镇投资。加之三峡移民企业关闭、破产、销号,乡镇兼并、重组企业实力不强,发展较慢,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外资进入规模较小,新的支柱产业没有形成,造成很多小城镇产业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五)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全,城镇管理滞后重庆市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财政投资第二,银行贷款第三,招商引资第四,以地生财第五,专项资金二、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的土地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
6、展关系问题研究(一)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土地开发利用工作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小城镇土地开发利用在协调城乡发展中要处理好一些几个关系1、小城镇土地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关系。2、小城镇土地利用和产业机构的互补关系。3、小城镇土地开发利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互推关系。(二)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a重视规划的作用b重视基础设施建设c重视环境建设d重视城镇特色e重视建设管理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理论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
7、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三、重庆市小城镇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的对策研究(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二)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四)深化小城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规范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五)深化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进行体制创新(六)努力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转变政府职能(七)依靠国有企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