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桐城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

ID:14219939

大小:4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6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_第1页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_第2页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_第3页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_第4页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桐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桐城---安徽省桐城市(省直管试点市)清代三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民国时三十八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7年度公众心目中的和谐之城2005、2006年度安徽省教育强县(市、区)(全省7个县市区)2009年荣获“温商最具投资潜力地区”称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2010年荣获“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文化旅游名城”称号桐城又称“七省通衢”,有"江淮第一城"之美誉。她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处长江经济协作区腹地,桐城市系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商品粮基地,国家级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农

2、村能源综合建设县(市)和全国乡镇企业百强(县)市,全国卫生城,设有国家星火密集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十里工业园,市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正积极申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日益成为海内外有识之士投资兴业的热土。境内绵延百余里的龙眠山,峰峦叠翠,风光旖旎。历史胜迹,瑰丽多姿。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人们旅游观光的胜地。交通便利,合(肥)九(江)铁路,206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水运直接通江达海,离安庆、合肥机场仅一小时车程。自然状况全市总人口75万,市区常住人口12万。土地面积1571平方

3、公里,耕地面积52.3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5.3万亩,湖泊水面16.7万亩。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分布,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农、宜牧、宜渔。境内矿藏丰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矾、花岗石、大理石、铜、铁等10余种,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金钱豹、穿山甲、水灵猫、水獭、江豚、白鹤、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等,药用植物多达200余种。人文历史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即称桐国;公元757年

4、正式建县,公元1996年撤县设市,历时1200余年。其间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诗名,一以画显。明清时期中进士者就达240余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堪称“十七世纪罕无伦比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特别是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坛200余年,拥有作家1200余人,创作传世作品2000余种,是中国文学史上迄今为止时间最长、作家最多、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现代桐城名人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一代大哲方东美,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建人章伯钧,计

5、算机之父慈云桂。京师大学堂首任总教习吴汝纶先生创办的桐城中学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达线率保持全省领先水平。桐城是黄梅戏之乡,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桐城也因此而成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誉。交通区位桐城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地处合肥、安庆中间,东邻庐江、枞阳两县,西连潜山县,北接舒城县,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桐城交通便捷,陆路方面,206国道、合九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纵贯全境,航空方面距安庆、合肥机场较近,水路通过菜

6、子湖直通长江。全市已实现乡乡通油路,从市区到主要乡镇都有干道相连,邮电通讯方便快捷。旅游资源桐城文庙是国家级3A景点,六尺巷,文和园等名胜景点,拥有后乐园、天天假日等五家国内旅行社!现代桐城桐城1996年撤县设市,是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兴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桐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已连续五年县级综合经济实力居全省前列。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亿元,财政收入3.32亿元。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印刷包装、机械加工、羽绒制品等行业优势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青草香"大米、

7、“桐城小花"茶、桐城水芹等一批名特优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科技、文化、体育、民政等社会事业均步入全国先进行列。桐城之最桐城最早得名于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改当时的同安县为桐城县。桐城最高山峰为华崖山,海拔1065米。桐城最大河是大沙河。境内长74.79公里。桐城最大湖泊是与枞阳共有的菜子湖,东西长22公里,南北平均宽约8公里。桐城最大水库是牯牛背水库,建于1965年4月,总库容8180万立方米。桐城最早的户口记载是明洪武十六年〈1383〉,当时居民10427户,58

8、562人。桐城最早记载的地震发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三月。桐城最早的水电站是1958年3月建成发电的麻山嘴儿冲水电站。桐城最早的小学是光绪三十年春〈1904〉在县城建成的崇实学堂。桐城最早创办的报纸是民国元年的〈投子晓钟报〉桐城最早进入中国文学史册的是唐著名诗人曹松,著有〈曹梦征诗集〉清乾隆年间桐城人方观承绘制的〈御题棉花图〉是我国最早的棉作学图谱。桐城派称雄清代文坛200多年。拥有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作家群体。“天下文章,归于桐城”。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