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

ID:14185914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_第1页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_第2页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_第3页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测量学实习技术总结一、测区概况1、校外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实习地点在临安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旁的小山坡,测区内包含有山顶,山脊,山谷等一些典型的地物地貌,山上覆盖有大量种植的树木以及野生灌木丛,有三条小路通向山顶,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要求为等高距5m,比例尺选为1:500.2、校内导线测量及地图绘制:实习地点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以电子信息馆与化学馆之间覆盖的区域,其中包括有化学馆,电子信息馆,李国豪像花坛等一系列建筑和复杂地形。实习日期为:2014年8月23日————2014年9月2日二、技术依据以及使用设备1、技术依据:《测量学(第四版)》同济大学出版社《测量实习教程(第二版

2、)》同济大学出版社2、水准测量具体要求:①.水准仪i角误差小于20″。②.各等级水准测量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③.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轮换至于路线方向的左侧或右侧。④.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⑤.观测中不得为了增加标尺读数而把尺桩安置在沟边或壕坑中的方法。⑥.四等水准测量按双面尺法单程观测,观测时前、后视距离必须读取上、下丝读数计算,每测站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或“后—前—前—后”均可,按规定格式记录。、⑦.水准测量各段测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⑧.因测站观测超限,在本站观测时发

3、现的应立即重测;如迁站后发现,则应从水准点或间歇点开始重测。3、水准测量基本技术要求:项目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离差(m)前后视距离累计差(m)红黑面读数差(mm)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mm)高差闭合差(mm)三等水准测量三等≤75≤2≤5≤2≤3四等水准测量四等≤100≤3≤10≤3≤5或注:n为总测站数;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4、地形图测绘具体要求:①.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5mm。②.每个测站安置好仪器后,应以较远的一点标定方向,用其他点进行检核,然后才能进行细部点测量。为确保定向的准确,防止因控制点坐标或点号有误或其他原因造成整站作废,后视定向在不同的条件下

4、应采取不同的方式:⑴选另一控制点做方向检查,偏差不应大于2′。⑵以测站点与定向点做距离检查,距离较差不应大于±7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7cm。③.测量地形地物点时,当仪器2C小于±40″时,水平角可测半测回;测站至地物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80m。至地形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50m;地形点间隔一般不大于15m。施测细部点高程时,垂直角可测半测回,当垂直角指标差大于1′时,应加以改正,仪器高,标高量至毫米。5、图根导线具体要求:①.二级导线水平角采用2秒全站仪按照测回法进行观测,水平距离需往返观测,并按规定格式记录。②.图根闭合或附和导线水平角按测回法进行观测,垂直角按中丝

5、法进行观测,水平距离只需单程观测,并按规定格式记录。6、导线测量观测技术要求: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0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DJ6)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二级2.4200±15831/10000图根(1:500)0.575————11/4000注:水平距离观测1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n为测站数7、图根支导线因地形限制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长度不超过450m,最大边长不超过160m的支导线。边长可单程观测一测回,水平角观测一测回。8、使用设备:①.2″全站仪1台、脚架1个、对中杆2根、基座1个

6、、单棱镜2个、小钢尺1把②.S3水准仪仪器1台、脚架1个、水准尺1对、尺垫1对③.其它:记录本1个、记录稿纸若干。三、测量内容①.平面控制测量:在测区范围内布置导线点,利用已知点的坐标通过测量转角与相邻导线点的距离计算出各个导线点的坐标。经过坐标改正后,求出各个导线点的坐标。②.高程控制测量:校内水准测量内容为一公里四等水准测量,在两个已知高程点之间设置若干测点进行水准测量。③.细部测量:ⅰ校园平面图测绘:依据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进行细部地图的绘制,范围内在导线点上对细部测点进行测量。ⅱ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在山上主要特征点设置细部测量点进行测量,将相同高程的点连成平滑曲线,

7、改为等高线地形图。三、放样计算和报告1、放样过程:①.利用全站仪的测量模式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待放样的点,用测量模式读出该点的坐标(代替在图纸上寻找点的坐标)②.将全站仪调整到放样模式,利用测站点和后视定向点进行后视定向③.将全站仪沿着后视定向的方向进行角度置零,将待放样点的坐标输入全站仪内,并将全站仪旋转相应的夹角,沿着该方向用皮尺量出相应的距离,进行定点。④.使用全站仪的指示向四处调整位置直至全站仪不再提示为止,此时调整已到最大限度。⑤.将最终放样点与最初做标记的点进行比较,若在误差范围内(3mm),则放样成功,反之则失败,需重新放样。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