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

ID:14327402

大小:3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7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_第1页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_第2页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_第3页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_第4页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技术方案肠道传染病是影响我镇人群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城镇建设和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转,人口密度大、居住和生活条件拥挤,人流物流频繁等因素的存在,有利于肠道传染病传染源和病原体的扩散。本方案旨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宝塔镇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监测和防制工作网络及运行机制,科学监测,及时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为我镇社会经济建设和居民生命健康服务。一、病种界定本方案中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以下法定传染病:1. 霍乱;2.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3.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

2、简称戊肝);4.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5. 伤寒和副伤寒;6.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7. 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以外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以下简称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二、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3. 《全国霍乱监测方案》4. 《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方案》5. 《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三、目标551. 早期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例,识别和预警可能的暴发,掌握疫情动态和

3、流行因素;2. 建立健全腹泻病例监测报告网络,提高监测报告质量;3. 建立健全腹泻病原体检测网络,提高病原微生物实验检测水平;4. 掌握霍乱菌株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了解霍乱弧菌在水体、中存在和动态,明确菌型变迁与流行关系;5. 动态监测伤寒副伤寒、菌痢的病原变异、菌株耐药性的变迁情况;6. 建立良好的、适合各级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常规化运行机制;7. 建立一支锻炼有素、反应迅速的肠道传染病防控队伍,完善应急队伍装备和物资贮备。一、实施原则依法实施;政府主导;综合防治。二、工作任务(一)疫情监测1. 网络疫情监测1.1

4、 监测网络组成疫情监测网络包括常规国家疫情网络、肠道门诊监测网络及发热门诊监测网络。全镇现有14家医疗机构设有肠道门诊,其中镇级医院1家,村级卫生室13家。1.2 监测时间肠道门诊开设时间:门诊在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4月至10月开设。发热门诊开设时间:全年。1.3 监测任务各医疗机构按有关要求设立规范的肠道门诊,按《肠道门诊登记簿》的要求做好病例登记,按照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诊治腹泻病人。55对前来就诊的初诊腹泻病人开展“逢泻必采,有样必检”。对符合腹泻病人重点监测对象和疑似霍乱病人,做到“逢疑必采,有样必检”,要求以医

5、疗机构肠道门诊为单位每年对腹泻病人的病原检索率不低于腹泻病人总数的10%。(凡属于腹泻病例同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列为腹泻病人重点监测对象:(1)发病前5天有可疑饮食史(主要为食用过可疑海、小、河水产品);(2)病例属于渔船民、重点职业人员(环卫人员、保育员、饮食行业从业人员);(3)集体性霍乱样腹泻病人。)各设置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每旬对腹泻病人就诊数进行统计,在次旬1日前填写《肠道门诊旬报表》上报本院防保组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出预警预测信息。2. 病例报告各医疗机构发现以上肠道传染病,应严格

6、按照《中国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进行病例报告。3. 监测信息分析与反馈传染病专业人员每季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反馈,疫情流行期间分析频次可增至每月或每旬1次。(二)疫情处置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例及时告知相关人员,以便及时开展疫情处置。霍乱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散发病例的处置由县疾控中心负责。菌痢、伤寒副伤寒、甲肝、戊肝由我院防保组55负责开展疫情处置,暴发疫情处置由县疾控中心负责,卫生院和各级诊疗机构予以配合。(三)病例救治各医疗

7、机构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机构内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在肠道门诊设置期间要求严格实行专室专诊,并制定相关制度加以保障。各医疗机构发现霍乱病人或可疑病人原则上要求就地隔离治疗并立即电话上报,在用药前采集病人吐泄物标本备检。没有隔离治疗条件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和镇(街道)卫生院等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霍乱病人须及时转送至设有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按就近原则),同时立即通过电话上报疫情,转送时要求使用专车,要有医护人员陪伴,专车上需配备盛放吐泄物的容器,对途中污染的地面、物品及运输工具须及时消毒。各级医疗机构在发现肠出

8、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可疑病人时须及时将其转送至县级医院院进一步诊断治疗。设置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要不断提高伤寒副伤寒、菌痢病例实验室诊断比例。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在接诊不明原因持续高热三天以上的病人时原则上要求进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分离培养,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转至上级医院诊治。(四)宣传教育各级医疗机构要在单位的宣传栏或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