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87809
大小:2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7
《高三历史 冲刺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9.西方汉学家称中国古代某历史人物为“儒学的第一个神学家”。下列各项中,属于这位历史人物思想主张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以人随君,以君随天 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10.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材料所述内容与古希腊民主政治实际相符的是A.制度
2、具有创新性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民主具有广泛性 D.居民参政的公平性11.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 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12.下图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南京临时政府的民主政治建设 B.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C
3、.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构建13、右图为深圳名为《闯》的金属雕塑:一位巨人正使出浑身力量,张开双臂撑开门框,在他的努力下,大门终于打开………象征着特区建设之初改革者敢于冲破桎梏的精神。雕塑中“门框”的确切寓意是A、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薄弱B、经济建设基础差底子薄的实际C、西方国家对华实行的经济封锁D、传统体制和“左”的思想观念14.“对苏联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肆鼓吹,以为苏联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以上发表于2
4、0世纪30年代的言论共同体现了A.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景表示担忧B.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高度赞扬C.世界大战背景下对民主制度的绝望D.经济危机背景下对自由放任的质疑15.朝鲜内战爆发后,杜鲁门在一份文件中曾提到:“唯有通过行动显示美国的坚:定意志,才能威慑苏联不在世界其他地区采取新的行动。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去保护我们帮助建立的国家……位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与苏联相邻国家的人民对我们的信心将受到极大打击。”由此看出,美国的战略意图是A.扶植盟国,实行“热战” B.扩张势力,巩固同盟C.与苏对峙,实施“冷战” D.遏制苏联,称霸全球16.章学诚在《
5、文史通义》中说:“德者何?谓著书者之心术也。……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术矣”。材料强调了史学家应A.尊重客观,实事求是B.追求成为“良史者”C.注重天人之间的关系D.注重历史现象的描述 28.(20分)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历史学对人类生活所做的解释……对变迁和传统或赞同,或拒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只是一太极(理),而万物各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如月在天,只一而已,……道理则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理者有条理,
6、仁义礼智皆有之。 ——《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一,归纳朱熹思想体现了儒学怎样的“传统”和“变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迁”的原因是什么?(8分) 材料二 东阳陈同父,跌宕不羁,常与客言:昔有一士,邻于富家,贫而屡空,……富翁告之曰:致富不易也,……大凡致富之道,当先去五贼,五贼不除,富不可致!请问其目。曰即世之所谓仁义礼智信是也。 ——岳珂《程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陈亮的思想与朱子的思想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6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功利主义的政治家、思想家,总是注重现实而不迷恋过
7、去,即使讲过去,也是为了现实。 ——漆侠《中国经济通史》 (3)结合康有为或伏尔泰的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6分) 29.(16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合作中谋发展日渐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的西欧呈现着一个利益多元化与各利益主体需要进行多重整合的局面,……而美国……鼓励西欧不但在经济上联合,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也加强合作与联合。这就使得走欧洲联合之路的决策在客观上顺应了美国和法国各自的战略需要,尽管它们的战略出发点完全不同。 ——谢伟良《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
8、学知识,指出美国与法国战略出发点有何不同?(8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国际合作这一中心命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