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唐代小说中的阎罗王——印度地狱神的中国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代小说中的阎罗王——印度地狱神的中国化92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唐代小说中的阎罗王印度地狱神的中国化.范军(华侨大学文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佛教自两汉之际传人中土,其地狱观念伴随佛经传译和教义的流行而逐渐播布华夏.魏晋以降,外来的地狱信仰与本土固有的冥界思想相互融合,开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狱观念.本文从阎罗地狱信仰在唐代融入中国民众信仰的神谱,阎罗信仰与地藏信仰合流的原因和影响,以及阎罗地狱信仰在唐代小说中世俗化的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认为佛教地狱观念经过中国文化的洗礼在唐代基本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形成了植根中国文化土壤的阎罗地狱信
2、仰,阎罗王也由印度的地狱神演变为中国的"世俗化"的地狱主宰.关键词:阎罗王;地狱;中国化;世俗化;唐代小说中图分类号:I2o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07)O1—0092—07印度佛教地狱观念随着佛教的传播而流行中土,与中国本土的冥界思想相互融合,经过魏晋以降四百余年的渗透演变,逐步地中国化.印度佛教地狱观念一方面补充了中国文化中所缺乏的他界信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为中国文化土壤所改造,到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狱观念,成为其信仰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文学领域也产生广泛的影响.纵观中国地狱观念经过魏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时期的发展演变,可
3、以发现佛教思想体系与大量中国道教,儒家和民间信仰的冥界观念逐渐融合.突出的表现就是阎罗王这一来自印度佛教的神柢已融人中国民众信仰的神谱,并与地藏信仰合流,广泛普及于普通民众的信仰生活之中.这里仅根据唐代文学创作中小说的材料加以分析.小说的内容虽然出于虚构,但其中反映的观念是真实的;同时这种虚构的表现又促进了小说创作的发展.这一现象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影响文学创作的典型事例.六朝时期十分盛行的"泰山治鬼"信仰在隋唐已经淡化.我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中屡屡可以看到的地狱主宰——"泰山府君",在隋唐五代的小说中则逐渐被以前很少见的收稿日期:2006—03—21基金项目i华侨大
4、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作者简介:范军(1972一),男,山东兖州人,文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宗教文化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唐代小说中的阎罗王98"阎罗王"所取代."阎罗",又作阎魔,琰摩,阎摩罗,阎摩罗社,琰摩逻阁等,本是梵文yama—r~lja的音译,对于中国乃是外来的神祗.在印度古老的吠陀经典之中,他是太阳神威瓦斯瓦房特的儿子,世界上的第一个人.他死后成为死神和冥界之王,管辖着每个人死后的必经之路一"父辈之路".婆罗门教最初构想的阎王殿是类似天堂一样的灵魂归宿.因为在火葬后,只有纯洁的人的灵魂才能进入阎王殿,而有罪之人和有缺陷的人的灵魂则被留在灰烬的下面.在后来的印度,由于因
5、陀罗的空中天堂越来越受重视,阎王殿就变成了专门审判和惩罚罪人的地狱,阎罗王从而也就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怖的凶神.…佛教地狱观里继承了婆罗门教神话中的地狱神阎罗王.但是当其传人中土之后,在中国本土信仰的影响之下,阎罗王在魏晋六朝时期一直被比附为汉代以来受到广泛尊崇的"泰山府君".而且在中国的很多早期佛经中,地狱的种类,处所,数量等等歧说纷纭,阎罗王地狱只是并列的数种地狱中的一种,阎罗地狱说也只是众多的地狱说中的一种..在现存六朝各种笔记小说中,只能见到很少关于"阎罗"的描述.①可知当时阎罗王并不受人重视.这大概是因为在中国初期佛教观念之中,地狱是罪人受罚之处,所有的刑罚都是罪人自
6、己的业力所致,没有必要安置一个没有罪孽的王者来统御.在后来漫长的演变中,出于国人重视现世的观念,中国佛教依照人世帝王制度来构建出新的地狱观念.由于中土本来具有的"泰山府君"统治冥界的信仰影响甚大,所以佛教"阎罗地狱"说逐渐与本土"泰山治鬼"信仰合流,这就使得佛教众多的地狱说中并不重要的一种演变成为中国地狱信仰的主流.关于阎罗王的来历,《经律异相》卷四十九引述《问地狱经》《净度三昧经》,称阎罗王原是毗沙国王:阎罗王者,昔为毗沙国王,缘与维陀始王共战,兵力不敌,因立誓愿,愿为地狱主.臣佐十八人,头有角耳,皆悉忿怼,同立誓日:"后当奉助治此罪人."毗沙王者,今阎罗是;十八人者,诸
7、小王是;百万众者,诸阿傍是,隶北方毗沙门天王.【2据日本佛教学者牧田谛亮的名着《疑经研究》,《问地狱经》和《净度三昧经》被断为是出于六朝中土沙门伪撰,所以这种说法可能并非源自印度梵典.又据南北朝时期佛陀耶舍,竺佛念翻译的《长阿含经》卷十九"世纪经地狱品",阎罗王及其冥吏是因罪业受罚入冥,昼夜三时,受诸酷刑,地位尚不如凡人:然彼阎罗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在前.若镬出宫内,王见畏怖,舍出宫外;若镬出宫外,王见畏怖,舍入宫内.有大狱卒,捉阎罗王卧热铁上,以铁钩擗口使开,洋铜灌之,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焦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