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

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

ID:14376295

大小:985.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7-28

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_第1页
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_第2页
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_第3页
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_第4页
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族社会学概论 教学课件 郑杭生 著 第十五章 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线教务辅导网:http://www.shangfuwang.com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QQ:349134187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http://shop106150152.taobao.com第一节贫困问题第二节生态环境问题第三节性别不平等第四节毒品与吸毒第一节贫困问题一、社会学视野中的贫困问题(一)贫困的定义贫困:个人或群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无法获得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资源,以至于不能维持其社会文化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的生存状态。(二)贫困的划分从程度上,贫困可以划分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从内容上,可以划分为物质贫困、精神贫困与

2、文化贫困;从层次上,可以划分为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与发展型贫困;从持续时间、发生频率上,可以划分为暂时性贫困与长期贫困等。二、民族地区的贫困状况及原因(一)贫困线与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于1984年首次运用恩格尔系数法研究和测算了中国的绝对贫困线。在新世纪的扶贫工作中,国家将已经脱贫、初步解决温饱但仍然在温饱线上徘徊的低收入人口也纳入到扶贫对象中。2001年的农村居民低收入标准为人均872元。(二)贫困县(三)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四)民族地区的贫困县1986年划定的331个国家重点贫困县中,民族地区有141个,占42.6%。三、民族地区贫困的特点1、区域

3、贫困与社区贫困并存。2、物质性贫困与精神性贫困并存。3、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4、农村贫困与城镇贫困并存。四、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1、地理因素从总体上来看,民族地区多位于西南、西北边陲,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阶段都远离本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2、自然因素贫困人口主要集中于一些自然条件不利的社区。贫困社区多位于本地区的边缘地带,远离当地主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干线。特别是那些通常被外界认为是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更加难以摆脱贫困。3、文化因素长期的贫困使贫困人群对生活感到失望,或者缺乏自信。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寄托

4、于某种外力,而不是主动开拓,再求发展。4、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力资本水平低,人才流失严重,这是民族地区的一个突出特点。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仍很低,主要表现在总体教育水平低、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比例高、健康状况差等方面。五、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对策(一)扶贫政策向民族地区倾斜民族地区的反贫困行动早于汉族地区。政府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进边疆民族地区脱贫的优惠政策。(二)政府的扶贫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扶贫资金的分配重点向5个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青海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省份倾斜。(三)形式多样的扶贫工程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民族地区扶贫开发。2、

5、动员组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发达省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对口扶贫工程。3、政府还积极引导或争取国外的扶贫项目。第二节生态环境问题一、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即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这种恶化反过来对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是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二、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特点(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1)森林减少。民族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长期以来,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目前,西北地区除陕西外,森林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而西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

6、30%)的森林覆盖率为1.75%,远低于14%的全国平均水平。(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森林破坏所导致的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不仅带走了土壤中的养分使之退化,而且是引发洪灾、旱灾的重要原因。(3)沙漠化。沙漠化为原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以及原系沙漠地区环境条件的强化与扩张过程。(4)石漠化。石漠化即岩溶石漠化(又称喀斯特石漠化或石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由于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砾石堆积,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乃至消失的现象。(二

7、)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1)多样性、严重性和深远性。(2)差异性、普遍性和交叉性。(3)复杂性、持续性和长期性。三、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一)制定规划、颁布法律法规1983年,国家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1994年国务院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白皮书》,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20世纪末国家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了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1)“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8、1978年国务院决定在西北、华北北部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