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58510
大小:992.4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7
《谫议“谢”字的音形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谫议“谢”字的音形义谢五八“谢”字是一个很神奇、很奇特、很值得敬畏的字。说她神奇,是说她既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象形字,又是一个具有科技含量、记载着原始人类向现代人类发展的一个关键字、一个史前铁证;说她奇特,是说她既在音形义方面演绎无穷,又在人类活动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字(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上都是如此);说她值得敬畏,是因为她既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人际交流与礼仪做出了重大贡献,又繁衍了一支庞大而聪慧的谢氏族人,她们为中华民族的形成、统一与强大立下了不杇的功绩。下面笔者不揣冒昧对“谢”字的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浅析,敬请方家斧正。一、关
2、于“谢”字的读音谢,作为一个汉字,可以分为普通话(官话)读音,方言读音,次方言读音,小方言读音,姓氏专用读音,少数民族语种读音,外语读音。也可分为古代音与现代音。等等。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与剖析。(一)汉语读音在目前的中国,“谢”字汉语读音分为两大类:一是通用的普通话,即官话,读“xiè”,音“械”。二是各个地方对姓氏的专有读音,而且随着各地的方言不同而有所不同。尽管当代字典中没有标明谢字是一个多音字,但实际上是多音的。中国的汉字有一种现象:用在一般行文中是这种读音,用在姓氏上时又是另外一种读音。例如“解”字,一般读jiě(音姐)与j
3、iè(音介)。但当作姓氏用时,要读xiè(音泄),其音调与感谢的“谢”一样。我们谢姓,在许多地方叫姓名时也是如此,与说“谢谢”时的音调不一样。人们创造“”(射)、“”(谢)之字,当时是读何音的?读何调?因古人已逝,那时又无录音机之类的设备,所以我们无法得知那时怎么读。上古几千年不说,就是到了汉代,许慎为我们编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时,也没有完全解决谢字的读音问题。他说:“谢,辞去也。从言,射声。”既然是读“射”声,而那时的“射”又读何声?他又说:“䠶(射),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又说:“射,篆文䠶。从寸。寸
4、,法度也,亦手也。”并没有讲该读何音,所以还是令人云里雾里。而据《广韵》等古韵书记载,“射”至少有四种读音:1、神夜切,音she社。2、食亦切。3、羊谢切,音ye夜。如古官名仆射。4、羊意切,音yi意。如《诗经·周颂·清庙》:“无射于人斯。”陆德明释文:“射,音亦,厌也。”看来在此之前谢字的读音并未统一,是多音的。直到一千七百多年后的清代,在大学问家段玉裁为《说文解字》作注时,才为“谢”字标上了“辞夜切”,为“射”标上了“食夜切”的读音。而同时代的《康熙字典》也没有给“谢”字注音,只引用了《唐韵》、《集韵》、《韵会》等韵书的注音为
5、“辞夜切”或“词夜切”,拼出来的音与今天的音差不多(xiè音泄)。【注:这里的“切”指反切,是古人的一种拼音方法。古人没有拼音字母,只有用字来注音,分为直音和反切两种。直音就是用一个与该字之音相同的字注其音,用“读若某”表示。反切始于汉代,就是用两个字急读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如:辞──夜=谢。其方法有如今日之拼音。】《唐韵》成书于唐代,《广韵》、《集韵》、《韵会》、《平水韵》成书于宋代,由此可以看到,至少在唐代“谢”字的读音已与今天差不多了。再从元代的《中原音韵》、明代的《洪武正韵》、清代的《佩文韵府》、《词林正韵》,到今天的《现
6、代汉语字典》等来看,从唐代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来“谢”字的读音(官话)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在唐代以前“谢”字是读何音?在“谢”字刚产生时又读何音?我们暂时无法考证。但在湖南中部对谢姓的特别读音也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在湖南省的中部(简称’湘中”)的新化县、安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邵东县、隆回县等县市,对“谢”字有二种读法。当读“谢谢”、“感谢”、“辞谢”等时读xiè(泄),与普通话相同;当作为姓氏使用时读zīa。其中的声母z,音“禅”,属于唐末和尚守温所创《三十六字母》之中的声母字,属正齿音,可读为“禅呀”切(有点读若xī
7、a虾,但又不完全是,是“夏”的阴平声)。“谢”字的一字二音读法,在中国北方尚不多见。作为姓氏的专用读音,多见于南方。那么,以湘中地区为代表的南方读音,是不是谢字的古音呢?现代汉语划分为七大方言区,除北方方言外,其余六大方主要在南方(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而南方方言属于古百越族语系。现在的苏南、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越南、泰国等地区都曾经是古代百越族居住的地区,有自己独成体系的语言。现代的百越地区语言是历史上北方居民数度南迁与南方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而逐渐形的,因此既
8、不同于北方方言,又不同于原来的百越族本族语言,而是一种变体的混合方言。湖南在历史上属于南蛮之地,其中多山多沟壑阻隔的湖南中部,属于南蛮之一的“梅山蛮”的势力范围,自古由梅山蛮盘踞。上古时与炎帝部落、黄帝部落逐鹿中原的九黎族,是属于百越族之一种。九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