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97282
大小:65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26
《6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一、本章教学目的掌握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装备意义、组成及工作原理、分类;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读卡器、标签、天线等组成部分;了解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常见的几种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等等。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概述第二节煤矿井下无线通讯及射频识别技术第三节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要求第四节常见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简介重点与难点:1、射频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2、射频设别系统的设计6/23/20211第六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第一节概述
2、一、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装备必要性及意义1、必要性有利于日常井下人员管理和矿井事故发生后的井下救援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要求于3年之内完成。逾期未安装的,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6/23/20212第六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意义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又称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或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是由地面监
3、控中心主计算机在系统软件支持下,通过数据传输接口和沿巷道铺设的通讯光缆或电缆,无间断、即时地对井下安装的无线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信息采集,无线数据采集器将自动采集有效识别距离内的标识卡的信息,并通过传输网络将相关数据传送至地面中心站。该系统能够实现对矿井人员位置、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管理等功能。充分利用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平台,无须重复布线,仅需增加相应的人员跟
4、踪定位无线数据采集基站、无线编码发射器、人员跟踪定位处理软件即可实现。能够清楚掌握每个人员在煤矿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6/23/20213第六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遏制超定员生产;(2)防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3)及时发现未按时升井人员;(4)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管理;(5)加强干部带班管理;(6)煤矿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管理;(7)应急救援与事
5、故调查技术支持(系统有2h备用电源、标识卡电池7D);(8)持证上岗管理;(9)具有紧急呼叫功能的系统;(10)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11)加强企业内部之间信息共享。6/23/20214第六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二、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组成: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一般由标识卡、位置监测分站、电源箱(可与分站一体化)、传输接口、主机(含显示器)、系统软件、服务器、打印机、大屏幕、UPS电源、远程终端、网络接口、电缆和接线盒等组成。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组成煤矿井下人员位
6、置监测系统示意图6/23/20215第六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工作原理在井下需要进行人员跟踪的区域和巷道中根据现场具体需要放置一定数量的多功能分站,系统的分站是采集信号的关键部件,形成系统后,它将不断地通过发射天线发出载波信号(寻找信号)。当带有标识卡的职工通过分站附近时,它发出的固定频率的电磁场将同标识卡芯片里的谐振电路产生共振,这时,标识卡芯片即被唤醒,原本处于“体眠状态”的芯片被激活并将含有自身种类识别码标志(姓名、年龄、所属单位、工种、通过时间等)的信息代码调制到
7、载波上经卡内天线发射出。安装在分站里的读卡模块是采集射频标识卡的第一门户通道,也是读卡器中最重要的个功能部件。读卡模块内部集成了无线接收电路及发生基波信号的功率输出电路。它将接受到标识卡发来的识别码信息在其内部经读卡模块的解调、带通滤波整形后由输出电路输出序列串行信号6/23/20216第六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三、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分类及装备要求1、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分类2、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装备要求1)按工作原理分:场强式、射频标签式、其他。2)按信号传输方向分:单向、半双工、全双工。
8、3)按标识卡结构分:与矿灯一体、与手机一体、与BP机一体、帽卡、胸卡、腰卡、其他。4)按系统结构分类:独立式、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一体、与煤矿井下移动通信系统一体、其他。5)按标识卡供电方式分:有源卡、无源卡。6)按标识卡的工作频率分:特高频(300MHz~3GHz)、超高频(3GHz~30GHz)、其他。7)按功能分:非连续监测式、连续监测式、其他。(1)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出/入口、盲巷等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相关要求。(2)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