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

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

ID:14281361

大小:41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7

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_第1页
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_第2页
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_第3页
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_第4页
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离开肇庆后,驱车来到距离肇庆22公里的高要黎槎村(八卦村)。在GPS上是找不到八卦村的,必须输入黎槎村。来到八卦村已是中午一点钟左右,天气炎热,大多数的村里人在午休。遇到村里有人结婚,看到了满地的炮屑,村头等待吃喜宴的亲戚及后来在村里酒堂吃喜宴的人们。这种场景为此次村里采风,增添了可望不可求的人文景观。黎槎古村婚娶时满地炮屑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龙镇北面的黎槎岗上。该村初为周姓人士开村,故原称周庄,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宋时期,由于该村没有水利堤防设施,低洼地带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们多将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该山岗形体似凤,故又名凤岗。凤必

2、朝阳,所以村民们都选择了凤岗的东面或东南面进行居住,祈求村庄不断发展壮大,期望族人的生活越过越好。南宋嘉定后期(1218年-1224年)和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有苏姓、蔡姓两个族人分别从南雄珠玑巷迁至凤岗定居。苏姓人靠近周姓而居于东北方,蔡姓人靠近苏姓而居于西北方。从此,苏、蔡两族人数就不断扩大,周姓族人却越来越少,不知何时竟全部失存了。后来,苏姓人氏继承了周姓人氏的所有财产,形成了近代黎槎村苏姓居东,蔡姓居西的现实。周庄之名也被黎槎村取而代之。黎槎村明清时期,当地政府推行了不少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法令,开展了大规模的堤围修筑工

3、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人口亦随之不断增加。当时的黎槎村也和西江一带不少村落一样,开始了加固、更新、发展水利设施。同时,黎槎村有很多村民飘洋过海,外出谋生,到清朝中后期,他们纷纷回乡兴建房屋,由于从海外回乡建房的人数较多,黎槎村便自然被人们称作华侨村。黎槎古村这个以南雄珠玑巷移民后裔为主体的村民聚族而居,所建的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村庄最外一圈约有90间房,房子之间略呈弧形分布,每进一圈,房屋递减,至圆心处,已不构成圆形,这里也是村中最高处。村中除几个出入口通道外,其余周边都是护村池塘。池塘与村的外沿之间,便是环村大

4、道,在环村大道不同的方向上共有10个门楼,而每个门楼代表一个坊,也就是一个族。每个门楼还有不同的名字,分别是仁和里、遂愿里、兴仁里、淳和里、尚仁里、居和里、柔顺里、毓秀里、仁华里、遂德坊这九里一坊。这些门楼名字都蕴含着浓郁深厚的伦理道德儒学文化。古屋中的几座祖堂,都建有封火山墙(俗称锅耳)、鳌鱼尾和屋檐口灰塑彩画,体现了明清时期南方民居特有的建筑风格。黎槎古村以水为脉黎槎村不但具有古村落的特征,而且还有以下几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以水为脉。水为万物生长之源,没有水则难以生存。该村环村大道外围的护村池塘,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既可养鱼,又可

5、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起到护村抗敌的防御作用。二是以屋墙为围。自古以来,人们不论在开村还是建宅,都非常注重村界和宅界。过去人们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建村,仅立界碑,而在一些容易受贼人滋扰或外族侵犯的地方则建围墙来防卫。黎槎村既不立界碑,也不建围墙,以本村最外围的一层周边房屋临环村大道一侧的外墙作防护墙。三是以石为基。该村落的门楼及其附近的房屋和主巷道都是以石为基础。在10个门楼中除遂德坊门楼外,多用花岗岩或红砂石砌筑房基;在门楼的内、外巷道上都用咸水石或红砂石铺砌路面。黎槎古村建筑黎槎古村落从建筑规划的布局到建筑技艺的选择等等,都体现了当地人生活习俗和

6、宗教礼仪的流传,体现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状况,体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很有保护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