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

ID:14259218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地质》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Geology学分:2学时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0学时实验学时:2学时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主要向学生介绍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有关的地质学基本知识并试图说明如何把地质学的有关内容应用于工程实际。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及其与土木工程的关系,熟悉地质作用与地质历史的概念、主要的矿物和岩石及其性

2、质、主要地质构造的研究方法及其工程意义,地下水的概念、类型、运动及其工程意义,主要地表地质作用研究评价方法及其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措施,岩石和土的工程地质分级和分类以及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以及工程地质报告书的编写。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工程地质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2.土木工程对地基的基本要求3.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基本要求:深刻理解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熟悉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分科以及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3、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方法。难点: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二章地壳及其物质组成(2学时)1.地壳2.矿物3.岩石基本要求:理解矿物、岩石的概念;熟悉常见矿物、岩石及其鉴别方法。重点:矿物、岩石的概念及其鉴别方法。难点:常见矿物、岩石的鉴定。第三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4学时)1.地质年代2.第四纪地质基本要求:了解地质年代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了解第四纪地质的特点;熟悉常见的第四纪沉积物。重点:熟悉第四纪地质的特点以及常见的第四纪沉积物。难点: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特点及基本特性。第四章地质

4、构造(4学时)1.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2.褶皱3.节理4.断层5.活断层6.地质图基本要求:掌握地质构造以及褶皱、节理和断层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了解褶皱、节理和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理解褶皱、节理和断层与某些工程建设的关系;了解地质图的阅读步骤。重点:掌握地质构造以及褶皱、节理和断层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理解褶皱、节理和断层与某些工程建设的关系。难点:褶皱、节理和断层的野外识别方法。第五章地下水(4学时)1.地下水的基本概念2.地下水的类型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4.地下水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基本要求:理解地下水的基本概念

5、;熟悉地下水的常见分类方法以及地下水的类型;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的概念;理解与地下水有关的常见工程地质问题。重点:理解地下水的基本概念;熟悉地下水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地下水与工程建设的关系。难点:地下水与工程建设的关系。第六章地表地质作用(6学时)1.风化作用2.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1.岩溶作用2.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3.海岸带的地质作用基本要求:熟悉地表地质作用的类型;理解常见地表地质作用的特点及其与工程建设的关系。重点:河流地质作用和斜坡与边坡地质作用。难点:地表地质作用的发展演化规律。第七章岩土的工程性

6、质及其分级和分类(4学时)1.岩土的工程性质2.工程岩体分级3.土的工程分类基本要求:熟悉岩土工程性质的基本特点;了解工程岩体分级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土的工程分类方法。重点:熟悉岩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熟悉常用土的工程分类方法。难点:土的工程分类方法。第八章工程地质勘察(6学时)1.概述2.工程地质测绘3.工程地质勘探4.现场原位测试5.现场监测6.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基本要求:了解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现场原位测试、现场监测等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熟悉工程地质报告书的内容及编写方法。重点:了解常用工程地质勘察

7、方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熟悉工程地质报告书的编写。难点:用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适用条件。实验教学:1.常见矿物、岩石的鉴别(2学时)认识性实验基本要求:熟悉矿物的基本性质及其测试方法,熟悉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特点,掌握常见矿物、岩石的鉴别方法。重点:矿物、岩石的鉴别方法。难点:常见矿物、岩石的鉴别。参考教材:1.孙家齐主编,工程地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罗国煜,李生林,工程地质学基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3.孔宪立主编,工程地质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4.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1993执笔人:陈新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