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31829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7
《水稻机插秧实用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机插秧实用技术目前推广的水稻机插秧,采取大播量、高密度、短秧龄、塑盘育秧和小苗宽幅移栽方式,单机(东洋PF455S手扶插秧机)日栽10-16亩,既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又提高了栽秧效率,还节约了秧田。现在,机插秧基础理论研究已比较充分,大田亩产与手插秧基本持平,实际应用中也不乏高产范例。现在的问题是,几年来宿城区水稻机插秧发展却不快,其原因何在?不妨从寻找差距和不足入手,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同样对推广工作大有帮助。一、发展速度不快的原因1、插秧机保有量不足,虽然全区几年累计销量数百台,但实际保有量远低于此。造成目前
2、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宿城区农民人均水稻地不足1亩,劳动力相对充裕,对机插秧要求不迫切,一些家庭单元小,耕地较分散的农户对机插秧既缺乏兴趣也存在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困难。二是使用率低,当地每年一季适栽期仅7天左右,闲置期太长,资金回报率低。三是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购机自用不划算,若以经营为主,预约栽插变化波动很大,如果面积上不去,经济回报率不高,也就缺乏吸引力。即便因补贴而购机,一般也难以保持。2、规模效应未体现。水稻机插秧在地多人少,迫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地方易普及。此地土地流转刚起步,流转后用于继续栽稻的也较少。总体上
3、看,现集约规模种粮面积和比例均不大,种田大户对水稻机插秧的需求可能要过段时间才会显现。3、水源受限制,此地以旱育秧为主,麦收前水源紧缺,选灌溉方便的机插秧田相对较难。麦收后因周期性电灌适栽期短,机插有效作业时间受限,单机定点作业一般难超过60亩。4、由手栽到机插,从观望到认同,习惯的改变是渐进过程,农民对新工艺、新技术吸收消化需要时间。不同地域间的生态、气候、土质、水源、栽培条件、管理水平存在差异,实用配套技术也会形成差别,尤其是机插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育秧水平影响,技术环节配套衔接紧密,推广过程中简单粗放的“一刀切”做法往
4、往欲速而不达。5、育秧要求高。在密度大,土层浅,蒸发强的情况下,保持秧苗均匀健壮生长需要一定经验技术,塑盘育秧一但发生问题受损后很难恢复挽救,出现局部死苗整盘秧就不便机栽。再者,机插育秧虽然节省秧田,但工序未减少,育秧时间根据移栽期倒推确定,从育秧到移栽仅20余天,栽插季节时间紧,各个环节衔接弹性余量小,需要精心照管。6、此地稻作区以沙土地为主,上水易板结,适栽期相对较短,栽插过迟后遇大雨会出现漂秧。同时,沙土育秧若移栽期遇雨,起、运秧难度大幅增加且容易散盘。7、抗逆性不及手插秧。由于机插秧苗小,对土地平整度要求相对较高,栽
5、后活棵返青阶段抗逆性弱于手栽大苗,返青恢复生长历期时间长,遇严重高温干旱水源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或雨涝时风险增加,易出现漂秧、僵苗。8、移栽密度往往低于预期。机插行距固定无法改变,抓秧调节行程偏小往往导致取秧量不足,缺苗断行很难避免。此地多年来机插粳稻一直采用最小株距和最大取秧量,有的每穴平均栽插6苗以上,从未发生密度过大问题,多地实践表明,机插不怕厚,密度不足才是问题。9、缺少专业服务中介组织。机插秧是技术和工艺的结合,既要农技、农机部门配合,又需熟悉工艺的机手操作。现问题在于无经验的农民不易干好,而推广单位又做不到位,农户和
6、推广单位之间亟需有一个懂技术,集经营、服务为一体,类似桥梁的中介组织来承担操办此事。10、机插成本逐渐增加,以前通常按亩栽20-25盘秧计算,而今采用最小株距和最大取秧量,加上补栽用秧,每亩需秧30余盘,每盘秧成本约2元(秧盘0.5元/个,种子0.7元,用工0.4元,备土、肥料、薄膜、灌水、防治病虫每盘约0.4元)。如果起秧遇雨或运秧距离远、难度大,费用还将增加。目前1亩地机插秧50-60元,育秧60-70元,成本合计约120元/亩。11、直播稻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影响了机插秧推广。相比于手插秧,机插秧是简化栽培,而直播稻则
7、更为简化,一些曾有意于机插秧的农民改种了直播稻。二、不同栽培方式比较及发展预测手栽,机插,直播稻,栽培得当都能获得高产。以稳产性排序为手栽、机插、直播稻;以省工节本排序为直播、机插、手栽,机插介于两者之间。客观地看,三种栽培方式各具特点,皆有利有弊,有时也很难类比,难分高下,最后还是农民的取舍起决定性作用。地少劳多,灌溉不便,意图节省的农户多采取手栽;地多劳少,灌溉方便,手头充裕的农户在机插配套服务跟上时易选机插;地多劳少,时间紧张,资金有限,有一定经验的农户往往倾向直播,也有农户是多种栽培方式并存。土地承包后,种什么,怎么
8、种是种植者选择,现难以“一刀切”。农民的选择也是逐步筛选的结果,自有其理由。一个地方长期坚持单一的栽培方式未必就好(如某些病虫草害会形成常发重发态势),多种栽培方式并存也未必就差。所以,尊重群众选择,清楚说明各种栽培方式的利弊特点,帮助农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提供相应技术指导亦不为过。从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