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

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

ID:14231223

大小:126.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27

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_第1页
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_第2页
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_第3页
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_第4页
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公开示 1-3 (在家开示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钦老和尚开示录《有声书对照本》广钦老和尚传略老和尚于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农历十月廿六日,诞生于福建省惠安县,俗姓黄,名文来,因家境清寒,其兄无钱娶妻,师四岁,父母将他卖至晋江县李姓农家为养子。养母茹素,师于七岁时亦自愿随母茹素。稍长养父母相继去世,师即到南洋谋生,随当地同乡上山砍运木材,某日,他预言轻便推车会出事,警惕同事勿搭乘,后推车果真翻落山谷遂有同事戏言其料事如神又茹素,何不回泉州老家修道?师似有领悟,即乘船回闽。一九二七年,师三十六岁,于泉州承天寺,礼上瑞下芳法师披剃出家,法名照敬。即先从最基本之外坡劳役做起,四十二岁方去受

2、戒。方丈上转下尘老和尚教他要“吃人家不吃的,做人家不做的,以后你就知!”由于目不识字,又身材瘦小,常常受人欺侮,但师忍辱含垢,决志苦修,操持粗活贱役,无怨无悔。几年下来,由“忍辱、利他”的苦行功德中,心胸逐渐宽广,慢摆脱人我的限囿,离“我相”的一切颠倒烦恼,身心渐定,有一天在鼓山寺的佛七当中,得证“念佛三昧”。后登城北清凉山碧霄岩潜修,不料误入了虎洞,而老虎并不加害,次日反携来多只小虎在洞口跳跃玩耍,状极愉悦,这乃“以心动心”。山下居民遂称师为“伏虎和尚”。师常入定,曾经一定数月,不食不动,甚至鼻息全无,樵夫误认师已圆寂,走告承天寺,转尘老和尚

3、偕同弘一大师上山探视,经弘一大师弹指三下,师乃出定,泉州一带为之轰动。凡兹岁月,已历数载(年数难以确定),后师下山返寺住约五、六年。民国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师年五十有六,由福建厦门乘英航号轮船渡海来台。遂即随缘化度,普劝念佛,曾有台北法华寺夜度日本鬼魂之事,“果子和尚”誉满全台。海外华侨亦多慕名,皈依弟子数以万计,创建寺宇十数处,民国四十四年,在台北县土城兴建之承天禅寺,乃纪念其大陆祖庭承天禅寺而命名之。师八十多岁时,表示即将舍报,经弟子们一再恳求,并请忏云法师主持弥陀佛七,乃获慈悲俯允,延缓时日。但师曾向悟明长老言籁日后再传一次戒就要

4、离开世间。民国七十年,又于高雄建妙通寺,民国七十四年十月传授三坛大戒,农历年前十二月二十六日,北返承天寺,一嘱咐,并言圆寂后火化,灵骨分别供奉承天寺、广承岩、妙通寺三处。次年正月初一,即示意南返妙通寺,抵妙通寺后,即日以继夜念佛,有时亲手打木鱼并嘱弟子一起念佛。初五,师瞻视清澈,定静安祥,毫无跘样。午后二时左右,忽告众曰籁“无来无去无代志”并向徒众颔首莞尔,安坐闭目,少顷,众见师不动,趋前细察,乃知师已于念佛声中,安然圆寂,终年九十五岁。目录(注:由于原版PDF转word,再加以编辑,页码已不对应,)开示录《1、2》第一单元◎对在家居士开示1、

5、有一天,老和尚叫………………………………92、来这个世间………………………………………103、布施的意义………………………………………134、一切的力量………………………………………165、有的人不明离……………………………………19第二单元对在家居士开示◎问答篇6、傍晚,有徐姓两姊妹……………………………257、有一天,晚上约安板时间……………………288、有位居士问老和尚………………………………339、某居士世代笃信佛法……………………………3710八十四岁的林老居士……………………………40开示录《3》第三单元对在家居士开示◎念佛1、老和

6、尚在往生前第六天…………………………472、承天禅寺正在建筑的时候………………………483、要得到一心不乱……………………………………504、心若至诚,则………………………………………525、念佛定来即是禅……………………………………546、南无阿弥陀佛………………………………………587、南无阿弥陀佛………………………………………588、回向文…………………………………………………58◎对在家居士开示娑婆世界是我们暂时借住的地方……阿弥陀佛才是我们究竟的归依处,是我们的故乡。有一天,老和尚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去山门口割草。有人不理解老和尚为

7、什么对老年人这么不慈悲呢?就问老和尚:他已经这么老了,你为何还要叫他去做那种粗活?老和尚说:就是因为他年纪大了,再不做一些事消业障,未来轮回的路上是很可怕的啊!老和尚真的是用心良苦啊!中国历史文化,讲礼义,有大乘、小乘佛法。人如无礼义,学佛较难。中国自古有礼义忠孝,顺道而行则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现代花花世界,要得人身很不容易,如不讲礼义忠孝,即使得个博士,也难以救人。博士学一些有色相的、有行有灭的东西,不能究竟解脱,无法救人,眼所见,有生必有灭。古之圣贤有礼义、照规矩,世界太平可救人。居士到佛寺供养财物,是为了种福田,要做到无相布施,功德才大,

8、就是不执着布施的人、物及受布施者的相,这样功德才大。居士到佛寺念经拜忏,要诚心,要放下,不要人在寺里念经拜忏,心却挂念着家里的儿女,儿女自有他们自己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