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

ID:14337043

大小:5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8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_第1页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_第2页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_第3页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_第4页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4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总论与区域经济方行近年来以致力于“通古今之变”,清理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脉络,本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封建经济论稿)一书,收集近年来的论文15篇,涉及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阶段、地主经济、农民经济、封建租赋、地租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封建土地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封建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萌芽等问题。有关中西比较和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的不同观点今年继续争论。黄宗智回应彭慕兰对他的反驳,重申他的中心观点:18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劳动生产率递减,生存压力也显示于弑女婴与大量的卖妻鬻女现象之中;而在英国则出现了一系列不为江南所见的变迁,包括农业

2、劳动生产率的(几近)翻番、城市人口增加到江南比例的三倍、市镇中原始工业生产的增长、巨大的消费变迁以及煤炭业的特早发展。①黄宗智在批评彭慕兰的文章中,认为彭慕兰在计算织布报酬时遗漏掉弹花及上浆等要花费两天的工作,多算了织布的时间,高估织布工作的报酬。史建云对此进行了仔细的计算与分析,认为这个论断是根本站不住的。她指出,对于一篇单纯研究棉纺织业史的文章来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于彭慕兰的研究来说,却不能如此说。彭进行这些计算是为了与西方、主要是西欧的历史作比较。彭曾多次表示,为了更有说服力,他要尽可能使计算结果向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尽可能使对中国的

3、计算更为保守。因而,如果彭慕兰低估了织布工的收入的话,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似乎都可以不把它视为硬伤。②许檀指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商品流通,是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中两个最为显著的特征。或者可以说,正是由于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商品流通的扩大,才使得各区域可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从而形成各自的经济特色,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③万明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考察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意义,认为明代白银货币化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市场经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扩展.不仅拉动了外银流入,而且使中国由此主动走向了世界。作者进一步指出,事实并非如既往

4、所认识的,是西方东来导致了中国被动地与世界衔接起来。从时间和动因上看,中国的社会需求曾直接影响了日本和美洲银矿的开发,中国积极参与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建构,并为整体世界的出现作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当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世界之时,世界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创造出来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创造的。④张静认为,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以及社会风气的差异,明清两代闽江流域逐渐形成了工商业城市与粮食以及商业性农作物种植区的分化,上下游地区形成了经济功能的划分,这必将成为促进明清时期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⑤唐力行认为明清以来随着黴商向江南经济中心苏州的移徙,两地经济、

5、文化互动日趋频繁。徽商将巨额的商业资本汇聚到苏州,大大增强了苏州的活力。徽商的商业利润输回徽州,却加固着徽州宗族社会的旧秩序。⑥冯贤亮指出,清代湖州府外来客民的开发活动很快导致了山丘地区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水利淤废以及水灾危害,从而使生态条件并不稳定的湖州乡村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土客冲突与治安难靖都相伴而来,作者认为强调地区开发积极作用的同时,更应关注其负面影响,尤其是在科技水平还很------------------------①《再论18世纪的英国与中国一一答彭慕兰之反驳》,《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②13《真是硬伤吗?一一黄宗智和彭慕

6、兰之争中的一个小问题》,《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③《区域经济与商品流通一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④《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⑤《明清时期闽江上下游地区经济功能的划分》,《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⑥《明清以来苏州、徽州的区域互动与江南社会的变迁》,《史林》2004年第2期。低下的传统时代。①刁书仁、高峰认为清初清廷在加强东北驻防八旗的同时,积极鼓励关内汉族民人出关开垦土地,恢复辽沈地区残破的经济。随着汉族民人的大量徙人,东北地区土地得到开发,城镇

7、经济得以发展。②赵珍认为清初西北地区人口增长及其后的呈几何级数倍增与原本脆弱的相对有限的土地生态资源承载力发生了巨大的冲突,破坏了西北地区人地关系的和谐,导致这里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趋势加快。③于志勇指出,明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因素加速了自然生态的恶化,两种因素的合力决定了该地区自然灾害的频发,又进一步影响着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整体环境。④李艳洁认为无论是蒙古部落或是明朝政府,对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的影响并不严重,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理想。⑤郑哲雄、张建民、李俊甲认为清代外地人口在川湖陕交界地区的开发活动为打破山区以低生产和低消费结构为主的低能

8、源生态系统局限,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农业、手工业及经济林特产资源开发规模空前,生产量亦有显著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