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73426
大小:4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6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讲座摘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笔记(2012年7月)最近在看《腾讯大讲堂》中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教授的系列讲座:《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在讲座中,吴晓波先生以诙谐的口吻,解读历史,旁征博引,通过对历次改革的梳理,表达了其对当下和未来中国改革的个人观点。本人现将其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大家思考和讨论。我们对历史的所有好奇,都来自于当代的困顿。吴晓波先生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每个朝代的兴衰,人们说读史而知今,在历朝历代的从初建到强盛,无不由改革而起;也因改革而衰。从改革开放三十年至今,伴随着改革长大的我,在这个讲座的指导下开始思考和关注中国
2、处在历史中的什么位置,来理性看待社会的一切。今日之中国种种是非现象,皆能从历史中抽丝剥茧的找到渊源。一切只是开始,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在这里就简单阐述一下吴晓波先生的主要观点:一、中分析历代改革的两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是利益集团象限分析法,第二个模型是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一)利益集团象限分析法这四个利益集团象限分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13,无产阶层和有产阶层。历朝改革都是在四方力量的博弈之下而进行,你强我衰,你长我消,难以取得平衡。1、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产阶层、物产阶层,历代经济变革的焦点,从来就是这四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利
3、益调整。2、引用钱穆对中国历代统治的四大倾向,即逐步强化的中央集权、节制资本的政策沿革、追求稳定的社会共识和缺乏法治的思想土壤,分析中国历代集权与专制的具体做法及其对改革的影响。3、改革在经济上体现为“发展—稳定”的周期律。4、历代经济变革的三大核心课题是财政、货币和土地。三者皆稳,盛世;三失其一,维稳;三失其二,动荡;三者皆失,乱世。上图中显示的是中央政府的力量比地方政府强大很多,无产阶层的力量和基础比有产阶层要强大很多;处于这种力量解构的社会时,国家比较稳定,但是经济缺乏活力,有产者减少。13上图中显示的是中央政府相对
4、于地方政府的力量稍显弱小,有产阶层比无产阶层力量也更强大。这种情况反映的就是改革开放之后造成的现如今的这种局面,国进民退。权贵资本形成并发展壮大。上图这种情况非常罕见的是,有产阶层已经已不存在。我国出现在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49年到77年之间)。以上三幅图(确切的说是两幅)图反映了历代经济中利益集团四方力量之间的博弈,但自始至终都没有达到平衡。(二)四大基本制度分析法13通过分析以下四种制度来分析改革得失:一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始于商鞅变法,建立郡县制);二是全民思想的控制(最早的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三是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武靠君爵,文靠科举);四是宏观经济制度模式。四大制度其中三个呈稳定的“钟表结构”,唯独经济制度极不稳定。二、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变法变法一:管仲变法。“四民分业,士农工商”;“盐铁专营”。变法二:商鞅变法。“以农立国,以战止乱”;推行军爵制;全面加强集权。变法三:汉武帝变法。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重建中央权威、用儒家统一思想等。变法四:王莽变法。推行土地国有制,进行四次货币改革。变法五:刘晏变法。政治改革: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经济改革:与民休息、下放地方财政。变法六:王安石变法。包括均输法、市易法、青苗
6、法等在内的十项变法内容。是中国改革的分水岭,此后的中国改革由建设性、发展型变为维稳型。变法七:李鸿章变法。其洋务运动放弃以农为本,实行工业优先,但不改革政治制度。变法八:孔宋变法。民国时期的孔祥熙、宋子文推行统制经济,搞国家主义。13变法九:陈云变法。实行计划经济改革,吴晓波称其为一次成功的政治改革和一次失败的经济改革。变法十:朱镕基变法。是体制内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三、中国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一)改革是硬道理——改革的目标纲领(二)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三)不管白猫黑猫
7、,抓住老鼠就是好猫——GDP主义(四)稳定压倒一切——以维持现有社会秩序为底线。具有务实渐进、摇摆不定的特征。而80年代的经济改革是体制外的“增量改革”。价格双轨制制造了寻租土壤,“倒爷经济”出现,权贵资本主义产生。四、面向未来的中国改革思考一:经济发展与利益调整。中国改革从经济发展期进入到了利益调整期。思考二:四大基本制度的改革(即上文方法二中所述):从控制到开放。吴晓波先生将历代经济改革得失的启迪总结为:第一,“统一文化”是一切经济改革的前提。第二,自上而下的改革,首要突破口不是调整政府与民间的利益关系,而是调整中央政
8、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分配。第三,13恢复民间资本活力的关键,不是垄断产业的一次性瓦解,而是以金融产业的开放为突破口的渐进开放。第四,国有资本的改造,不可能以全面私有化为第一目标,而必须探索新的管理和利益分配模式。第五,避免改革动荡的关键,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高全民的生活和财富安全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