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马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2006-8-1515:09:13蓟马系小型昆虫,属缨翅目害虫,锉吸式口器。蓟马全生育阶段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不完全变态类型。近年来在瓜果蔬菜棉花上蓟马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主要害虫之一,特别在保护地栽培的茄果类、瓜类等蔬菜作物上,大有“小虫”成大害的趋势。由于保护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蓟马的发生,并由于其繁殖速度快,若不及时防治,就会造成灾害性危害,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及果实的品质。因此,要重视蓟马防治,以免“小虫”成大害。 一、主要种类及为害对象 蓟马种类很多,在我地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等。 ⑴瓜蓟马:又称棕榈蓟马、瓜亮蓟马、棕黄蓟马。体长约1毫米,金黄色,年发生10—12代,世代重叠。主要为害各种瓜类作物及茄子等。 ⑵葱蓟马:又称烟蓟马、棉蓟马。葱蓟马体型较大,体长约1.2—1.4毫米,体色自浅黄色至深褐色不等。年发生8—10代,世代重叠。葱蓟马寄主范围广泛,达30种以上。在我地主要受害的作物有葱、洋葱、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和葫芦科、茄科蔬菜及棉花等。 二、为害状况及生活习性 蓟马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嫩果实(如茄子、黄瓜、西瓜等)被害后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蓟马的成虫活泼,善飞能跳,又能借风力传播。蓟马有趋嫩绿的习性,怕光。白天一般集中在叶背为害,阴雨天、傍晚可在叶面活动。蓟马一般进行孤雌生殖,偶尔进行两性生殖。蓟马的适宜生育环境温度因种类不同有所差异,最适宜发育温度瓜蓟马为24—30度、葱蓟马为23—26度,相对湿度为40—70%,若温度达35度以上,虫口则明显下降。 三、防治措施今年温度偏高,有利于蓟马发生为害,必须加强防治工作,当前特别要注意保护地栽培的茄果类、瓜类蔬菜等作物上蓟马的防治。因蓟马繁殖速度快,易发生成灾的特点,所以应加强田间观察,掌握发生动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在害虫初发期及时喷药防治。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早春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2.物理防治。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3.化学防治:可选择都定乳油1500倍或欣惠康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定击乳油2500倍、抗虱丁可湿性粉剂1000倍、禾安乳油1000倍、博打乳油1500倍。为提高防效,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在喷雾防治时,应做到全面细致,以减少残留虫口。 小菜蛾的发生与防治 2006-9-115:45:05形态特征成虫 体长6~7毫米,翅展12~16毫米,前后翅细长,缘毛很长,前后翅缘呈黄白色三度曲折的波浪纹,两翅合拢时呈3个接连的菱形斑,前翅缘毛长并翘起如鸡尾,触角丝状,褐色有白纹,静止时向前伸。雌虫较雄虫肥大,腹部末端圆筒状,雄虫腹末圆锥形,抱握器微张开。为害作物:寄主主要是十字花科蔬菜和野生十字花科植物,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大白菜、萝卜、芥菜、油菜、雪菜、菜心和各种青菜等。危害症状:初龄幼虫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斑,称为“开天窗”,3~4龄幼虫可将菜叶食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全叶被吃成网状。苗期常集中为害心叶,吃去生长点,影响包心,在留种菜上为害嫩茎、幼荚和子粒,影响结实。发生规律 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我省11-13代,一般在4月至6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11月出现春秋两次为害高峰,一般秋季重于春季。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植株荫蔽处,日落后开始取食、交尾、产卵,蛹羽化多在晚上,羽出的成虫当天即可交尾,交尾l~2天产卵。成虫产卵对甘蓝、花椰菜、大白菜等有较强的趋性,卵多产于寄主叶背靠近叶脉凹陷处,一般散产,偶尔有几粒或几十粒聚集在一起。每雌虫平均产卵200粒左右,卵期7-11天。成虫有趋光性,对黑光灯趋性强,成虫飞翔力不强,但可借风力作远距离飞行。幼虫活跃,遇惊时扭动后退或吐丝下垂,幼虫共4龄,发育适温为20~26摄氏度,幼虫期12~27天,老熟幼虫在被害叶背或老叶上吐丝结网状茧化蛹,也可在叶柄叶腋及杂草上作茧化蛹,蛹期5~15天,该虫10~40℃均可存活并繁殖,发育适温为20~30℃。越冬代成虫寿命长达百天,其他成虫寿命11~28天。小菜蛾抗逆性强,对农药易产生抗性,造成防治上的困难。凡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的菜区,小菜蛾常猖獗成灾。 小菜蛾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小黑蚁、草间小黑蛛、丁纹豹蛛、异色瓢虫、龟纹瓢虫、黑带食蚜蝇、菜蛾啮小蜂、菜蛾绒茧蜂,还有蛙、蟾蜍等。其中菜蛾啮小蜂、菜蛾绒茧蜂自然寄生率可达10%~30%,最高达50%以上,捕食性天敌丁纹豹蛛平均每头每天捕食17.6头,小黑蚁平均每头每天捕食318头。因此,保护菜田中的天敌种群,发挥自然天敌控制作用至关重要。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并随即翻耕,消灭越夏、越冬虫口,铲除沟渠田边等处的杂草,减少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食料。3.药剂防治 小菜蛾老龄幼虫抗药性很强。可选用威远1.8%阿维菌素1000-1500倍或虫螨克星1500倍液,抗蛾斯或威克达1500倍喷雾,或定康1500~2000倍液。小菜蛾是我国目前抗药性特别严重的一种害虫,它对菊酯类、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近年来,在广东、福建等少数地区对苏云金杆菌(Bt)也产生了抗药性。但各地抗药性发展并不平衡,这与各地用药历史、用药种类、频率、强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对某种(类)药剂抗药性严重的地区,应暂时停止使用该种(类)药剂,改用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或将苏云金杆菌与其他化学农药混用或轮用。由于小菜蛾易产生抗药性,因此应注意轮换交替用药,或用复配农药。豆角钻心虫的生活习性及其最新防治方法 2006-8-228:36:03豆角钻心虫的生活习性及其最新防治方法 豆角钻心虫又叫豇豆螟、豆野螟,属于螟蛾科,主要危害豆科作物,如大豆、豆角、豇豆、扁豆、荷兰豆等,因钻蛀豆科的花、荚,因而成为豆科作物主要虫害之一。由于其幼虫钻蛀在豆荚内取食豆仁,一般喷洒农药很难将其杀死。现在许多菜农朋友连续多次喷药,甚至使用高毒、剧毒农药,不仅收效平平,而且浪费劳力加大成本,更为重要的一点:造成农药高残留影响消费者健康。 豇豆螟、豆野螟主要危害豆角,随着现在春季豆角上架后,开始出现。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具有趋花、趋蜜性。卵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脱荚、落蕾;蛀孔外及荚内堆积粪粒,雨后花蕾腐烂。蛀食入嫩荚中的幼虫随豆荚增大而长大,3龄后开始蛀入取食豆粒,为害严重时虫蛀豆荚率达到70%,雨天造成豆荚腐烂,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降低菜农朋友收益。 由于豇豆螟成虫分散隐蔽性,飞翔产卵范围较大,产卵量多,不容易喷药扑杀或诱杀;3龄以上的幼虫钻蛀到豆荚中,药剂很难将其杀死。因此,防治该幼虫应特别注意技巧,抓住其薄弱环节和关键时期用药期才能达到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种植管理上前期要求做到出苗一致,长势整齐,中期开花结荚期相对集中,以便于在关键时期集中消灭该害虫。因此要求加强肥水管理,一次性施足攻花攻荚肥,并适当摘去过于提早或延迟出现的零散花蕾。 2、及时清理田间脱落的花蕾,将其深埋或浸水沤烂,消灭落蕾中的幼虫,以减少田间虫源数量。 3、喷药杀豆荚螟要坚持“治蕾为主(即治花不治荚)”的原则,在开花期喷杀在花蕾中的幼虫。喷药时间最好把握在晴天的上早上8—10点,即花苞开放期。但最近实验表明早上5—8点效果更佳,另外,谢花后豆荚长成10余厘米长时或幼虫10—15毫米,喷1—2次药,可有效的杀死初孵和蛀入幼荚的低龄幼虫。 4、使用的药剂要求:对豆角花、幼荚安全、无药害,并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熏蒸、渗透能力。河北威远生化植保专家针对这几年豆角钻心虫的生活习性及其发生为害,通过跟踪、调查、研究、精心研制出特效药剂:甲维盐系列: “1%威克达”、“抗蛾斯”、“杀蛾妙”、“2%甲氨基阿维菌素”其中一种药剂1000倍液+除虫脲系列:“斯代克”、“除毒”其中一种药剂1000倍液混配;或精品“菜青必克”1000倍液+“6%收网(阿维·高氯)”1000倍液混配。以上两个配方消除了以单独触杀、胃毒为主的片面性,适当添加了以熏蒸作用的毒死蜱和较强渗透能力的甲维盐,尤其是新成分的除虫脲抑制害虫蜕皮,药效持久,绝对低毒。在广东惠州市豆角区域普遍反映效果特好,得到广大菜农朋友的一致好评。 5、由于钻心虫幼虫具有趋花性、趋蜜性,因此根据此特性在混配以上农药的同时每桶水(30斤)适当的加上10—20克糖,可以更好的提高药效。茶小绿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2006-8-1515:14:16茶小绿叶蝉同翅目,叶蝉科。别名茶叶蝉、桃小浮尘子、桃小叶蝉、桃小绿叶蝉等。分布除西藏、新疆、青海未见报道外,广布全国各地。寄主茶、桑、桃、杏、李、樱桃、梅、杨梅、葡萄、苹果、槟沙果、梨、山楂、柑桔、豆类、棉花、烟、禾谷类、甘蔗、芝麻、花生、向日葵、薯类等。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4毫米,黄绿至绿色,头顶中央有一个白纹,两侧各有一个不明显的黑点,复眼内侧和头部后绿也有白纹,并与前一白纹连成"山"形。前翅绿色半透明,后翅无色透明。雌成虫腹面草绿色,雄成虫腹面黄绿色。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头端略大,浅黄绿色,后期出现l对红色眼点。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和体色与成虫相似。二、为害作物: 茶叶三、为害症状: 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嫩叶汁液,被害芽梢生长受阻,芽叶萎缩或卷曲、硬化,质地变脆、芽节间缩短,新芽减少,芽尖,叶缘变红褐色焦枯,严重的新叶脱落。在气温较高水分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芽梢出现枯焦,因此在夏茶期为害最重。四、发病特点: 一年发生9~11代。以成虫在茶树上或冬作物(豆类)、杂草和其他植物上越冬。翌年早春转暖时,成虫开始取食,补充营养,茶树发芽后开始产卵繁殖。秋末冬初茶树芽梢停止生长,成虫也停止产卵,进入越冬期。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习性,尤其越冬代成虫的产卵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因此世代重叠十分严重。小绿叶蝉在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个高峰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第二个高峰期在10月至11月上旬。成虫和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利其发生。成虫在茶园中多栖息在茶丛叶层,卵一般产在芽下第1~3节嫩梢组织中。每雌产卵量lo一30粒。若虫常栖息在嫩叶背面。五、防治方法: (1)分批及时采茶能采下大量的卵,降低虫口密度。 (2)加强测报,及时掌握虫情,小绿叶蝉进入高峰期的迟早和气温高低有密切关系。早春3-4月的日均温连续10天达10℃的日期来临早,第一高峰期出现早。第二高峰期的早晚和7月份日均温高于29℃的天数密切相关。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掌握虫情,组织防治。 小绿叶蝉的防治指标(为夏茶期百叶虫数5-6头,秋茶期间为百叶虫数10~12头)。需要防治的茶园要在虫口发生高峰期之前,喷施绿园乳油1500--2000倍液,定击乳油2500~4000倍液,威远啶虫脒乳油2500—4000倍液、抗虱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威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欣惠康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虫必克乳油1500—2000倍液、红色定击乳油2500—4000倍液。安全间隔期相应为10天、6天、6天和10天。该虫趋嫩性强,分布在茶丛上层,防治时应注意喷施蓬面和芽梢的正面和反面。在喷药前除草可减少该虫的躲避场所,提高防治效果。美洲斑潜蝇 2006-7-209:41:25美洲斑潜蝇俗称蔬菜斑潜蝇、蛇形斑潜蝇、甘蓝斑潜蝇等。美洲斑潜蝇原分布在巴西、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巴拿马、智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1994年在海南首次发现后,现已扩散到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山东、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自治区,菜田发生面积2000多万亩。 寄主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丝瓜、西葫芦、蓖麻、大白菜、棉花、油菜、烟草等22科110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成、幼虫均可为害。雌成虫飞翔把植物叶片刺伤,进行取食和产卵,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产生不规则蛇形白色虫道,叶绿素被破坏,影响光合作用,受害重的叶片脱落,造成花芽、果实被灼伤,严重的造成毁苗。美洲斑潜蝇发生初期虫道呈不规则线状伸展,虫道终端常明显变宽别于番茄斑潜蝇又称瓜斑潜蝇。受害田块受蛆率30%-100%,减产30%-40%。严重的绝收。防治方法:在受害作物某叶片有幼虫5头时,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于8—11时露水干后幼虫开始到叶面活动或者熟幼虫多从虫道中钻出时开始喷洒收网2000倍液、威远高甲维盐3000倍液、虫螨克星乳油1500倍液、捕好乳油1500倍、威远阿维菌素1500倍。防治时间掌握在成虫羽化高峰的8—12时效果好。小麦春季叶片发黄是啥原因怎样防治 2006-5-199:17:22 有些小麦品种在返青后出现叶片发黄、死苗现象。就可能造成小麦叶片发黄死亡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建议如下: 1、倒春寒造成小麦叶片发黄。 小麦受倒春寒叶片发黄一般表现如下特征,发黄的前几天麦苗青绿,突然间叶片发黄,而且发黄均匀,不是点片发黄。还有一种情况是叶片的某个部位(多数在叶片中部)被冻死,天气转暖后叶片从受冻部位折下,这是由于遇到特殊的气候在这个位置形成低温层所致。一般来讲,孕穗以前发生不是十分严重的倒春寒,加强管理对产量影响不大。可采取如下处理: 一是根据情况加强肥水管理。若是底肥充足,年后已经浇过水,田间不太旱,应以中耕划锄为主,促进麦苗生长。若是底肥不足,年后又没浇过水,田间干旱严重,应及时加强肥水管理。若用地表储存水浇,水量可以适当大些,浇水前撒施化肥,以碳铵、硫铵等速效肥为主,尿素在低温下转化慢不宜使用。适当增施钾肥,以促进麦苗生长。若用地下水浇,有条件的最好实行喷灌,没有喷灌条件的应小流量浇。浇水后应及时划锄。 二是注意病虫害防治。小麦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春季又是病害发生季节。在防蚜虫、红蜘蛛的同时,加入适量多菌灵等抗病的药。 2、肥水不足导致的叶片发黄。底肥不足,尤其氮肥缺乏。主要表现为麦苗瘦小、黄化。缺肥水导致的麦苗发黄不象冻害那样突然发黄,且由于田间地力差异,发黄程度不均匀,有的部分发黄重、有的地方轻。 3、污水中毒造成的麦苗发黄。目前地表积存流淌的水多数是企业、居民排放的污水,水中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尤其企业污水,多数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有时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用同一个污水源浇灌的小麦,有的麦苗受害,有的麦苗看不出受害。其原因与浇灌时间、麦苗的管理、小麦品种等有关。污水中毒造成的麦苗发黄,因有毒成分不同可能表现有较大差异,有的可能浇过之后很快表现出症状,有的可能数日才表现出症状。一旦出现中毒,有毒成分复杂,很难有有效办法补救。因此,尽量少用刚从企业排出的污水浇灌。 4、药物中毒。造成小麦苗期中毒的药物主要是除草剂。除草剂与防病虫农药不同,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药害。例如,用于阔叶类杂草的除草剂不能在麦苗上使用。还有,除草剂的浓度应严格控制等。一旦因除草剂产生药害,造成小麦死苗没有什么有效方法解救。因此,在除草剂使用上一定要慎重。 5、病虫害造成的小麦干叶死苗。近年来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等发展很快,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病虫害导致的小麦干叶死苗,一般呈点片状。建议拔取样本到当地农技植保部门咨询一下,对症治理。芒果树春季管理技术措施 2006-5-814:43:10 去年秋季至早冬,广西的右江河谷及其他芒果产区的天气温暖干旱少雨、光照充足,对芒果秋梢的光合作用,营养积累,花芽分化极为有利,预计今春我区芒果树普遍花芽分化好,开花量较大。为确保芒果开花质量,提高座果率,建议今春芒果管理应该抓好如下技术措施: 一、及时疏花 对末级梢开花率达80%以上的树应及早疏花,以保留约70%末级梢着花序,其余花序在抽长5-10厘米时从基部摘除,对较大的花序最好能剪除基部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侧花枝,以减轻因开花量大而造成树体营养消耗严重对座果的影响。 二、适时追肥 对开花量大的芒果树在末花至谢花时期要及时追肥。以每株施尿素0.15-0.25公斤,或复合肥0.25-0.5公斤,或结合喷药加入0.5%的尿素,0.2-0.3%的硼砂和0.2-0.3%的磷酸二氢钾,树势较弱的树可同时加入50-100毫克/升赤霉素等进行叶面喷施。 三、病虫害防治 1、芒果炭疽病 开花期和幼果期每7-10天喷一次药。主要药物有:1∶1∶100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12%绿乳铜、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75%百菌清或80%炭疽福尖500-600倍液,65%代森锌或40%灭病威400倍液,施保克500-1000倍液。 2、芒果白粉病 于花芽萌动前喷一次0.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于开花座果期感染白粉病时进行喷药防治,采用的药物有:50%硫磺胶悬剂200-400倍液、40%灭病威400-600倍液、20%粉锈灵1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 3、芒果横纹尾夜蛾(又名钻心虫或捎螟) 在花序萌发时喷药防治,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主要药剂有:90%敌百虫500-8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2.5%敌杀死3000-4000倍液、40%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50%高效灭百可2000倍液。 4、芒果扁喙叶蝉 花期需切密注视虫情,一旦发现即喷药防治。主要采用的杀虫剂有:20%叶蝉散1000倍液、10%赛波凯、20%速灭杀丁、25%敌杀死、25%功夫2000倍液。每4-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 2006-4-1814:10:19 溃疡病是猕猴桃生产中重要病害之一,溃疡病发生后来势凶猛,危害巨大,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轻者减产、枝条干枯,重者死树、甚者毁园。 一、症状识别 该病害一般发生在春季伤流期、开花期和秋季。主要危害植株主杆、枝蔓、叶片及花蕾等部位。一般新生嫩叶抗性差,较易侵入,初染叶片上出现退绿小点,水渍状,后发展到一至三毫米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的褐色病斑,边沿有明显的黄色晕圈。新梢染病,发黑枯死;花蕾受害,不能张开;主杆和枝条受害,皮层组织呈水渍状,变软,梢隆起。当病斑扩大成一厘米宽,数厘米长的条斑后,病斑开裂,皮层和木质部分离,病斑周围变暗褐色或黑色。大部分树体染病后,春季伤流期,皮层渗溢出铁锈红色的胶状病菌,随分流液扩展,直漫延至木质部变褐腐烂。导致枝条萎蔫、枯死或整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 溃疡病是一种腐生性强、又耐低温的细菌,主要在树体病枝上越冬,或者随病枝病叶等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翌年早春三月开始发病。四月下旬出现发病高峰期,发病部位多从衰弱的枝杆皮孔、芽基、落叶痕、枝条分杈处开始,如遇风雨,不断重复侵染。 三、致病原因 低温高湿,多雨天气,气温突降遇冻后或先年超负荷挂果,树体抵抗力下降后,易染病原菌;农事操作人为碰伤,夏剪冬剪锯口愈合慢时有利病害侵入,则发病重。 四、农业防治 多施农家肥料,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树体对多种元素的吸收利用,限制挂果量,入冬早浇防冻水。增强树体抗寒适应能力。 五、化学防治 先年9月中旬叶面喷施400—600倍的猕杀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消菌灵可湿性粉剂。冬剪后,及时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喷施部位为主枝、枝条及剪锯伤口,防止病害侵入。三月份发病后,对小伤口或病斑,用小刀在病灶部位纵向上下割三个伤口,深达木质部,伤口上下必须超出病灶1至2厘米,用毛刷蘸强力克菌灵50倍液在上刀口挤压,迫使药液穿过病灶向下口流去。如发病盛期,且病灶大,可用原液少量涂入,以利快速杀菌。如剪锯口或树体的病斑过大,可选医用凡士林拌杀毒矾,在刮去病部坏组织后涂抹此膏,既能保护伤口不受染菌侵染,又能使新的皮层快速生长,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综合治疗方法。小麦免耕技术是增效的好方法 2006-4-310:26:16 在农业生产上不仅要讲高产出更要注重高效益,因此进一步抓好节约能耗也是一项增加农业效益,实现农民增收的好办法。目前一些地方示范推广的小麦免耕技术,已在这方面获得一定成效。 一、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以下简称小麦免耕)是节支增效的关键措施。 目前,在华北两熟地区播种小麦普遍沿袭八十年代的耕作方式。即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机械粉碎秸秆,然后施肥,机耕机播。此耕作方式,亩机作成本约为70元左右,(包括粉碎秸秆20元、施肥5元、耕整地30元、机播10元)占用工时近50小时。虽然较六、七十年代以畜力为主的耕作水平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却增加了机作成本。而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可一次性完成从秸秆粉碎到播种的全过程,每亩费用仅35元,比常规播种可节约成本30元左右,工时节约近30小时。 二、小麦免耕是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迈进的必然趋势。 小麦免耕是指小麦在一定年限内免除播前耕作整地,直接播种的一种方法。从土壤学观点来讲,免耕不搅动土层,有利于水分渗吸,积蓄,保墒和减轻水蚀和风蚀,可改善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与恢复。免耕不仅降低成本,而且还可提高产量。 目前在我国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单户小面积生产,则更适合于小型的具有多功能作业的机械,如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就是适合国情并具有综合作业能力的小型机具,从当前各地的试验示范结果看,免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确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农业实用技术。 三、小麦免耕技术有增产趋势 试验中,通过对小麦全生育期的观测调查,免耕播种的小麦均好于对照,在同等条件下免耕的平均亩产量420公斤,比对照418.4公斤高1.6公斤;另外其它免耕处理分别比对照区亩产量高15公斤和31公斤。由此可见,免耕不仅不影响产量且有增产趋势。另外,从全生育期肥水管理上看,免耕播种后的节能沟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和保墒作用。可减少田间灌水1--2次,从而每亩节约浇灌成本近20元,工时节约1--2天。 因此可以说:免耕播种机的问世,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又一标志。免耕播种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无公害可用农药 2006-3-98:51:11 1.生物农药(1)苏云金杆菌(BT)各种剂型复方菜虫菌、高效B.T乳剂、高效B.T粉剂、大宝、百特宝。(2)防病的有菜丰宁、青枯散。(3)爱比菌素(害极灭螨克)、威霸、7501、爱福丁、浏阳霉素。(4)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多效霉素)、弄抗120、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5)仰太宝、农梦特、灭幼尿、除虫尿。 2.高效低毒残留农药(1)杀虫剂:敌百虫、马拉硫磷、辛硫磷、百树菊酯、戊菊酯(中西除虫菊酯、多虫威)、除虫精、多虫精、多来宝、七星宝、抗螨23、克螨特、托尔克、螨代治、鱼藤青。(2)杀菌剂:瑞毒杀毒矾、普力克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灭病威、百科、粉秀宁、氧氯化铜。大蒜叶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2006-2-615:53:22 大蒜相对于其他蔬菜来说,病害较少。但是,近年来,一种较为少见的新型病害一大蒜叶疫病在蒜区出现,而且发病猛,危害严重。此病一旦发生,可造成大量减产。 一、症状识别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叶片染病分二种类型:一是尖枯型,主要发生在初侵染阶段,叶尖呈深褐色,并在其上形成许多深紫褐色斜状平行的斑纹,严重的病斑扩展到全叶的1/3~4/5,或全叶干枯死亡;二是叶斑型,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短条状小型的浸蚀斑,略凹陷,后病斑迅速扩大,变为梭形至长椭圆形,组织坏死,凹陷,多为紫褐色,中央色较深,也有的呈乳白色。大发生时,经10~15天全田枯死。 二、发生特点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属半知菌类真菌。该菌除侵染大蒜外,还可侵染大葱、洋葱引起紫斑病,侵染黄花菜引致叶枯病。无论有无伤口,该病菌均可侵染大蒜。一般4月下旬始发,5月中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此期正值大蒜孕薹和抽薹期,若有连续12mm以上的降雨3次以上,易造成该病的大流行。 三、综合防治技术 1.播种前进行严格选种,对发霉、虫蛀、发黄变软的蒜头予以淘汰。 2.前茬作物收获后,轮茬耕翻,深约20cm,耕翻后晒堡15天左右为好。若遇秋早则不宜晒堡,应抢墒耕翻,并耙细耙平,以利保墒。 3.大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4.进行配方施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施足腐熟基肥,以提高植株抵抗力。 5.合理密植,采取行距20cm,株距9~10cm,每亩种植3.5万~3.8万株较为适宜。 6.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的速克灵或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天左右1次,连喷2~3次,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十种高效土农药的配制 2005-12-2310:46:34 1、辣椒溶液 取尖辣椒50克,加水30—35倍,加热煮制半小时后,取滤液喷洒,可以有效地防治蚜虫、土蚕和红蜘蛛等害虫。 2、苦瓜叶溶液 摘取新鲜苦瓜叶片,加少量的清水捣烂榨取原液,然后每公斤原液加入1公斤石灰水,调和均匀后用于根部浇灌,防治地老虎有特效。 3、大葱溶液 用大葱1公斤加水0.4公斤,捣烂取液,每公斤原液加水6公斤,搅匀后喷雾,对蚜虫、青菜虫、螟虫等多种害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4、韭菜溶液 取新鲜韭菜1公斤,捣烂后加水400—500克浸泡,榨取汁液,然后每公斤原液8公斤喷雾,可防治红蜘蛛、蚜虫、棉铃虫等。 5、西红柿叶溶液 把西红柿捣成浆,加清水2—3倍,并浸泡5—6小时,取其上清液喷雾,可以防治红蜘蛛等害虫。 6、大蒜溶液 把20—30克大蒜的蒜瓣捣成泥状,然后加10公斤水搅拌,取其滤液,用来防治蚜虫、红蜘蛛和甲壳虫。 7、蓖麻叶溶液 将蓖麻叶捣烂取汁液,加水3—5倍,并浸泡12小时后喷雾,可有效地防治蔬菜蚜虫、菜青虫、地老虎、金龟子、小菜蛾等多种害虫。 8、牛尿液 用鲜牛尿液1公斤加水50公斤喷雾,可有效地防治红、黄蜘蛛。 9、石灰水溶液 用1%石灰水浸种,可防治稻瘟病等,用2%石灰水浸谷2小时,可防止谷子白发病。 10、烟草、石灰水溶液 用烟叶0.5公斤(或烟梗1公斤)、生石灰0.5公斤、肥皂少许,加水30公斤,浸泡1天取汁喷洒,可防治蚜虫、红蜘蛛、菜青虫等。 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治 2005-12-1822:26:26 黄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是保护地和露地黄瓜严重的流行性病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其特点是传播快、病害重,能在几天内使植株大部分叶片枯死,造成严重减产,以至绝收。病原菌主要靠气流传播。高湿是其发生的重要条件。发病适温16~24℃,最适相对湿度为85%以上。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病害受到抑制。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以下,病菌不能产生孢子囊。充分利用保护地环境的可控性,合理运用农业生态防治技术,能有效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为害。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丰产品种。这是防治黄瓜霜霉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如大棚、温室秋延迟栽培或温室越冬栽培,黄瓜生长期多为发病高峰期,应分别选择抗病性强的秋棚1号、津杂1号、津春3号、鲁黄瓜10号等品种;春季保护地早熟栽培,应选择抗病、耐低温、耐弱光且早熟的津春2号、津杂2号、中农5号、鲁黄瓜4号等品种。 2.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增施有机肥,并用氮、磷、钾肥合理配方施用,培育壮苗、壮株,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瓜秧较弱或叶色浅淡应叶面喷施0.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或光合微肥等。浇足定植水后7天左右不浇水,缓苗至花期控制浇水次数。灌水在晴天上午进行,其后可关闭棚室,将室温升到30℃左右,保持1小时再放风排湿;温度降到25℃ 以下,再反复升温1次后放风,防病效果较好。 3.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及植株底部枯、黄、老叶等。一茬收获后,及时彻底地清除所有的蔬菜残余植株、叶片及杂草,除去病菌的一切寄主,可减轻病害的发生程度。 生态防治: 1.选用无滴膜。无滴膜具有无滴、保温、透光、耐老化的优点,能减少保护地内的湿度,改善光照条件,从而达到防治效果。 2.悬挂反光幕。温室脊柱北侧悬挂反光幕,可以增强光照,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一般气温提高1~2℃,空气相对湿度降低3%~4%。 3.采用膜下滴灌技术。采用大垄双行定植,行间覆膜,膜下浇水,有条件的最好膜下软管滴灌。抗生素杀虫剂:阿维菌素 2005-11-2813:30:17 阿维菌素主要剂型有0.5%、0.6%、1%和1.8%乳油等,是一种新型抗生素杀虫剂,是土壤微生物灰色链霉菌发酵的代谢产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残留和对人畜及环境安全等特点。 性能与特点: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属昆虫神经毒剂。作用机理是干扰害虫神经生理活动,刺激释放γ-氨基丁酸,作用于神经与肌肉接头,增加氯离子的释放,抑制神经接头的信息传递,导致害虫和害螨出现麻痹而中毒死亡。 阿维菌素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杀虫、杀螨活性高,比常用农药高5至50倍,用药量仅为常用农药的1%至2%。但阿维菌素无内吸及熏蒸作用,对尚未完成胚胎发育的卵无效,但对即将孵化的卵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喷雾后对叶片有很强的渗透作用,残效期长,并可渗入植株体内杀死叶片表皮下的害虫,且受降雨的影响小。螨成虫、若虫中毒后,麻痹,不活动,停止取食,2至3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虫迅速脱水,所以作用速度缓慢。阿维菌素对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没有直接触杀作用,因植物表面残留少,因此,对益虫的损伤小。与常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杀螨剂无交互抗性。在土壤内被土壤吸附,不会移动,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环境中无累积作用。阿维菌素可用于防治多种园林植物上的螨虫、鳞翅目、同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害虫。特别适合于防治对其他类型农药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但不宜连续使用,也要轮换用药。 使用技术:害螨幼螨、若螨发生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 至9000 倍液均匀喷雾防治;防治木虱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6000 至8000 倍液;防治棉铃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 至4000 倍液;防治桃潜叶蛾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 至4000 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等食心虫类害虫,在幼虫孵化初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 至4000 倍液;园林植物生长期防治根结线虫时,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 至1500 倍液灌根。 使用时应注意: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使用。 2.在害虫低龄幼虫期使用,具有优良防治效果。 3.此药无内吸性,喷雾时要均匀周到。 4.此药在强光下易分解,最好在早晨或傍晚用药。 5.不要将药剂贮存在高温或明火处。应贮存于阴凉干燥处,并远离儿童及食品。 6.对鱼高毒,施药时应避免污染河流、水塘和其他水源,不要在蜜蜂经常采蜜的花期园林植物上使用。 7.避免药剂接触皮肤,以免皮肤吸收发生中毒。避免药剂溅入眼中或吸入药雾。如果药剂接触皮肤或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和肥皂清洗,并请医生诊治。如有误服,可用物体压住舌根催吐并送医院急救。果树禁用的农药有哪些 2005-11-1810:13:30 果树对某些农药很敏感,即使在微量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药害。由于某些农药的特殊性,加上有些果农缺乏农药使用常识,在防治果树病虫害时,错用、滥用农药使果树发生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受害的果树轻则死叶落叶,重者落花落果,甚至死枝死梢。因此,了解果树禁忌使用的农药很有必要。 磷胺:桃树极敏感,不能使用。 敌百虫、敌敌畏:猕猴桃、核果类果树特别敏感,不可使用。 乐果、氧化乐果:猕猴桃特别敏感,忌用。柑橘、桃、李、枣,对稀释倍数小于1500倍的药液敏感,使用时应先做试验,以确定安全使用浓度。 稻丰散:可防治柑橘等果树的病害,但桃、葡萄对该药敏感,应慎用。 螨克、克螨特:在梨树上使用会发生药害。柑橘新梢期使用,稀释浓度不可低于2000倍。 砷制剂(田安、富美胂等):核果类、猕猴桃、柑橘和梨的某些品种敏感,不宜使用。柿树应在6月以后使用。 2,4-D丁脂、2甲4氯:所有果树对这两种药剂都很敏感,应禁止使用。 草甘膦、克芜踪:均为灭生性除草剂,所有果树都敏感,只可用于果园行间定向喷雾除草。 波尔多液:桃、李生长季节对其敏感,禁止使用。制波尔多液石灰与硫酸铜之比低于倍量式时,梨、杏、柿易发生药害;高于等量式时,葡萄等浆果类品种易发生药害。 石硫合剂:桃、李、葡萄、梨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因此,在生长季节不能使用。 什么是新型农业 2005-11-1715:09:00 无土农业。即无土栽培技术。它利用水做溶剂,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需坟,配制不同配方的营养液。以砂石或锯末粉为载体,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同时具有劳动强度低,抗灾抗逆能力强,省工省水省肥的优点。目前主要应用在特需蔬菜的栽培上。 特色农业。指为适应市场要求,开发高营养值、高消费值或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如开发珍稀苗木、名践花卉等。 精准农业。为近年业国际上农业科研的热点。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运用这些系统按照田间每一操作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地调整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优化农业投入,达到保护农业自然资源的同时获取高产量和高效益。目前发达国家开始应用。 包装农业。为适应人们选购高质量、高营养产品的同时,也选择产品外在馐而推出的农业产业化新项目。农产品要想获得消费者的厚爱,在抓产品质量和规模经营的同时也要在包装上多下功夫。 旅游(观光)农业。随着收入的提高,基本生活已得到满足,闲暇时间的增多和各种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已越来越感到城市空间的狭小和不适,在要求食品新鲜、安全的同时更需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感觉。旅游(观光)农业的兴起,不仅可以满足这些要求,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发挥其休闲度假、保护生态、丰富生活等功能。城乡间的相互排斥、对立关系将变为互补、融合关系。 彩色农业。未来的农业将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应用,出现多彩的局面。一方面有色薄膜将大量推广,白色薄膜逐渐将大量推广,白色薄膜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可直接生产出不同颜色的同一作物。如棉花纤维不再只是白色,玉米籽粒不再只是黄色或白色等。 知识农业。人类在经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后,知识和知识经济已日益成为企业生存和竞争的焦点,“知识农业”新概念呼之欲出,它要求第一产业的高知识层能预测和创造市场,发展产销对路附加值高的项目,农业工作者要强化知识意识,用现代农业的新知识和新成果武装头脑,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农药制剂不能随便混用 2005-9-299:41:01 乙酰甲胺磷 ——不宜在桑、茶树上使用。 马拉硫磷 ——番茄幼苗、瓜类、豇豆、高粱、樱桃、梨和苹果的一些品种对该药敏感,使用时注意浓度。 久效磷 ——高粱对该药敏感,不宜使用。 乐果及氧乐果 ——啤酒花、菊科植物、高粱的有些品种、烟草、枣树、桃、 杏、梅树、橄榄、无花果、柑橘等作物对稀释在1500倍以下的乐果乳剂敏感,花生使用次数过多,会使子叶夜间不合拢,使用前要注意使用浓度。 对硫磷 ——瓜类,尤其幼苗对其敏感,易产生药害。 甲拌磷 ——在水、肥过大的条件下,若用量过大会推迟棉花的成熟期。 甲基对硫磷 ——瓜类对该药敏感,不宜使用。 杀螟硫磷 ——白菜、萝卜、花椰菜、甘蓝、青菜、卷花菜等十字花科蔬及高粱对该药敏感,使用时注意。 辛硫磷 ——黄瓜、菜豆对该药敏感,50%乳油500倍液喷雾有药害,1000倍液时也可能有轻微药害。甜菜对辛硫磷也较敏感,如拌闷种时,应适当降低剂量和闷种时间,高粱敏感不宜喷施;玉米只可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高温时对叶菜敏感,易烧叶。 哒嗪硫磷 ——不能与2,4-D除草剂同时使用,如两药使用的间隔期太短,易产生药害。 敌百虫 ——高粱、豆类特别敏感,不宜使用。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曙光、元帅等品种)早期对敌百虫也易产生药害。 敌敌畏 ——高粱、月季花对敌敌畏乳油敏感,不宜使用。玉米、豆类、瓜类幼苗及柳树也较敏感,稀释不能低于800倍;油剂不可在大豆、高粱、瓜类上使用。 倍硫磷 ——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梨、桃、樱桃、高粱及啤酒花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 氧乐果 ——易发生药害的作物同乐果相,使用时注意。绿色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2005-3-249:12:40 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蔬菜病虫害,可以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生物防治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以虫治虫 1.1利用广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烟青虫、菜青虫。赤眼蜂寄生害虫卵,在害虫产卵盛期放蜂,每667平方米每次放蜂1万头,每隔5-7天放一次,连续放蜂3-4次。寄生率80%左右。 1.2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此虫寄生在白粉虱的若虫和蛹体内,寄生后,害虫体发黑、死亡。当番茄每株有白粉虱0.5-1头时释放放丽蚜小蜂“黑蛹”5头/株,每隔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次,若虫寄生率达75%以上。 1.3用烟蚜茧蜂防治桃蚜、棉蚜。每平方米棚室甜椒或黄瓜,放烟蚜茧蜂寄生的僵蚜12头,初见蚜虫时开始放僵蚜,每4天一次,共放7次,放蜂一个半月内甜椒有蚜率控制在3-15%之间,有效控制期52天,黄瓜有蚜率在0-4%之间,有效控制期42天。 2、以菌治虫 2.1 用细菌农药BT防治菜青虫、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幼虫。防治菜青虫可在卵孵盛期开始喷药,每667平方米用BT可湿性粉剂25-30g或RT乳剂100-150ml,7天后再喷一次,防治效果95%以上;防治棉铃虫可在2、3代卵孵盛期开始喷药,隔3-4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用BT可湿性粉剂50g或BT乳200-250ml,防效80%以上,防治小菜蛾可在幼虫3龄前,每667平方米用可湿性粉剂40-50g,或乳剂200-250ml,每5-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防治效果90%以上;防治甜菜夜蛾可在卵期及低龄幼虫期,早晚喷药防治,每667平方米用可湿性粉剂50-60g,或乳剂250-300ml,防治效果80%以上。 2.2用BT与病毒复配的复合生物农药威敌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用量每50g/667平方米,防治效果80%以上。十字花科蔬菜苗期防治一次,定植后每隔3-4天喷药一次,连续防治3次,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蔬菜全生长期需防治8次。 2.3用座壳孢菌剂防治温室白粉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的用玉米粉为主要培养基培养繁殖座壳孢菌的菌剂,对白粉虱若虫的寄生率可达80%以上。 3、以抗生素治虫 3.110%浏阳霉素乳油对螨类触杀作用较强,残效期7天,对天敌安全。用1000倍液在叶螨发生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防效可达85%-90%。 3.21.8%虫螨克乳油对叶螨类、鳞翅目、双翅目幼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1.8%虫螨克乳油,每667平方米5-10ml,稀释6000倍,每15-20天喷一次,防治茄果类叶螨效果在95%以上;每667平方米用15-20ml,防治美洲斑潜蝇初孵幼虫,防治效果90%以上,持效期10天以上。同样用量稀释3000-4000倍,防治一二龄小菜蛾及二龄菜青虫幼虫,防治在90%以上。 4、以抗生素治病 4.1武夷菌素。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防治瓜类白粉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黑星病、韭菜灰霉病,病害初发时喷药,间隔5-7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2农抗120。2%农抗120的150倍液灌根防治黄瓜、西瓜枯萎病,每株灌药250ml,初发病期开始灌药,间隔7天,连灌二次,防治效果70%以上;150倍液喷雾防治瓜类白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菜类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4.3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用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黄瓜、甜椒、辣椒、番茄、十字花科蔬菜细菌性病害,效果很好。 5、以病毒制剂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 中国科学院研制的弱毒疫苗N14可以防治由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引起的番茄、甜椒病毒病,同时有刺激生长、促进果实早熟增产作用。具体方法是在番茄、甜椒1-2片真叶分苗时洗去幼苗根部的土,浸在弱毒疫苗100倍液中,30分钟后分苗移植;也可在每100ml稀释好的弱毒疫苗N14液中,加入0.5g400-600筛目的金钢砂,用手指蘸取加了金钢砂的稀释液,二指和大拇指夹住叶片轻抹一遍,金钢砂可使幼苗叶表面造成细微的伤口,利于接种疫苗。还可用9根9号缝衣针绑在竹筷头上,蘸稀释液后轻刺叶面接种。 6、其它生物制剂防治病毒病 6.110%混合脂肪酸水乳剂(83增抗剂)是由菜籽油中提炼出的制剂,用100倍液,在番茄、甜(辣)椒定植前、缓苗后喷雾,可防治病毒病。 6.2抗毒剂1号是由菇类下脚料中提炼制出的,用150倍液可防治茄果类蔬菜病毒病。施药时间同83增抗剂。小麦冬春死苗原因及防治 2005-2-1610:04:19 一、小麦冬春死苗原因 1.内因系指小麦植株本身抵抗寒害和旱害的能力。栽培时若采用抗寒性差的小麦品种,遇冻害易出现死苗现象。个别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较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此外,一些晚播弱苗由于自身积累的糖分较少,遇寒害、旱害也容易出现死苗。 2.外因是指小麦植株本身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不利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等。如夏秋季降水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少雨雪、多寒风,会加剧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导致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再如,选种了弱冬性、分蘖节较浅的品种,幼苗受地温影响较大温差较大时也会出现死苗现象。此外,如果播种过晚、过深或过密,均易形成弱苗,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特别在底墒不足的情况下不浇冬水,更易导致幼苗寒旱交加而死亡。 二、减少死苗的栽培措施 1.选用抗寒品种选用冬性强、抗寒性好的品种是防御冻害死苗的有效措施。各地在引种时首先要了解品种的适应性,在考虑到其产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抗寒性,所选的品种至少在本地大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 2.苗期灌溉对于底墒不足的早播麦田,可在分蘖期浇水,若土壤肥力不足可适当追施少量化肥,促苗早发,以利幼苗安全越冬。对于晚播麦田的管理应以提高地温和保墒为主,可进行中耕松土,苗期不宜浇水,否则会降低地温,影响苗情升级转化。 3.适时冬灌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促进植株生根且多分蘖,育出壮苗。浇冬水不仅有利于越冬保苗,还能减轻早春寒害、旱害和温度剧烈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预防小麦冬春死苗的重要措施。浇冬水要适期,以夜冻昼消、气温在4℃时为宜,气温低于4℃时进行冬灌易发生冻害。冬灌应视土质、苗情、墒情而灵活掌握。黏土地应适当早浇,避免封冻前水分不能全部下渗而发生凌冻。沙土地应晚浇,部分下湿地、稻茬地或底墒好的麦田可不浇,但对于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必须浇冬水,以粉碎土团,冻死害虫。 4.适时镇压镇压可破碎土团、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促进根系发育。此外,镇压还有提墒、保墒作用。 5.适当覆盖冬季铺沙盖麦、破土盖麦,可以加深分蘖节的入土深度和保护近地层的叶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分蘖节处的水分状况,起到保温防冻的作用,一般覆土1~2厘米厚即可起到较好的防冻保苗效果。覆土的麦田在春季要及时清垄,在气温达5℃时将土清出田埂。对于抗寒性差的品种,播种浅且墒情差的麦田应及早盖土。越冬期进行地膜覆盖,可增温保墒,有效地防止冻害,促进植株生长,从而增加植株分蘖并促使其发育成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盖膜时间以气温降至3℃ 时为宜,盖早了容易徒长,盖晚了叶片易受冻。晚播麦可在播后随即盖膜。来自:植保信息网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 2005-1-1215:17:45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主要危害小麦、大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是一个毁灭性较大的病害,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小麦感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该病扩展蔓延较快,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由零星发生到大发生一般只需3年时间。 1、症状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基腐性病害,在小麦全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2节。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地中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可造成全株连片枯死。“全蚀”这个名词就是用来形容苗期被害严重时的状态。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后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及叶鞘内布满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土壤干旱时,黑脚及黑膏药特征不明显,也不形成子囊壳,但茎基和根变成黑褐色,出现白穗。“黑脚”和“白穗”成株期所特有的症状。 2、发生规律 小麦全蚀病属于真菌性病害,病原为禾顶囊壳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内的植株病残体及带菌粪肥中越冬、越夏。小麦播种后即可侵染,并陆续出现苗枯、黑脚、黑膏药、白穗等症状。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但以幼苗期和苗高15cm时被害最为严重。病害的发生轻重受多种因素影响。连作重茬发病重;土壤沙质通气好、偏碱性发病重;土壤缺肥病重,施用铵态氮肥及增施磷肥可明显减轻发病;春季多雨,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区调种,防止病害传入,保护无病区。 (2)、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发病田要单收单打,所收小麦严禁留种,且麦秆、麦糠不能直接还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连根拔掉焚烧,尽量减少菌源。重病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推行麦莱、麦棉等轮作,以切断全蚀病菌源积累,控制病情的发展。严重发生地块,三年内不种小麦而改种其它作物,可以控制全蚀病的发生。同时,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及铵态氮肥,合理灌溉,大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药剂防治 ① 种子处理:每10千克麦种用生物制剂“蚀敌”(主要成分为荧光芽孢杆菌)50克拌种,拌种时,先将麦种浸湿,将药剂均匀拌人,晾干后即可播种,严重地块可适当加大用药量。或每10千克麦种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20克进行包衣。也可用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2%立克秀(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拌种。拌种或包衣时,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影响出苗。 ②大田防治:据试验,在播种期使用“蚀敌” 拌种的基础上,于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用“蚀敌”l70克兑水50千克灌根,效果更佳。灌根时,可采用工农-16型喷雾器,去掉喷头用纱布包喷头,打小气流,沿麦垄对着根部浇灌。用20%三唑酮乳油每亩l00毫升兑水50千克灌根,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 2004-12-209:51:01 1.秸秆还田的意义。①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据我县多年试验,每1/15公顷(1亩)增施100千克小麦秸秆,可使土壤有机质增加0.011%,可使土壤全氮每年增加0.002%~0.0096%,碱解氮每年增加0.8~4.08毫克/千克,速效磷每年增加0.58~1.02毫克/千克,速效钾每年增加2.04~6.1毫克/千克。②改善土壤物理性能,增强土壤通透性。秸秆还田后经腐烂分解形成的腐殖质,是土壤结构的胶结剂,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并增强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使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率提高,有利于作物抗旱。③减少占压耕地。大量的作物秸秆,堆放在田间路旁,占压耕地,又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掉,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④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连年进行秸秆还田,可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⑤秸秆盖田可减少杂草的生长,解决杂草与作物争夺养分的矛盾。 2.秸秆还田技术。①小麦高留茬还田。小麦收获时适当留高茬(15~20厘米),待作物出苗后,刨茬1~2遍,根茬即可铺散于土壤表面。高留茬一般1/15公顷可还田100~150千克。这种方式既减少了运输量,又加快了脱粒速度,省工节能,且秸秆腐烂快,简便易行。②麦秸麦糠还田。在玉米喇叭口期,结合锄草追肥,将麦秸麦糠隔行撒入作物垄间,一般1/15公顷撒150~250千克,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保墒,且防止杂草丛生,能使杂草减少50%~60%,此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秸秆容易腐烂,既能供给玉米后期养分需要,又为秋种提供了肥源。③玉米秸秆还田。在玉米收获后用圆盘耙、铡刀、还田机将鲜玉米秸切碎,然后深翻入土,翻埋时土壤的水分含量掌握在田间持水量的60%左右为宜,翻压后,如墒情不足,应灌水。秸秆施用量一般为每1/15公顷300~400千克。用玉米秸秆还田机还田是值得推广的好办法。为防止秸秆还田引起碳氮比例失调,影响作物对氮的吸收,造成黄苗,秸杆还田时应配合施用氮素化肥,1/15公顷施尿素5~7.5千克。还要补充磷肥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④秸秆沤制还田。多余的秸秆可利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酵解素或加入土、水、化肥进行堆沤。具体做法是铺一层麦秸,均匀泼上化肥水(50千克干麦秸加碳酸氢铵1.5~2千克)撒一层干土(3~5厘米),再继续泼水到上层麦秸渗漏水为止,层层堆制,堆完后用泥封。一般堆宽2米,堆高1.5米,堆顶呈凹形,以便及时补充水分。玉米主要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2004-11-1111:53:00 (一)玉米大、小斑病1、症状识别 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还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表现为褐色坏死条纹,周围有黄色或淡褐色褪绿圈,不产生孢子或极少产生孢子。 玉米小斑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感病,发病初期叶面上产生淡褐色水渍状斑,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约1-3mm×2-10mm,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至褐紫色。因不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和发病条件不同,症状差别较大,主要有:一、病斑无明显边缘,有1-2个同心轮纹;二、病斑无明显边缘,不规则形,短圆形,长方形,两侧被叶脉阻止,大小约1-3mm×7-11mm,上生霉层;三、病斑明显褪绿或呈黄色晕环;四、病斑呈点状小斑,可布满全叶。叶鞘上病斑呈紫褐色,边缘不明显,病部产生灰黑色霉层2、发生规律 玉米大斑病田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华北地区田间始见病斑时间,春玉米6月上旬,夏玉米7月中旬。由于气候条件与玉米感病阶段吐丝灌浆期相吻合,夏玉米病情发展快,受害重。发病条件:(1)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70年代由于感病玉米杂交种大面积种植,在一些地区造成大斑病流行,损失严重。(2)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3)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 玉米小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春季发病的新病株上产生的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进行重复侵染。种子亦可带菌。温度28-32℃的多湿条件下发病迅速。(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1、症状识别 叶部病斑初为水浸状褪绿半透明小点,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梭形或长条形病斑,病斑长2~5毫米,宽1~2毫米,最大的可达7毫米,宽4毫米。病斑中心灰白色,边缘黄褐或红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并具有黄褐相间的断续环纹。潮湿条件下,病斑正反两面均可产生灰黑色图纸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感病品种叶片密布病斑,病斑结合后叶片枯死。2、发生规律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抽雄后病害迅速扩展蔓延,植株布满病斑,叶片提早干枯。病菌以菌丝潜伏于病残体组织中越冬,也能以分生孢子状态越冬,遗落于田间的病叶和秸秆是主要的初浸染源。病菌分生孢子适宜萌发温度为30~32℃,最适的湿度为超饱和湿度,相对温度低于90%则很少萌发或不萌发。品种抗病性随植株生长而递减,苗期抗性较强,13叶期很感病,此病属于成株期病害。在华北地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是8月中旬到9月上旬。高温、高湿,降雨较多的年份有利于发病,低洼积水和连作地发病较重。(三)玉米粗缩病1、症状识别 幼叶中脉两侧的细脉间出现透明的褪绿虚线小点。以后透明线点增多,叶背主脉上生出长短不等的蜡泪状突起。病株叶片变宽变厚,叶色浓绿,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高度常不及健株的一半,重病株雄穗不抽出或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减少,病株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另有一些病株嫩叶卷曲呈弓形或牛尾状,心叶有缺刻,喇叭口朝向一侧,或叶缘变红到全叶变红。2、发生规律 该病由玉米粗缩病病毒(MRDV)仅通过灰飞虱传播,为持久性传毒,但不经卵传毒,在北方玉米区,粗缩病毒可在冬小麦越冬,也可在多年禾本科杂草及传毒介体灰飞虱体内越冬。凡被灰飞虱为害过的麦田及杂草丛生的作物间套种田,都是该病毒的有效毒源。在华北地区,玉米出苗至7叶期,感病期为5月初至6月中下旬,正与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和一代若虫的盛发期完合吻合,因此麦套玉米和春玉米田以及杂草丛生的田块发病重,而直播夏玉米田发病轻,麦套玉米和夏玉米播种早的发病重,播种晚的发病轻。水肥不足,有机肥施用量少,造成玉米免疫力减弱,也利于病害发生。 (四)玉米螟1、形态特征 成虫黄褐色,体长10~14毫米,前翅内横线呈波状纹,外横线锯齿状暗褐色,前缘有两个深褐色斑。后翅略浅,也有两条波状纹。卵椭圆形,黄白色。一般20~60粒粘在一起排列成不规则的鱼鳞状卵块。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体长20—30毫米。体背淡褐色,中央有一条明显的背线,腹部l一8节背面各有两列横排的毛瘤,前4个较大。蛹纺锤形,红褐色,长15~18毫米,腹部末端有5—8根刺钩 2、发生规律 山东省玉米螟1年发生2-3代,胶东半岛东部为2代区,胶东半岛中部为2-3代区,其它地区为3代区。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谷子等寄主植物的秸杆、穗轴和根茬内越冬,翌春化蛹、羽化。山东菏泽越冬代幼虫一般于5月上旬至6月初化蛹,盛期在5月中、下旬,末期在6月上旬。各代主要虫态发生盛期为: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卵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一代成虫和第二代卵为7月中旬至下旬,第二代成虫和第三代卵为8月中旬至下旬,第三代幼虫一般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始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卵多产于玉米、高粱、谷子叶背面靠近中脉处,单雌产卵10-20块,每块卵30-40粒,卵期3-5天,初孵幼虫有群集咬食卵壳的习性,低龄幼虫有趋向可潜藏的植株幼嫩部分危害的习性,高龄幼虫则喜钻蛀危害。第一代玉米螟幼虫集中危害玉米心叶,后转移危害玉米雄穗及雌穗花丝,钻蛀到茎中危害;第二、三代幼虫多危害茎杆和穗。玉米螟的天敌种类较多,国内记载已有70余种,其中寄生性天敌20余种。有玉米螟赤眼蜂、螟虫长距茧蜂、褐腹瘦姬蜂、瓢虫、白僵菌等。(五)玉米穗虫 玉米穗虫是指危害玉米雌穗的所有害虫的混合群体。山东省玉米穗虫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高粱条螟、桃蛀螟、粘虫和红腹灯蛾等。以玉米螟和棉铃虫为优势种,分别占45.2%和47.2%左右。虫种组成和比例与作物布局和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近年来随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呈加重危害趋势。 玉米穗虫产卵盛期在8月中旬末至下旬初,幼虫2、3龄盛期出现在8月下旬中期。玉米螟卵多产在雌穗上下附近的叶片上,棉铃虫卵主要产在玉米雌穗的花丝上、苞叶上。玉米穗虫的初龄幼虫多集中在雌穗花丝处,随龄期增大向果穗下部转移危害。(六)玉米蚜1、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蚜,体长l.6~l.8毫米,卵形,黄绿或黑绿色,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比身体短;无翅孤雌蚜,体长1.8—2.2毫米,长卵形,淡绿或深绿色,上浮一层白色粉状物,复眼红褐色,触角6节,为体长的l/3。2、发生规律 玉米蚜每年发生20余代,以成、若蚜在小麦、大麦及禾本科杂草的心叶、根际处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蚜开始活动,在麦苗心叶内危害,4月中旬至5月上旬是春季繁殖高峰,产生大量有翅蚜,除在麦田扩散外,并向春玉米、谷子、高粱田迁移,形成第一次迁飞扩散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中旬,小麦陆续成熟收割,玉米蚜大量转移到套种玉米苗上为害。7月中、下旬春玉米上玉米蚜大量产生有翅蚜,向麦套玉米和夏直播玉米上迁移,同时套种玉米上蚜虫亦产生有翅蚜,进一步扩散,形成第二次迁飞扩散高峰。8月上、中旬玉米正值抽雄散粉期,玉米蚜繁殖速度加快,是全年为害盛期。10月上、中旬以后夏玉米收割,玉米蚜再次产生有翅蚜向麦田及周围向阳处禾本科杂草上迁移越冬。 玉米蚜主要进行孤雌生殖,每头雌蚜平均可产若蚜50头。在玉米苗期蚜虫多集中于心叶内危害,成株期开始先在下部叶片的背面或叶鞘、叶耳上危害,随后逐渐上移。进入孕穗期则向心叶转移,抽穗后又群集在雄穗上,不久又转移危害雌穗。玉米蚜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3-28℃,相对湿度为60%-80%。玉米蚜的寄生性天敌主要有蚜霉菌,捕食性天敌主要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等。(七)粘虫1、形态特征 成虫体灰褐色,长16-18毫米,翅展40-47毫米。复眼赤褐色,触角丝状。前翅基部黄褐色,端部灰褐色。前翅中室的前缘有圆形淡黄色斑纹两个,呈“一”字形排列,外侧圆纹下方有一个小白点,白点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雌虫较雄虫明显。前翅至顶角斜向后缘有1条深褐色条纹,翅面布满黑色小点;后翅基部淡灰色近外缘处灰褐色。雄蛾末端有毛一丛,用手挤压,可伸出1对张开的、鳃盖状的抱握器。抱握器顶端有长刺。雌蛾腹部末端有一尖形的产卵器。卵馒头形,表面有正六角形纹,直径约0.5毫米,黄白色有光泽,近孵化时变成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5-40毫米2、发生规律 粘虫在发育过程中无滞育现象,条件合适时可终年繁殖。我国粘虫的发生代数,随各地纬度而异。华东地区每年发生4-6代,山东每年发生3代,第一代虫源由南方迁入,在鲁西南地区,一般3月下旬始见成虫,第一代幼虫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主要为害小麦,第一代成虫大部分迁飞到东北地区,少部分留在本地,成为第二代虫源。第二代幼虫主要春玉米和谷子等,发生盛期在6月中、下旬,一般危害不重,胶东一带多危害夏种套玉米。第三代虫源由东北迁回本地,幼虫主要危害夏玉米、谷子、高粱等,发生盛期在8月上、中旬。第三代成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迁往南方繁殖危害或越冬。粘虫的越冬北界在北纬33度。粘虫有季节性南北迁飞和垂直性迁飞的习性。 成虫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化性。成虫产卵历期6-9天,单雌产卵量500-800粒。雌蛾产卵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卵多产在绿叶或干枯的叶尖部位,在玉米上主要产在中、下部枯黄卷褶的叶片边缘处。卵粒排列成行或块状,用分泌的粘液裹在叶尖里。一般几十粒卵,卵期3-6天。低龄幼虫多栖息在心叶、叶背等避光处,受惊动即吐丝下垂或卷缩假死。幼虫1-2龄食量很小,仅啃食叶肉;3-4龄时,从叶缘蚕食,咬成缺刻;5-6龄进入暴食期,常将叶片吃光,并成群接队转移。幼虫有潜土和假死习性。成虫产卵最适温度为19-23℃,相对湿度50-80%;幼虫发育适温为23-25℃,相对湿度80%。粘虫天敌资源丰富,主要有赤眼蜂、黄茧蜂、粘虫缺须寄蝇、步行虫、多角体病毒等。(八)玉米蓟马1、形态特征 雌虫体长1.3~1.5毫米,体灰褐到黑褐色,胸部稍浅,腹部顶端黑色;触角黑褐色,仅第3、4节黄色;腿节顶端和全部腔节、跗节黄至黄褐色;翅淡黄色;鬃黑色。头部长大于宽,较前胸略长,颊平行,头顶略凸。触角8节,细长。前翅脉鬃连续,上脉鬃18~20根,下脉鬃14~15根。第8腹背板后缘梳不完整。雄成虫较雌虫小而窄,足和触角黄色,腹部3~7腹板有似哑铃形腺域。2龄若虫触角7节,较瘦细,第1、2节端部,第3节两端白色。2、发生规律 玉米黄呆蓟马是山东省玉米田蓟马的优势种,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黄呆蓟马年生活史不详。在山东泰安,开春后,越冬代成虫主要危害小麦、春玉米,至雨季前,在玉米上发生2代,一般5月下旬危害开始加重。5月底、6月初在春玉米上出现第一代若虫高峰,6月中旬出现第一代成虫高峰,危害春玉米和套种夏玉米,并在其上产卵。第二代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下旬,6月下旬为若虫高峰期,7月上旬出现成虫高峰,主要危害套种夏玉米,全年危害猖獗期在6月中、下旬。 该虫行动迟钝,不善飞,用锯齿状产卵器将卵产在玉米叶肉内,被害叶片表皮突起;以老熟若虫在地表松土或植株茎部、叶鞘、枯叶内化蛹。玉米黄呆蓟马喜在已伸展的叶片表面危害,猖獗危害期多集中在玉米上部2-6片叶上。5月下旬至6月上旬气候干旱发生量大,危害重,反之则轻。该虫的发生规律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麦田转移至春玉米田,6月上、中旬又向麦套玉米转移,7月上、中旬由麦套玉米向野生寄主上转移。小麦主要病害的识别与诊断 2004-11-1111:49:06(一)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又叫黄疸,主要有有条锈、叶锈、秆锈三种,山东省叶锈病为常发病害,条锈病间歇流行,秆锈病已很少发生。1、症状识别 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 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桔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 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叶片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叶背面的较大。三种锈病后期均生成黑色冬孢子堆。若把条锈和叶锈菌夏孢子放在玻片上滴一滴浓盐酸检测,条锈菌夏孢子的原生质收缩成数个小团,而叶锈菌夏孢子的原生质在孢子中央收缩成一个大团2、发生规律 三种锈病均属于气流传播病害。夏孢子可随气流在高空作远距离的广泛传播,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进行再侵染。条锈病菌就可以借助气流在高海拔冷凉地区春麦上越夏,在低海拔温暖地区的冬麦上越冬,构成周年循环。条锈病菌喜凉怕热,在山东很难越夏,叶锈病菌在山东可在自生麦苗上越夏,两种锈病菌均以菌丝潜伏在小麦叶组织内越冬,为翌年的侵染病源之一。叶锈病以当地菌源为主。条锈病菌来源有当地菌源,但主要是外地菌源。春季是流行的重要阶段。当地菌源发病,病叶由下部叶片发病向上部蔓延,逐渐形成发病中心,而后波及全田;外来菌源发病,田间叶片发病均匀,上部叶片先发病,重复侵染造成流行。秆锈病同叶锈基本一样,但越冬要求温度比叶锈高,—般在最冷月日均温在lO℃左右的闽、粤东南沿海地区和云南南部地区越冬。 小麦锈病发病的轻重主要与降水条件、越夏越冬菌源量和感病品种面积大小关系密切。一般秋冬、春季雨水多,感病品种面积大,菌源量大,锈病发生重。(二)小麦白粉病1、 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可在叶鞘、茎秆和穗颈上发生。 一般叶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较上部叶片重。病斑最初圆形或椭圆形,白色绒絮状(病茵的菌丝和产生的分生孢子)。以后病斑变灰色,最后变为浅褐色,上面生出小点(子囊壳)。菌丝脱落后,叶片上表现为黄褐色斑点。病叶早期黄化、卷曲并枯死。茎和叶鞘受害后,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缩不抽穗。 2、 发生规律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由气流传播的病害,病菌孢子落到小麦植株上,条件适宜时引起发病,产生的分生孢子随气流等传播,引起再侵染。白粉病在一年内经过越夏、秋苗侵染、越冬和春季发病四个阶段。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自生麦苗上或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夏。在夏季最热一旬的平均气温24℃以下的地区白粉病可以顺利越夏,并侵染为害秋苗。一般以菌丝体在麦苗上或以分生孢子越冬,春天再产生分生孢子扩大蔓延,春季的白粉病从小麦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情加重而上移。 白粉病对温湿度的适应能力很强,气温在0-25℃之间均能活动,最适宜的温度是15-20℃,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0%。早春气温高,越冬菌源多,使发病期提前,为再侵染提供了更多菌源。3-5月份雨水多,分布均匀,有利于其发病。低温(以20℃左右最适),高湿,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有利于病菌侵染。干旱年份,植株生长不良,抗病力减退时,发病也较重。施氮肥过多,播种过早,小麦抗病力减弱。(三)小麦纹枯病1、症状识别 小麦苗期感病后,病部初呈暗绿色小斑,后渐扩大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条件下,病部出现白色菌丝体,有时出现白色粉状物(担子和担孢子)。小麦拔节后病斑主要发生在基部叶鞘上,严重时也侵茎。后期病部表面产生褐色菌核,成熟后易剥落。侵茎后易出现“白穗”,极易倒伏2、发生规律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内越夏、越冬。秋播后小麦三叶期开始侵染发病并扩展,气温下降后病情逐渐停止发展。翌年春季小麦返青后,越冬病菌不断侵染麦株,并在株间水平扩展,使病株率不断上升。小麦拔节后侵染速度加快,由叶鞘向茎杆发展,病斑随小麦拔节向上扩展,是垂直扩展期,严重度增加,形成春季发病高峰期。后期停止发展,并形成菌核落入土壤中越夏越冬。 早春气温偏高,中期气温正常,后期气温偏低,再加上雨水偏多,可造成纹枯病严重危害。近年来秸秆还田高留茬,也为病菌的逐年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四)小麦全蚀病1、 症状识别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腐和茎腐性病害。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幼苗受侵,轻的症状不明显,重的显著矮化,叶色变浅,底部叶片发黄,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拔出可见种子根和地下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次生根变为黑色,植株枯死。灌浆到成熟期这种症状尤为明显,在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造成植株枯死,形成“白穗”。剥开有病部位基部叶鞘,可以看到全蚀病特有的“黑膏药”状物。近收获时,在潮湿条件下,根茎处可看到黑色点状突起的子囊壳。 2、发生规律 主要以带菌根茬的土壤、混有病残体的粪肥和种子三条途径传播。病菌在病残体或夏季寄主作物上越夏。以菌丝体从秋苗初生根、胚芽鞘或根茎节侵入根组织内,并以菌丝体在病根中越冬。小麦返青后,根部菌丝体向分蘖节、茎基部叶鞘蔓延,最后侵入茎基部1-2节。侵染部位仅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厘米以下。从幼苗到抽穗期都可侵染,以幼苗期为主,冬前分蘖期和返青拔节期是侵染盛期。侵染适温16℃左右,发育适温20-25℃。 通气好的土壤有利于发病。土壤肥力不足发病重,使用铵态氮,增施磷肥能减轻病害。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展,晚秋或春季雨多年份发病重。小麦全蚀病还有自然衰退现象,如果在同—块地连作种植感病作物3~5年,病害的增加就会在数量上和严重度上达到顶峰,之后病害便逐年自然下降。(五)小麦根腐病1、症状识别 该病症状因气候条件而不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除以上症状外,还引起叶斑、茎枯、穗颈枯。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在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严重时也可引起幼苗死亡。成株期在叶片或叶鞘上,最初产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在空气湿润和多雨期间,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用手容易抹掉。叶鞘上的病斑还可引起茎节发病。穗部发病,一般是个别小穗发病,小穗梗和颖片变为褐色。在湿度较大时,病斑表面也产生黑色霉状物,有时会发生穗枯或掉穗。种子受害时,病粒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根腐病除发生在胚部以外,也可发生在胚乳的腹背或腹沟等部分。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央白色,形成“花斑粒”。 2、发生规律小麦根腐病菌以分生孢子附在种子表面或菌丝体潜在种子内部越夏、越冬;分生孢子和菌丝体也能在田间病残体上越夏或越冬。土壤带菌和种子带菌是苗期发病的初侵染源。当种子萌发后,病菌先侵染芽鞘,后蔓延至幼苗,病部长出的分生孢子,可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情加重。不耐寒或返青后遭受冻害的麦株容易发生根腐,高温多湿有利于地上部分发病,24—28℃时,叶斑的发生和坏死率迅速上升,在25—30℃时,有利于发生穗枯。重茬地块发病逐年加重。小麦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 (六)小麦赤霉病1、症状识别 赤霉病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和穗腐等,其中以穗腐发生最为严重、普遍。(1)穗腐,于小麦扬花后出现。初在小穗颖片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或整个麦穗,严重时被侵害小穗或整个麦穗后期全部枯死,呈灰褐色。田间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在多雨季节,后期病穗上产生黑色小颗粒,即病菌的子囊壳。病种子变瘪,具粉红色霉层。 (2)苗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带菌引起。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上呈黄褐色水渍状腐烂,严重时全苗枯死,病苗残粒上要见粉红色霉层。 (3)茎腐,又称脚腐。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变软腐烂,植株枯萎,在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2、发生规律 稻桩上的子囊壳、带病的玉米根茬、麦秆、麦穗、棉杆、棉铃壳、杂草以及未腐熟厩肥中的玉米秆等残体为主要初侵染源。种子内部潜伏的菌丝体主要引起苗枯和茎腐。病残体上产生的子囊壳中的子囊孢子在穗上侵染引起穗腐。 在春季气温升高,雨水多时,病菌大量繁殖,并由雨水飞溅或风吹传播到麦穗上。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很快在麦穗上产生霉层,霉层上的病菌通过风雨进行再侵染。一般年份的赤霉病为害,以扬花期病菌一次侵染为主,在多雨的年份会有再侵染。 气温15℃,相对湿度80%以上,穗部开始发病,田间湿度大、密度过高发生重。小麦抽穗扬花期出现连阴雨天气容易引起大流行。小麦品种间感病程度有差异,一般大穗、晚熟品种发生相对较重。 (七)小麦叶枯病 1、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有时也为害穗部和茎秆。在叶片上最初出现卵圆形浅绿色病斑,以后逐渐扩展联结成不规则形大块黄褐色病斑。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般先由下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在晚秋及早春,病菌侵入寄主根冠,导致下部叶片枯死,植株衰弱,甚至死亡。茎秆和穗部的病斑不太明显,比叶部病斑小的多,分生孢子器也稀少。 2、发生规律 病菌在小麦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夏,秋季开始侵入幼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来年春季,病菌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为害。分生孢子器中的分生孢子和组织中的菌丝体,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低温、多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八)小麦病毒病 山东省发生为害的主要是丛矮病、黄矮病和土传花叶病。 1、为害症状 小麦丛矮病发病植株分蘖增多,叶片细小,心叶嫩绿,从叶茎开始出现白色细条纹,后发展成不均匀的黄绿相间的条纹,条纹不受叶脉限制。冬前在温度过低的年份,显病的植株大部分不能越冬而死亡。轻病株在返青后分蘖继续增多,生长细弱,常有3-4次分蘖出现。植株显著矮化,叶片上有明显黄绿相间的条纹。麦穗一般能抽出叶鞘,但多数小穗与花器不能正常发育,严重的不能拔节抽穗而提早枯死。发病植株根系发育不良,易拔起。返青拔节后发病的病株,上部叶片可见黄绿色条纹,下部叶片浓绿,植株较粗矮,不能抽穗或虽抽穗但结实率低,籽粒不饱满。 小麦黄矮病的典型症状是叶片鲜黄,叶脉仍为绿色,呈现黄绿相间的条纹,植株矮化。苗期感病生长缓慢,分蘖少,扎根浅。病叶从叶尖开始变黄,逐渐向下发展,叶片厚而脆。病苗不能越冬,即使能越冬,返青拔节后新叶继续发病,植株严重矮化不能抽穗,甚至枯死。拔节至孕穗期感病,植株矮化程度轻,病叶从叶尖开始变黄,逐渐向下延伸,黄化部分占全叶长1/3-2/3,后期逐渐枯死,病叶半部仍为绿色。穗期感病一般只有旗叶变黄,植株不矮化,能抽穗。 小麦土传花叶病秋苗期一般生长正常,小麦返青后才开始显症,病苗发黄,叶尖变紫,拔节期为显症高峰,新叶出现花叶症状,抽穗后病株恢复生长,贪青晚熟。2、发生规律 小麦丛矮病由灰飞虱传毒,小麦出苗后,带毒灰飞虱由杂草或禾本科作物田迁入麦田,为害小麦并传播病毒。秋季早播小麦感病后,10月中旬形成秋苗发病高峰。发病的主要时期是秋季。一般在有毒源存在的情况下,冬小麦播种越早,侵染越早,发病越严重。随植株生理年龄的增大,抗性增强,春季返青后受侵植株发病较轻。防治的关键是控制秋苗的早期侵染。另外,玉米套种小麦或棉花套种冬小麦的地块发病较直播田发病重,靠沟边地头杂草近的发病重。 小麦黄矮病由麦二叉蚜为主的多种蚜虫传毒,带毒蚜虫秋季在小麦出苗后迁入麦田繁殖为害,传播病毒,使秋苗发病,形成来年春季毒源中心。来年春季继续传毒危害。田间有两次发病高峰,一是小麦拔节期,二是抽穗期。影响黄矮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一是麦蚜数量大,特别是麦二叉蚜数量大,发病重;二是秋冬及早春气温偏高,湿度小,有利于麦二叉蚜的发生与传毒,黄矮病发生重;三是秋播过早,地力瘠薄,种植密度过小,不冬灌的麦田发生重。 小麦土传花叶病是由禾谷多粘菌和拟多粘菌传毒的病毒病。秋播小麦出苗后,土壤中多粘菌的休眠孢子变为游动孢子,带毒的游动孢子侵染小麦表皮,将病毒传到小麦根部。小麦成熟前,游动孢子形成结合子,在根表皮内发育变成形体,形体再形成休眠孢子堆,内装休眠孢子。土传花叶病发生与品种、土质、地力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土质疏松,透气良好,保肥力差的沙土发病重;基肥不足,苗情差的地块发病重;早播发病重;地下水位高和近水沟的阴涝地发病重。 (九)麦蚜 麦蚜山东省发生的有6种,其中以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缢管蚜为优势种。危害症状为叶片初期出现黄白色斑,后期扩大为条状斑,严重时全叶皱缩枯黄,植株枯死。小麦抽穗后,群集穗部为害,使麦粒不饱满,甚至成为白穗。1、形态特征 麦长管蚜:身体椭圆形,淡绿至绿色,红色;腹管长筒形,全部黑褐色,长0.48毫米;复眼鲜红至暗红色。 禾缢管蚜:身体卵圆形,深绿色后端有赤红色至深紫褐色横带;腹管短筒形,长0.24毫米,中部稍粗,近端部呈瓶口状缢缩;复眼黑色。 麦二叉蚜:身体椭圆形或卵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背面有绿色纵条带;腹管短圆筒形,长0.25毫米,淡绿色,端部为暗黑色;复眼漆黑色。其显著特点是有翅蚜中脉只分支一次 2、发生规律 麦蚜一般一年发生10-20代以上。秋季小麦出苗后各种麦蚜都从麦田外迁入麦田繁殖为害。小麦分蘖期出现蚜量小高峰。之后随气温下降,数量减少。返青后,麦蚜的数量逐渐增加,小麦抽穗扬花,麦蚜繁殖极为迅速,至乳熟期达到高峰,对小麦危害最严重。小麦乳熟期开始后,蚜虫数量减少,有翅蚜增加,在麦收前向越夏寄主迁飞。春季前期以麦二叉蚜为主,抽穗前禾缢管蚜占优势,抽穗后至乳熟期麦长管蚜为主。 一类麦田虫口数量最大,而且危害期早,二类麦田的虫口数量仅有一类麦田的二分之一左右,三类麦田更少。秋苗期、返青到抽穗前,蚜量一般很小。 麦长管蚜性喜光照,较耐潮湿和氮肥,喜欢取食穗部,多分部在植株的上部,叶片的正面危害。小麦抽穗后,蚜虫数量急剧上升,并大多集中在穗部为害。成、若蚜受振动时易坠落逃散。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具有长距离迁飞习性。 麦二叉蚜怕光照,喜干旱,不喜氮肥,喜食幼嫩组织或生长衰弱、叶色发黄的叶子,多分布在植株下部,叶片的背面。小麦灌浆后,多数立即迁离麦田。成、若蚜受振动时,假死坠落。以卵越冬。禾缢管蚜怕光照,喜潮湿,喜氮肥和密植的高肥田,最喜食茎秆和叶鞘,多分布在植株下部的叶鞘,叶背甚至根茎为害。数量大时,也上穗为害。成、若蚜不易受惊动。以卵越冬。 温湿度对麦蚜的影响,适温范围内,各种蚜虫不同虫期及世代历期均随温度上升而缩短。麦长管蚜的生长适温范围为16~25℃,最适温度16.5~20℃。禾缢管蚜最适温度18~24℃。麦二叉蚜生长最适温度为13~18℃。日平均温度22℃时,三种蚜虫的历期都在6~9天左右。间歇性小雨可促进麦蚜繁殖,大风雨对麦蚜的杀伤作用。 蚜虫的天敌极为丰富,常见的天敌种类有50种左右。主要有瓢虫、食蚜蝇、草蛉、捕食螨和蚜茧蜂等,对麦蚜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十)麦蜘蛛 麦蜘蛛主要有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两种。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也危害叶鞘和茎。麦蜘蛛春秋两季为害麦苗,刺吸汁液,被害处先出现白斑,以后变黄,受害轻时,植株矮小,穗小粒轻,受害严重时,则干枯死亡。1、形态特征 麦长腿蜘蛛成螨体形菱形(长圆型),黑褐色,长约0.6毫米,宽约0.2毫米,背面中央有一红斑。足4对橙红色,第1、4两对足特别长。雄成螨体形略小,梨形。若虫共3龄,1龄有足3对,体圆,长宽各0.15毫米,2、3龄有足4对,与成虫相似。 麦园蜘蛛成虫体形略圆周,深红色,长约0.6-0.8毫米,4对足长相差不多,有背肛。若虫共4龄,1龄有足3对,2龄后增至4对,体形和体色均与成虫相似。2、发生规律 麦长腿蜘蛛一年发生3~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卵也陆续孵化,4~5月进入繁殖及为害盛期。5月中下旬成虫大量产卵越夏。10月上中旬越夏卵陆续孵化为害麦苗,完成一世代需24~26天。麦圆蜘蛛一年发生2~3代,以成、若虫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虫量大,为害重,4月下旬虫口消退。越夏卵10月开始孵化为害秋苗。每雌平均可产卵20余粒,完成一代需46-80天。两种麦蜘蛛均以孤雌生殖为主。麦长腿蜘蛛喜干旱,生存适温为15~20℃,最适相对湿度在50%以下。白天活动为害,以下午3—4点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时,即潜伏麦株丛及土缝中不动。麦圆蜘蛛多在早8、9点以前和下午4、5点以后活动。不耐干旱,生活适温8一15℃,适宜湿度在80%以上。遇大风多隐藏在麦丛下部。春季成虫将卵产在小麦分蘖丛和土块上,秋季多产在须根及土块上。卵集聚成堆,每堆10余粒,水灌麦田低洼湿润或密植麦田发生较重。麦长腿蜘蛛则以旱地麦田发生重。 (十一)小麦吸浆虫 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山东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疵粒、空壳。大发生年可造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 1、形态特征 麦红吸浆虫成虫体长2-2.5mm,翅展约5mm,体桔红色。雄虫触角14节,因每节有2等长的结,每个结上有1圈长环状毛,看似26节;抱雌器基节有齿,端节细,腹瓣狭,比背瓣长,前端有浅刻。雌虫触角每节只1结,环状毛极短。产卵器不长,伸出时不超过腹长之半,末端有2瓣。卵大小约0.32×0.08mm,长卵形,末端无附属物。幼虫体长3-3.5mm,橙黄色,体表有鳞状突起,前胸腹面有“Y”形剑骨片,前端有锐角深陷,末节末端有4个突起。蛹桔红色,头部前1对毛较短。 麦黄吸浆虫成虫与红吸浆虫相似,主要区别为体姜黄色,雄虫抱雌器基节无齿;雌虫产卵器很长,伸出时同身体一样长。卵大小为0.25×0.068mm,末端有透明带状附属物,约与卵等长。幼虫体长2-2.5mm,黄绿色,入土后为鲜黄色,体表光滑,剑骨片前端有弧形浅裂,末节末端有2个突起。蛹:体鲜黄色,头部前1对毛较长2、发生规律 两种吸浆虫发生均一年1代,遇不良环境幼虫有多年休眠习性,故也有多年1代的。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冬、越夏。黄淮流域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土表,此时小麦多处于拔节期,4月中下旬大量化蛹,蛹羽化盛期在4月下至5月上旬,成虫出现后,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随之大量产卵。在同一地区黄吸浆虫发育历期略早于麦红吸浆虫。成虫羽化后当天或第二天即行交配产卵,红吸浆虫多将卵产在已抽穗尚未扬花的麦穗颖间和小穗间,一处3~5粒,卵期3~5天。黄吸浆虫多产在刚露脸初抽穗麦株的内外颖里面及其侧片上,一处产5~6粒,卵期7~9天。幼虫孵化后,随即转入颖壳,附在子房或刚灌浆的麦粒上唑取汁液为害。幼虫共3龄,历期1.5~20天,老熟幼虫为害后,爬至颖壳及麦芒上,随雨珠,露水或自动弹落在土表,钻入土中10~20厘米处作圆茧越冬。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受气候、品种等多因素影响。当10厘米土温7℃时,幼虫破茧活动,12~15℃化蛹,20~23℃羽化成虫,温度上升30℃ 以上时,幼虫即恢复休眠。天气干旱,土壤含水率低不利化蛹、羽化及成虫产卵。如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会引起吸浆虫的大发生。小麦芒少,小穗间空隙大,颖壳扣合不紧密和扬花期长的品种,利其产卵,为害重。成虫盛发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发生重,两期错位则发生轻。土壤团粒构造好,土质疏松,保水力强也利其发生。在保证虫源的前提下,小麦吸浆虫是否成灾的主导因素是上年7、8月份和当年1、2月份的雨量和气温。(十二)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山东省主要有蛴螬(金龟甲幼虫总称)、金针虫和蝼蛄三类。危害小麦的主要有大黑鳃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沟金针虫和华北蝼蛄。 大黑鳃金龟甲在山东省两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隔年交替越冬,凡是以幼虫越冬年份,翌年春季麦田和春播作物受害重,而以成虫越冬的年份,夏秋作物受害重。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出土盛期,5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 铜绿丽金龟甲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春季地温增高,幼虫开始上升土表危害。4-6月间化蛹,6月成虫羽化出土,产卵繁殖,成虫趋光性强。幼虫孵化后在土中为害作物种子和幼苗,持续到秋播小麦,10月份开始下移深土层中越冬。以施用未腐熟厩肥的田块及沙壤土中为害较重。 沟金针虫完成1代约需3年,以幼虫和成虫越冬,幼虫期长约1150天。在华北地区越冬成虫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活动盛期。成虫昼伏夜出,白天躲在麦田或田边杂草杂草中或土块下,夜晚出来活动交配。雌虫不能飞翔,行动迟缓,无趋光性;雄虫飞翔能力较强,夜晚多在麦苗上停留。4-6月为产卵期,卵产在土中3-7厘米深处,一头雌虫可产卵100余粒。卵以35-42天孵化为幼虫。当年和第二年冬季以幼虫越冬,第三年8-9月在地中化蛹,化蛹深度为13-20厘米,蛹期20天左右。9月初开始羽化成虫,成虫当年不出土直接越冬,第二年春季出土繁殖。适于干旱地区发生为害,在10厘米地温10~18℃、湿度15%~18%时最适宜活动为害。 华北蝼蛄在华北地区完成1代需3年,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成虫期1年以上,卵期约20天,若虫期750天。越冬成虫春季开始活动,于6月上、中旬开始产卵,7月初孵化。秋季若虫长到8、9龄深入土中越冬。次年4月上、中旬越冬若虫开始活动、为害。6月上、中旬开始蜕皮,至秋季12、13龄时又开始越冬。第三年8月上旬老熟的若虫最后一次蜕皮,以成虫越冬。成虫越冬后第四年6月上、中旬产卵。若虫龄期不一,前足特别发达,适宜在土中滑行。夜晚活动,白天多潜伏在土壤深处。越冬深度可达150米。成虫有趋光性、趋化性、趋粪性、趋湿性。喜在轻盐碱地内的缺苗断垄、地埂畦堰附近和松软油渍土里15-25厘米处产卵,产卵期1个月。雌虫一生产卵平均288粒。一般土壤含水量22%-27%最适宜其活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