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ID:14265513

大小:4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7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_第1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_第2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_第3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_第4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四种形式一、我们的时代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现代文明时代  社会主义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但这种理想的实现也要有一定的条件。没有条件,就不能实行社会主义。条件不同,实现的社会主义也不同。科学社会主义的长处,就在于注重研究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历史条件。由此,我们也就应当从一般地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进一步地转向探讨我们现在能不能实行社会主义、能够实现怎样的社会主义和应当怎样建设现代社会主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弊端的深刻揭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马克思

2、、恩格斯也对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道路和条件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反复强调,我们对于社会主义问题,也一定要把它作为科学问题来研究。  综观近百年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在资本主义仍然具有历史活力的条件下,人们对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原则上可以有三种:  一是先走资本主义道路,再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思路: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终点,从而出现了为资本主义所无力容纳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才能进入进入社会主义,而在此之前则只能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思路对我国有重大影响,有些人就是因此而主张现在要先走资本主义道路、以后再走社会

3、主义道路的。这种思路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必要性。这种思路的失误则是在于没有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而也就有可能把中国引向全面发展早期资本主义的历史歧途。  二是跨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就是斯大林理论和建国后毛泽东“左”倾思想的理论思路。这种思路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在落后国家也应当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路的错误则是在于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必要性,也没有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历史可能性与历史必要性,因而也就在全局上导致了超越历

4、史阶段的“左”倾错误。  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这是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第三条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这种结合行不通,因而主张以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的方式克服资本主义弊端。这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20世纪以来的人类实践也已充分证明,在资本主义仍然具有活力的历史条件下,纯粹的资本主义道路和纯粹的社会主义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才是克服资本主义弊端和发展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由之路。  由于这种历史必然性的作用,所以我们看到,人类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向,实际也正是主张和实践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新式社

5、会主义。在西方,自恩格斯晚年在肯定资本主义生命力的前提下主张议会道路以来,西方的主要社会主义政党实际均已在20世纪内逐步地演变成了主张和实践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新式社会主义的政党,因而西方社会现在也已演变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新型社会了。在中国,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再到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20世纪大部分时间内的主要政治思想实际也都是主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思想,而且从根据地时期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时期,我们的实践也都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实践。在其他第三世界国家,除极个别国家外,事实

6、上也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主张和实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这样,从总体上看,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历史时代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向上发展的历史时代,而是已经进入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矛盾、相互斗争、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现代文明时代了。在这一历史时代,新社会主义实际已经内化成为了现代文明的本质组成部分,因而发展新社会主义也就成为了通向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由之路。在这一历史时代,并不是“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只是各种“左”倾社会主义模式处于低潮,而新式社会主义则已经和正在继续磅礴于全世界。  在这一历史时代,我们所直接面对的历史必然性显然还不是

7、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两个必然”,而是“旧资本主义的灭亡与新社会主义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新的“两个必然”。前一个“两个必然”是关于遥远未来的“两个必然”,因而并不能对于我们现阶段走新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要性、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有所证明。我们过去关于“两个必然”的教育之所以比较脱离实际、因而也比较失败,这就是其中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现在不仅仍然应该在憧憬未来时讲前一个“两个必然”,而且尤应在面对现实时着重阐述关于新社会主义的“两个必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于中国特色新社会主义道路给予富有说服力的理论论证,才能真正地坚定走中国特

8、色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因而也才能卓有成效地防止和克服各种“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应清醒地看到,这种新的“两个必然”又并不是纯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