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

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

ID:14405644

大小:298.51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7-28

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_第1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_第2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_第3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_第4页
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急性肺动脉栓塞 嘟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肺动脉栓塞急内都郭蕾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或称肺栓塞(PE)为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了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最常见、最主要的为肺动脉血栓栓塞(PTE),其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尤其是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形成,故肺血栓栓塞多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两者可能为一种疾病——血栓栓塞病。还包括其他栓塞类型,如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异物栓塞和肿瘤栓塞。肺动脉栓塞后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肺动脉栓塞国外资料死亡率占全死亡病因第三位,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流行病学:肺栓塞发病率

2、在心血管疾病中仅次于冠心病与高血压。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发病率随人群老化而增加。肺动脉栓塞栓子来源病因栓子最多来源于静脉系统和右心腔,尤其是下肢深静脉和盆腔的血栓形成和血栓性静脉炎(75%~90%的血栓来源),此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是肺栓塞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即肺血栓栓塞症(见图);其次为来自肺、胰腺、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和乳腺的癌栓,癌症患者易发生肺栓塞推测可能与凝血机制异常有关,我国以肺癌为多;下肢长骨骨折引起的脂肪栓、医源性的空氧栓、女性分娩时的羊水栓以及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感染栓等也可为栓子的其

3、它来源途径。肺动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或易患因素早年即提出本病发病的三个主要条件为血流淤滞、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壁损伤,淤血、缺氧、损伤所致静脉内皮细胞的破坏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Tapson(2000年)列出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见表1:肺动脉栓塞表1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获得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年龄>40岁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过去有静脉血栓栓塞史VLeiden因子突变(激活的蛋白C拮抗)大的外科手术后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变异)创伤蛋白C缺乏髋部骨折蛋白S缺乏制动/瘫痪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静脉淤滞纤

4、溶酶原异常静脉曲张高半胱氨酸血症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肥胖妊娠期/产后期口服避孕药脑血管意外恶性病变严重血小板增多症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包括狼疮抗凝剂)(已有研究显示吸烟也是肺栓塞危险因素。在临床上有时很难或查不到危险因素)肺动脉栓塞病理1、肺栓塞可单发也可多发,多发较单发性常见,右肺较左肺多见,下叶多于上叶,更多见于肋膈角附近,可以是一次性或反复多次栓塞。栓子在肺部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与栓子的大小及数量有关,栓子阻塞可以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栓子直径可达1.0~1.5cm,长者达5~50cm

5、。肺栓塞后由于体内纤溶系统的被激活,可使血栓被软化、溶解及吸收,纤溶系统活性强时小的血栓可完全被溶解吸收。多发性小栓塞也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形成慢性肺心病。因肺栓塞猝死者,在其主要肺动脉内可见巨大卷索成圈状的血栓,如进一步仔细检查在小肺动脉内可见到已机化的“先驱性多个血栓”。肺动脉栓塞2、肺栓塞处进一步发生肺出血或坏死则形成肺梗死,由于肺组织供氧除来自肺动脉系统外,尚有来自支气管动脉及气管系统,故肺动脉栓塞后只不及1/3的患者发生肺梗死,在原来有肺淤血、肺水肿、感染及气道阻塞性病变时则利于肺梗死的发生,梗

6、死处肺泡充血、出血、水肿、肺泡壁坏死,以后渐机化再纤维化,除较大梗死外一般不留疤痕,大梗死灶可留有肺不张。因梗死病灶多呈楔底在肺表面的楔形,故常伴有血性胸膜积液,有时留有胸膜增厚及粘连。肺动脉栓塞3、心肺血管肺栓塞达到使肺动脉循环受阻、肺动脉压升高时,出现不同程度右室扩大,重者可出现急性肺心病、右心衰竭的病理变化。心排血量下降,加之冠状动脉痉挛,使左室严重缺血缺氧,尤其心内膜下易发生多发灶坏死。这些左、右心室的病理改变也是易于导致临床误诊的基础。病理生理尚未完全阐明。肺栓塞后最主要对患者呼吸及血流动力

7、学发生损害,其程度决定于肺血管床受损的范围、部位、病程及是否存在基础心肺疾病和其严重的情况。分别介绍如下:1、血流动力学改变无基础心肺疾病时肺血流受阻>25~30%时肺动脉平均压即上升,血流受阻>30~50%肺动脉平均压可达30mmHg以上,肺血流受阻>50~70%出现持续性严重肺动脉高压,达85%时易猝死。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肺血流受阻除机械性阻塞因素外尚有因低氧的神经反射性因素和体液性因素的作用,因此临床上有些病人其临床表现与栓子阻塞的范围并不呈比例。肺栓塞后:①在肺血管内皮受损释放大量收缩性物质以及

8、血栓形成和栓子在血管内移动时引起血小板脱颗粒等释放出的各种血管活性物质介导下导致广泛的肺小动脉收缩,增加了缺氧程度,又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进一步促使肺动脉压升高,肺血管阻力增高到一定程度使右室后负荷增加及扩张致右心衰竭②右心心排量降低时影响体循环及心功能改变,出现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冠脉灌注不足。③由于体循环中内皮素浓度的升高使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尤其是心内膜甚至发生坏死。以上肺循环、体循环、冠脉循环的变化相互作用,如不能及时改善,则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