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

ID:14387936

大小:1.1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7-28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轴套的数控加工及编程摘要结合本零件分析,本课题零件是轴套类零件,分为两部分,首先加工轴,用三爪卡盘对零件毛坯进行装夹,查数控刀具表选取合适的数控车刀,对零件进行粗车,加工时可用G73指令将零件加工出图纸要求的轮廓,并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然后对零件的外形轮廓进行精车,保证重要的加工表面的精度,用切槽刀加工出螺纹的退刀槽4X2,用60º螺纹刀加工外螺纹,用45º车刀对零件倒角,最后对零件进行磨削。第二步加工套类零件,粗加工套类零件的外表面,留一定的加工余量。用尾座的F18钻头钻孔,用数控镗刀加工内圆,加工时留有一定的加

2、工余量,用G33指令加工内螺纹,用镗刀加工F30的阶梯孔,用45º车刀对零件倒角。通过数控加工程序的运行,可自动完成内外圆柱面、成形表面、螺纹和端面等工序的切削加工,并能进行车槽、钻孔、扩孔、镗孔等工作。本课题的精度要求高,加工要粗精加工分开,提高零件精度,查表知:“孔的直径尺寸精度一般为IT7,精密轴套取IT6。”关键字:制造业数控技术精加工2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绪论1、数控技术是数字化制造和制造自动化的核心技术支持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械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合理,其性能、精度和效率日趋提高

3、,因此对加工机械产品的生产设备提出了三高(高性能、高精度和高自动化)的要求。在机械产品中,单件和小批量产品占到70%~80%。由于这类产品的生产批量小、品种多,一般都采用通用机床加工。当产品改型时,加工所用的机床与工艺装备均需作相应的变换和调整,而且通用机床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基本上由人工操作,难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要实现这类产品的自动化成为机械制造业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零件,为了解决高产优质的问题,多采用专用机床、组合机床、专用自动化机床以及专用自动生产线和自动化车间进行生产。但是应用这些专用生产

4、设备,生产周期长,产品改型不易,因而使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增长,生产设备使用的柔性很差。现代机械产品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如在造船、航天、航空、机床及国防部门的产品零件,往往都精度复杂、加工批量小、改型频繁,显然不能在专用机床或组合机床上加工。而借助靠模和仿行机床,或者借助划线和样板用手工操作的方法来加工,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受到很大限制。特别对空间的复杂曲线曲面,在普通机床上根本无法实现。数控机床的研制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1952年美国PARSONS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研制了第一台三坐标立式数控铣床。该机床的研制成功是机械制造行业中一次技术革新,

5、使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数控技术的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数控机床产生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1952年至1959年:第一代数控系统,采用电子管元件。20世纪60年代前期:第二代数控系统,采用晶体管元件。2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20世纪60年代后期:第三代数控系统,采用集成电路。20世纪70年代前期:第四代数控系统,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小型通用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第五代数控系统,采用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数控机床经历的5个时代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一、二、三代数控系统主要由电器的硬件和连线组成,所以称之为接

6、线逻辑数控系统(WiredLogicNC)或硬数控系统。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多的硬件电路和连接接点,电路复杂,可靠性不好,这是数控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第四、五两代数控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所以称之为CNC系统。它的特点是控制和运行主要由软件来完成,容易扩大功能、柔性好、可靠性高,因此也称为软数控系统。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

7、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10%。3、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的发展随着先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要求现代数控机床向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智能化和更完善的功能方向发展。(1).高速度、高精度化高速化指数控机床的高速切削和高速插补进给,目标是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提高加工速度。这不仅要求数控系统的处理速度快,同时

8、还要求数控机床具有大功率和大转矩的高速主轴、高速进给电动机、高性能的刀具、稳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