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3分)( C )A.则秦未可亲也 亲:接近。B.秦王惊,自引而起 引:挣脱。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深刻。D.乃欲以生劫之 劫:威逼。【解析】 深:刻毒。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A.①乃请荆卿曰 ②乃欲以生劫之B.①工以药淬之 ②醒能述以文者C.①今行而无信 ②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D.①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②乃为装遣荆轲【解析】 A乃:副词,相当于“于是”/副词,表示判断,相当于“是”。B以:介词,相当于“用”。C而: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却”/连词,表示修饰,译
3、不出。D为:介词,相当于“替”/动词,相当于“整理”。4.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卒:通“促”,急促。B.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回来。C.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D.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解析】 卒:通“猝”,突然。52018年人教版高一语文史必修同步练习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C.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D.太子丹恐惧【解析】 A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贫穷。B流涕:古义,流眼泪;今义,流
4、鼻涕。C偏袒:古义,袒露一臂;今义,偏护一方。D恐惧:害怕,古今同。6.从词类活用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 B )A.又前而为歌曰 B.箕踞以骂曰C.乃朝服,设九宾 D.皆白衣冠以送之【解析】 A前:名词作动词,上前。B箕: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C朝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D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上衣服、戴上帽子。7.从文言句式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3分)( A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解析】 A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B判断句,“……者,……也
5、”式。C判断句,“……也”式。D判断句,“……者,……”式。8.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3分)( D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正遇上阴天,他望着天空漂浮的密密挨挨的云彩情不自禁地说道:“今天的天气,真可谓‘也无风雨也无晴’啊!”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非常刻苦,李明在班会上表扬张海说:“张同学这种‘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解析】 A项,“宦游人”指“为求做官而到处奔走的人”,用在送同学到外地上学的离别情景不恰当;B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指的是诗人结交的都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表现诗人的清高,不是表现读书乐趣;C项,“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名句,表现的是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D项,出自柳永《蝶恋花》,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引用后,常被用来形容为事业忘我拼搏的精神。9.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太子”是古代对储君的称谓,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拥有监国与摄政的权力,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