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210427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研究 作者简介:张迎(1987–),女,籍贯北京,河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国国力的稳步提升,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大,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中国和印度作为两个新兴的经济力量,双边贸易合作也越来越紧密由此导致的贸易摩擦也愈发激烈。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本文从这一现象出发,首先对印度近年来对中国反倾销的现状和特征进行了阐述。随后结合经济理论对印度对中国频繁反倾销的内部原因、外部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2、中国;印度;反倾销;贸易影响 一、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状况和特征分析 1.1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基本状况 从2005年至今,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进入有史以来最为频繁的阶段。不仅每年发起的案件数逐渐增加,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其涉及的行业也不断扩展。中国加入WTO后,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8年每年案件在十件以上,充分反映了印度对中国加入WTO后的心态。2008年金融危机后,印度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更加严重,反倾销措施的运用也在增加。虽然各国在WTO发起的反倾销诉讼数量曾持续下降,但自2008年下半年起,又出现了回升。在这一阶段印度对中国共发起113
3、起反倾销调查,平均每年14起,2009年,印度对华反倾销案件达19年,2011年达到历史性的25件,这一阶段的案件中以征收附加税告终的诉讼数增长了20%。 1.2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主要特征 1.1.1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数量逐年增加 据2013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印度已成为对我国提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案件倍增,达到10件;2006年,共向中国发起10起反倾销案件;2007年,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共9起
4、;2008年,中国遭受的印度反倾销案件共10起。至2009年,印度增加了对中国反倾销的数量,高达19起;之后的2010年有所回落,为11起。截止2011年12月,印度2011年全年对中国共发起了25起反倾销案件,达到了近几年的最高峰。近年来,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案件呈逐年增加态势。 1.1.2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涉案金额逐年升高 2003年,印度对华反倾销涉案金额为2830万美元;2004年也仅为2800万美元。2005年之前,印度对华反倾销案的数量虽多,但大部分案件的涉案金额较小,2005年之后,印度对中国贸易调查案的涉案金额开始大幅提高。200
5、5年,印度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涉案金额达2.81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印出口额的3.1%,是2004年的10倍。 1.1.3印度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行业比较集中 随着近几年中国和印度贸易额的迅速增长,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所涉及的商品种类也在扩大,主要涉及了石化产品、纺织品尤其是丝绸、原料药材、橡胶制品、陶瓷、电池、钢铁等。印度对中国提起反倾销诉讼的行业比较集中,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往来不多,二是印度制造业相对落后,生产效率较低,导致成本过高,而印度政府又往往以印度本国商品的成本构成来衡量中国商品,导致中国商品易遭到反倾销调
6、查。 二、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2.1印度GDP增长放缓是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印度政府采取反倾销手段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国民经济及国内产业正常发展,遏制通货膨胀等。当印度经济不能正常发展,宏观经济受到冲击时,印度政府会倾向于使用反倾销等手段来使经济恢复正常运转。从增长率上看,印度GDP增速度一直起伏较大,当印度GDP增速减缓时证本国经济增速回到正轨,保护本国企业,势必将采取反倾销手段,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诉讼。 虽然印度经济增速较快,正在成长为制造大国,但印度制造业还很落后。首先,印度制造业在三大产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
7、0%。其次,工业制成品中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不多。 2.2印度通货膨胀率的不断升高是印度对中国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当印度通货膨胀率升高时,印度对华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也会随之增加,与之前的假设一致。通货膨胀率解释物价平均水平的上升幅度,表明一国经济的健康程度。虽然印度经济近期成为亚洲经济的焦点,但严重的通胀问题一直困扰着印度经济,数据显示,印度通货膨胀自2003年起逐年升高,2009年达到高点10.88%。所以处于减少恶性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考虑,印度政府就会举起反倾销大棒挥向中国企业。 2.3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上存在低价竞争行为 行政垄断
8、与过度竞争并存的二元结构是我国外贸体制转换时期的显著特征。现阶段的出口过度竞争是由中国出口企业经营战略失误、行业协调约束机制缺失、政府外贸竞争政策目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