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402103
大小:951.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28
《1、学前教育史之: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外学前教育史课程概述1、为什么要学?2、学什么内容?3、怎样学?1、为什么要学?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通过对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学习,初步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和中外著名教育家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从而在把握这些智慧结晶的基础上,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用对学前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来指导学前教育的发展之路。2、学习的内容横向: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纵向:——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四大部分古代学前教育史近代学前教育史现代学前教育史当代学前教育史——按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教育制度史教育思想史3、怎样学联系
2、实际式学习古今对照式学习学思并重参与式学习!注意:1.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作指导2.要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3.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来阅读史料4.还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联系现实的能力上编:中国学前教育史1、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2、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3、第三章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4、第四章现代学前教育演进5、第五章现代学前教育思想6、第六章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下编:外国学前教育史7、第七章外国古代学前教育8、第八章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9、第九章西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10、第十章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11、第十一章
3、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12、第十二章当代西方学前教育实践与理论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儿童实行公养公教。奴隶社会,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并产生了学校,学前儿童教育由家庭承担。进入封建社会,教育进一步完善,出现了慈幼机构,家庭教育备受重视。一、儿童公育的实施儿童公育的内容:1、生存教育2、做人教育3、宗教和艺术教育4、体格和军事教育二、儿童公育的机构“庠”(保育和教养)儿童公育的特征1、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2、对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第一节古代的儿童公育一、慈幼
4、观念最早的慈幼观:“不独子其子”、“幼有所长”——教育公有观念夏代后,观念虽内涵不同,但含义日益明确如:战国:慈幼普遍认识:“有教为爱”汉代后发展:1、合理地养育儿童2、合理地教育儿童从“爱而有教”“爱而会教”第二节古代的慈幼二、慈幼机构1、宫廷慈幼机构孺子室:中国最早的专门慈幼机构,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是当时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设立的婴幼儿养育机构,是专为周王的太子、诸王子、各诸侯的儿子们设立的。保育人员分为子师、慈母、保姆和奶妈,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一定的组织形式。邸舍: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出现于东汉,是由和帝之妻邓太后在宫
5、廷开设的,招收宫室子女5岁以上者以及邓太后近亲子弟,出发点一是为使贵胄及早受教,学会治国安邦之术,二是为了改变贵族子弟“温衣美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学无术”的现象,以免因此招致“祸败”。但它不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仍具有一定的教育历史价值。2、社会慈幼机构——从北宋起,出现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办的社会性质的慈幼机构。一类是慈幼局一类是举子仓或予惠仓——清代,第二次大规模兴办主要是育婴堂清道光年间,学者唐鉴,贵州,及幼堂,具备教养合一含义,接近于教育机构。它是中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胎教: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对孕妇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
6、良好地发育、生长的教育过程。第三节古代的胎教朝代阶段人物、著作西周宫廷之内(胎教实践及理论发展初始)最早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春秋走出宫廷,民间所知所行胎教书籍: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素问》汉代胎教理论初步形成记载和研究胎教的实践与理论著作:贾谊《新书》刘向《列女传》戴德《大戴礼记》王充《论衡》三国两晋发展张华《博物·杂志说》南北朝隋唐至两宋深化发展北齐徐之才《胎产书》;隋巢元方;唐孙思邈《千金方·养胎》——外象内感,为古代胎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南宋陈自明《外科精要》《妇人大全良方·胎教门》元明清充实提高,儿科学逐步完善元代朱震亨《格致余论·
7、慈幼论》明代徐春甫:胎教与胎养结合;万全:慎“择配”,反对早婚清代陈复正:护胎思想一、胎教的产生和发展“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提出的。——外象: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内感: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外象内感”就是说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强调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颇有道理的,为我国古代胎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其中涉及的生男生女之说,美贤之述则多是主观愿望而已。其中的一些观点过于绝对化,忽视了胎儿的遗传因素和自身的固有发展规律,无限夸大了“外象”的作用,以致认为胎儿“见物而化”,“因感而变
8、”,不仅品德、才能可因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