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

ID:14211558

大小:1011.92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26

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_第1页
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_第2页
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_第3页
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_第4页
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中医内科主治考试大纲《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知识》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单元细目要点中医基础理论一、阴阳五行学说(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3.指导疾病的诊断4.指导疾病的治疗二、藏象(一)藏象学说的概念和特点1.藏象的基本概念2.藏象学说的特点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二)心1.主要生理功能2.生理特性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三)肺1.主要生理功能2.生理特性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四)脾1.主要生理功能2.生理特性3.与形、窍

2、、志、液、时的关系(五)肝1.主要生理功能2.生理特性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六)肾1.主要生理功能2.生理特性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七)胆胆的生理功能(八)胃胃的生理功能(九)小肠小肠的生理功能(十)大肠大肠的生理功能(十一)膀胱膀胱的生理功能(十二)三焦三焦的生理功能(十三)脑脑的生理功能(十四)女子胞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十五)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之间的关系2.腑与腑之间的关系3.脏与腑之间的关系1.人体之精的生成、贮藏与施泄三、精气血津液神(一)精2.人体之精分类与功能(二)气1.气的生成2.气的生理功能3.气的运动4.气的分类(三)血1.血的生成2.血的运行3

3、.血的生理功能(四)津液1.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2.津液的生理功能(五)神神的生成与功能(六)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帅2.血为气母(七)气与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2.气能行津3.气能摄津4.津能生气5.津能载气(八)精血津液之间1.精血同源的关系2.津血同源1.气能生精、摄精(九)精气神之间的2.精能化气3.精气化神4.神驭精气四、经络(一)经络学说1.经脉与络脉的区别2.经络系统的组成(二)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3.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4.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三)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主要特点2.督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3.任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4.

4、冲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5.带脉的循行部位及基本功能(四)经络的生理1.沟通联系作用2.运输渗灌作用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作用(五)经络学说的应用1.阐释病理变化及其传变2.指导疾病的诊断3.指导疾病的治疗五、病因(一)六淫1.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二)疠气1.疠气的致病特点2.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三)七情内伤七情内伤致病的特点(四)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五)劳逸失度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六)痰饮1.痰饮的形成2.痰饮的致病特点(七)瘀血1.瘀血的形成2.瘀血的致病特点3.瘀血的病证特点(八)先天因素1.胎弱2.胎毒六、发病(一)

5、发病的基本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原理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环境与发病2.体质与发病3.精神状态与发病(三)发病类型1.感邪即发2.徐发3.伏发4.继发5.复发6.合病与并病七、病机(一)邪正盛衰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二)阴阳失调1.阴阳偏胜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三)气的失常1.气虚2.气滞3.气逆4.气陷5.气闭气脱(四)血的失常1.血虚2.血行失常3.血热(五)气与血关系失调1.气滞血瘀2.气虚血瘀3.气不摄血4.气随血脱5.气血两虚1.津液不足(六)津液代谢失常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七)津液

6、与气血关1.水停气阻2.气随津脱3.津枯血燥4.津亏血瘀(八)内生“五邪”1.风气内动2.寒从中生3.湿浊内生4.津伤化燥5.火热内生(九)疾病传变1.疾病传变的概念2.病位传变3.病性转化4.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八、防治原则(一)预防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二)治则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精气血津液6.三因制宜内经一、气· 阴阳的基本概念、属性特征阴阳·五行二、藏象 1.奇恒之腑、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2.藏象的概念、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3.谷食精气的输布运行过程4.宗气、卫气、营气的循行及作用三、病机 1.“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

7、盛则内寒”的机理2.“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3.六淫的致病特点4.病机十九条5.五脏藏五神及五腑虚实证候四、病证 1.热病治疗大法与饮食宜忌2.“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病机3.行痹、痛痹、着痹的成因五、诊法 辨别阴阳属性的重要性与四诊合参六、论治 1.正治法与反治法2.因势利导治则七、养生 1.人生长壮老的规律.肾气与生长、发育、生殖的关系2.养生原则及意义伤寒论(一)太阳病本证1.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一、太阳病辨证论治2.伤寒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