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ID:14408119

大小:287.5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8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_第1页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_第2页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_第3页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_第4页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_第5页
资源描述:

《36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本讲座分三部分内容:  一是关联方披露准则概述;  二是关联方披露准则的主要内容;  三是本准则与原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关联方披露准则概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然与社会多方面发生经营、融资、投资及其他错综复杂的关系,当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它们之间即构成关联方。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即为关联方交易。  关联交易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这种双重性具体表现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与

2、遵循市场竞争原则的独立交易相比较,关联交易将市场交易转变为公司集团的内部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确保供给和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标准化。此外,通过公司集团内部适当的交易安排,有利于实现公司集团利润的最大化,提高其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关联交易的双方虽然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却不平等,一方对另一方往往拥有控制权或重大影响力,导致关联方可以轻易运用这种控制权,使关联交易违背等价有偿的商业条款,导致不公平交易的发生,进而损害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一般来说,企业

3、对外编报的财务报表,均假设企业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建立在公平市价的基础上完成的。如果企业报表的使用者对于企业与其关联者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不了解或者不能清晰的了解,必然会影响其对会计报表的正确理解,从而造成决策出现偏差或决策失误。因此,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管理当局利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操纵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成果,谋取不正当利益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只有充分披露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才能够使财务报告的内容更加具体、真实、可靠,而不至于误导报表使用者。  关于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国内外会计理论界和

4、实务界早已经达成共识。比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2年3月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57号《有关联者的揭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4年7月公布国际会计准则公报第24号《关联方披露》。  我国是1997年5月由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要求从1997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执行。(说明:这里涉及的是披露问题,虽然是97年5月发布的,但不影响在97年半年度报表和期末报表中披露,也就是说从1997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公司执行是没有问题的)这一准则的发布,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在会

5、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遏制关联方之间不公允的市场交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逐步表现出了某些局限性。为此,财政部在总结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准则实施经验、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合理内容的基础上,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关联方披露准则共四章十二条。  第一章总则。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该准则的制定目的、制定依据以及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关联方信息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关联方。  本章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给出了关联方的定义,并对相关概念

6、进行了解释;  二是给出了关联方的主要类型以及不构成关联方的几种情况。  第三章关联方交易。  本章讲解了关联方交易的定义以及关联方交易的主要类型。  第四章披露。  本章对于关联方以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作出了规范。  二、关联方披露准则的主要内容  关联方披露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核心概念的涵义;  第二,关联方关系的判断标准;  第三,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形式;  第四,关联方交易;  第五,关联方关系以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一)核心概念的涵义  在关联方披露准则中,应用最多的概念有三个:“控制”、“共同控制”和

7、“重大影响”。  1.控制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控制的特点:  (1)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是控制的主要标志;  (2)获取经济利益是控制的主要目的。  控制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主要有:  (1)以所有权方式达到控制的目的。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半数以上表决权资本,包括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拥有加间接拥有。  直接拥有:A→B(51%)  间接拥有:A→B(51%)、B→C(60%),则A→C(60%)   直接拥有加间接拥有:A→B(51%)、A→C(35%

8、)、B→C(30%),则A→C(65%)  (2)以所有权加其他方式达到控制的目的。是指一方拥有另一方表决权资本的比例虽然不超过半数,但通过其拥有表决权资本和其他方式达到控制。比如,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