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

ID:14282026

大小:2.28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7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_第1页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_第2页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_第3页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_第4页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8教案机械制图课题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课型习题课授课方式:讨论式教具45挂图、模型授授课时间:45分钟教学目的看懂已知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授课人:XX教学重、难点空间想象力训练讲授提纲1、预备知识(7分钟)2、讲解例题,课堂讨论(30分钟)3、课堂小结(5分钟)4、布置作业(3分钟)`内容教学方法及补充与说明教学过程一、预备知识(7分钟)1、什么叫组合体?由基本几何体所组成的立体。2、组合体的类型:(1)、叠加类:相接、相切、相贯;(2)、切割类;(3)、综合类。3、什么是形体分析法?假想把物体分解为

2、若干个基本形体,并分析它们的组合形式和相互位置,这样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形体分析法。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此课是学完组合体后的习题课。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型在讲授中给学生展示,帮学生回顾已学组合体的基础知识。8(1)、划线框,分形体;(2)、对投影,想形状;(3)、合起来,想整体。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二、讲解例题课堂讨论(30分钟)例1:根据机座的视图(图一)想象其形状(图一)讲授过程: ①对投影,想象出形体Ⅰ的大致形状。(图①)可以作为课堂提问,由学生回答。边分析边逐步演示出

3、机座的立体老师板书形体Ⅰ的轴测图。8②想象出形体Ⅱ的大致形状和位置。(图②)(图②)③想象出形体Ⅲ的大致形状和位置。(图③)④想象出形体Ⅱ中孔的形状和位置。(图④)提问:说出形体Ⅱ的名称,确定它相对形体Ⅰ的上、下;左、右位置?老师启发学生后,再板书形体Ⅱ的轴测图。提问:说出形体Ⅲ在形体Ⅰ和Ⅱ相对位置。板书Ⅲ的轴测图。提问:形体Ⅱ中的孔是阶梯孔还是光孔?老师板书形体Ⅱ中孔的轴测图。8⑤想象出形体Ⅰ上凹槽的形状和位置。(图⑤)⑥想象出形体左边缺口的形状和位置,并想象出机座的完整形状。(图⑥)例2、补画例1机座的第三视图。讨论过程:①补画底板Ⅰ的左

4、视图。板书形体Ⅰ下方凹槽的轴测图。提问:凹槽的宽度、长度怎么判断?板书组合体左边缺口的立体图。如果学校有这一模型,老师可以展示给学生看。在想象其形体后,再根据给定的主、俯视图逐步演示,补全其左视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在各段设定问题提问,进行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8①补画形体Ⅱ的左视图。②补画形体Ⅲ的左视图。③补画形体Ⅱ阶梯孔的左视图。b。启发学生理解a和b的宽度尺寸应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获得形体Ⅱ阶梯孔的左视图。8①补画底板上凹槽的左视图。②补画缺口的左视图,即完成了机座的三视图.。(图二)三、课堂小结(5分钟)对于

5、叠加式组合体,应运用形体分析法看图。形体分析法看图可理解为是“分”与“合”的过程,“分”就是划分线框对投影;“合”就是综合特征想形状(其中的特征,应包括形状特征和位置特征)。四、布置作业(3分钟)教师根据所选用教材,在习题集上为学生指定作业。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凹槽的高度由主视图上什么位置即哪条线段确定。补全了机座的左视图,如(图二)所示。8板书设计习题课已知机件的两面视图补画其第三视图一、预备知识1、什么叫组合体?由基本几何体所组成的立体。2、组合体的类型:(1)、叠加类:相接、相切、相贯;(2)、切割类;(3)、综合类。3、什么是形体分析法?

6、假想把物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形体,并分析它们的组合形式和相互位置,这样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形体分析法。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1)、划线框,分形体;(2)、对投影,想形状;(3)、合起来,想整体。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什么?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二、讲解例题课堂讨论例1:根据机座的视图(图一)想象其形状。(图一)机座的轴测图例2、补画例1机座的左视图。三、课堂小结(由教师口述或向学生提问)四、布置作业习题集P53、P54页题目。8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