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

ID:14317065

大小:266.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27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_第1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_第2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_第3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_第4页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_第5页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社会认知及其管理知觉: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基本特征:知觉的相对性知觉是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感觉所获得资料而做出的主观解释,因此,知觉也常称之为知觉经验。知觉经验是相对的。知觉的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知觉的整体性缪勒莱尔错觉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完整性)。知觉的恒常性奥尔比逊

2、错觉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明暗度的情境之下,观察某一熟知物体时,虽然该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因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其原样不变的心理作用。知觉的组织性德勃夫错觉在感觉资料转化为心理性的知觉经验过程中,显然是要对这些资料经过一主观的选择处理,这种主观的选择处理过程是有组织性的、系统的、合于逻辑的,而不是紊乱的。相似法则:在知觉场地中有多种刺激物同时存在时,各刺激物之间在某方面的特征(如大小、形状、颜色等)如有相似之处,在知觉上

3、即倾向于将之归属于一类。接近法则:有时候,知觉场地中刺激物的特征并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各刺激物之间也找不出足以辨别的特征。闭合法则:如果知觉场地的刺激物表面看来虽各有其可供辨别的特征,但如仅凭此等特征,仍不能确定刺激物之间的关系。社会知觉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分类:(1)对他人的知觉(①对他人表情的知觉: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说话时的音量、语调

4、、节奏等特征)②对他人人格的知觉)研究表明,根据外表判断人格特征往往是不可靠的。通过行为观察、分析生活史以及使用人格量表进行测查等手段可对他人人格的知觉较为全面和准确。(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包括自他关系认知,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他关系的认知,即他人与他人的关系。对行为原因的认知:包括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这个领域叫归因。认知过程:社会认知实质上就是研究人们如何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这一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子过程:搜集、选择信息过程和整合信息过程。首因效应指的是人

5、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投射

6、效应:就是知觉者容易把自己的特点和知觉推及到他人身上。对比效应就是指在对两个或者以上的人进行知觉时。人们往往将他们进行对比从而失去了评价的客观标准,对某个个体或群体的知觉容易受到知觉主体最近接触到的其他人或群体的影响  (3)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人们不仅在知觉他人时要通过其外部特征来认识其内部的心理状态,同样也要这样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思想意图等。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

7、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与自我知觉相关的偏差:积极性偏差:(个体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的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也称宽大效应)证实偏差:(人们总是有选择的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已有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后视偏差: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个体面临不确定性事件新的信息时,往往对先前获得的信息有过高的估价,进而在决策上发生偏差。)。如我们常说的“事后

8、诸葛亮”。虚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例如,吸烟者总觉得自己身边的人中烟民多与非烟民。信息干扰:指的是人们对交往对象的认识和判断受他人信息的影响和干扰自我中心偏差,人们常常夸大自己在某种事情中的作用的倾向,例如,夫妻两个人各自都认为自己在家务中作用的事情更多。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