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10778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高校贫困生资助状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贫困生资助状况研究 摘要:贫困生问题是各高校面对已久的重大课题,贫困生资助体系正在丰富和完善之中。本文对现行的一些较为有效的贫困生资助措施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济困助学体系的构建以及这些措施对助贫解困工作所起的作用,阐述了贫困生工作的难点问题,对贫困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贫困生济困助学资助体系贫困生心理 高等教育经费由政府包办的体制已被打破,高校的发展,势必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让高等教育的受益者——学生个人及其家庭分担一定的高等教育成本。与之同时,学生学费相对以前有所增多,高校贫困生这一新时代特征下的新问题随即而生,伴随着高校扩招,这
2、个特殊群体从逐步形成到壮大。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焦点问题。贫困生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成长,也影响到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而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性质,使得解决好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一、构建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要素 1.准确确立贫困对象 目前各校的资助手段、资助金额还是有限,将有限的资源“助”给家庭确实困难的学生,是做好贫困生工作的先决条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是确定各项资助对象的重要依据。鉴定贫困生,我们认为贫困生不仅不能按时交纳学费
3、,更是在节俭维持日常生活、学习,其月生活费用低于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为贫困生。同时要结合学生生源所在地民政部门对其家庭经济状况开具的证明材料及班年级主任、同学提供的日常生活情况,作为辅助依据。 2.设置校园勤工助学岗位,同时将毕业生引入社会 设置一些学生助理的岗位,如:图书馆协理员、网络中心维护员、档案馆资料助理员等岗位。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一方面按劳取酬。广泛利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社会支持,为贫困生的解困开辟渠道,为贫困生提供社会实践信息,将贫困生引入社区、家庭,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解决困难,并深入了解社会,为贫困生立足未来的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4、学校请企业到学校,利用他们的资金优势与对应专业的学生签定定向扶助协议,即“订单式培养”,企业为学生提供在校期间学费、生活等费用,学生毕业时直接到企业参加毕业设计、就业,一方面缓解了企业引进人才的难题,一方面缓解了学生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减轻了学校济困助学压力,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3.注重贫困生心理教育,使贫困生健康成长 贫困生的解困工作不仅要从经济上资助,还应扩展到对贫困生心理上的关注和精神上的支撑。重视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和精神救助,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团体心理辅导、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组织贫困生社团,让社团成为贫困学生共同的心灵
5、家园,支持社团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包括提高贫困生个人技能、素质的讲座、培训,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使其有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改革的思考 “高校贫困生”在解困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解困经费不足和来源不稳定,一些贫困生由于所谓的“面子”而拒绝学校和他人的扶助;一些贫困生在心理上存在“自卑”而显得“孤僻”,导致对人生、社会存在不正确的认识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及成长等。这些问题是各高校在推动济困助学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贫困生工作成败的关键。 1.将更结合时代特征的思路引入到贫困生心理辅导 从贫困生成长的环境来说,由
6、于经济困难的影响,造成了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体、智等方面的差别。贫困对价值观形成消极的影响,产生拜金主义,贫困的耻辱感,灰色的处世观。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是济困助学中极富意义的一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不断调整更化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心理及行为方式。将更科学、严谨、人性化,更结合时代特征的思路引入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改善教育手段,找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灵魂、思路、举措,用更准确的切入点撞击贫困生心灵,才能产生质变的效果,提升教育的最终意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学习、接受新知,关注时代的发展,在实践中完善认知,形成新的理论系统,提高自身素养和
7、教育能力。 2.贫困生资助方式的优化 从日常与贫困生广泛接触中可以得知,贫困生更愿意得到的资助方式顺序为: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困难补助。排前的几种方式被学生看好,说明学生的自立、自主意识在增强,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取生活的支持,这正值得鼓励与提倡。优化资助方式应以学生通过勤劳获取为主,其它方式为辅。 3.完善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助学贷款是高校济困助学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推进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目前助学贷款“看上去很美”、“叫好难叫座”,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一套公民信用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