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

ID:14357848

大小:137.6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28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_第1页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_第2页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_第3页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_第4页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重点要点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一、此所云中国文化1、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国家政治,法律制度,宗教信仰,道德习惯,法庭警察军队等,都是文化2、狭义的文化:文字、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3、文化的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4、中国文化:是说我们自己的文化,以别于外来的文化而言;这亦就是特指吾中国人素昔生活所依靠之一切(特就其社会人生来讨论)二、中国文化个性殊强1、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2、中国文化自具特征(如文字构造之特殊),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3、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文化(四大文明古国),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

2、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4、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5、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此谓中国文化非惟时间绵延最久,亦空间上之拓大亦不可及6、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任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7、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²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三、试寻求其特征1、为寻求中国文化之精神所在而做的工作①将中国文

3、化在外面容易看出的、常被人指说的那些特异处,一一寻找而罗列起来②拈取其中某一特点为研究入手,设法解释它的来由。前后左右推阐印证,愈引愈深,更进而解释及于其他特点。许多特征贯串起来,原都本于惟一之总特征,便是寻到了家2、团体愈大,则团体中每一分子的责任感觉愈轻微;团体太大了,浸至于无感觉。若分析之,又可指出两面:一面是感觉力迟钝,一面是活动力减低3、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①广土众民(第一特征)有一种伟大力量蕴寓其中,但不知②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第二特征)为何(第四特征)③历史长久,并世中莫与之比(第三特征)4、中国文化的两大古怪点①历久不变的社会,停滞不进的文化后两千年的中国,竟然不见进

4、步之可怪(第五特征)从社会史上讲,竟难判断它是什么社会之可怪②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罗素:“以孔子伦理为准则而无宗教”)(第六特征)5、严几道译《社会通诠》,根据其说来看中国的感受:①长期停滞之可怪②难于判断中国究竟在社会史上哪一阶段③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文化中所处地位之重要,及其根深蒂固,亦是世界闻名的老话有“国之本在家”及“积家而成国”。在法制上,明认家为组织单位(第七特征)6、中国开化既早,而卒为产生科学,又一科学①中国人自古在物质方面的发明与发见,原是很多罗盘针,火药,钞票,活字版印刷术,算盘,造纸②论理和数理,都是科学的根基中国讲论理在周秦之际百家争鸣时,倒还有些,后来竟

5、无人讲起算术虽不断有人讲,亦曾造于很高地步,但终不发达,而且后来亦鲜进步,甚至失传综上所说:中国学术不向着科学前进这一问题(第八特征)7、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观念要求①自由:经严几道译成“自繇”二字,其后乃以“自由”二字沿用下来但不能说这恰证明中国过去是封建社会,封建文化中当然没有近代之自由观念自由之要求在历史上始终没有被提出过,足证中国社会之出奇②平等与民主二词亦非中国人所习用者,但平等精神民主精神,在中国却不感生疏虽然如此,却要晓得其所发挥仅至民有与民享之意思即止,而民治之制度或办法,却无人提到²民主、自由、平等一类要求不见提出,及其法制之不见形成(第九特征)8、欧洲人眼中所见

6、中国文化之特点①政治之根本法则与伦理道德相结合,二者一致而不分,而伦理学与政治学终之为同一的学问——这是世界所知之唯一国家②此政治与伦理的共同基础,在于中国人所称之“天理天则”,理性于是对于君主的权力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效果③他们看中国所谓天理天则,恰便是他们所说的“自然法”,因而相信中国之文物制度亦与自然同其悠久而不变²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而以道德统治文化,或至少是在全部文化中道德气氛特重(第十特征)9、中国法系的特点①建国之基础以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以法律,故法律仅立于补助地位②立法之根据以道德礼教伦常,而不以权利。各国法律在保障人权,民法则以物权债权为先,而

7、亲族继承次之,此法律建筑于权利之上也,我国则反是(以义务不以权利)③法律既立于辅助道德礼教之地位,故其法常简,常历久不变(从汉代以迄清末不变)10、中国——超国家类型①[德]奥本海末尔《国家论》,中国近于他所谓的自由市民团体②罗素:“中国实为一文化体而非国家”③[美]派克:大意言中国不是一国家,而实为一大文化社会④[日]长谷川:“中国人自二千年之古昔,却早把国家当做‘不必要之恶’了”⑤雷海宗:“二千年来的中国,只能说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一个具有松散政治形态的大文化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