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67538
大小:8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6
《大膨胀带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XXX工程楼板膨胀加强带施工方案编制单位:XXXX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时间:2007年11月27日1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会签表SC-1方案名称:XXXX项目楼板膨胀加强带方案编号:015责任部门或岗位签名日期编制审核审批14目录一.编制依据……………………………………………………………………...4二.工程概况……………………………………………………………………….4三.施工准备……………………………………………………………………….4四.施工工艺……………………………………………………………………….5五.
2、施工注意的问题……………………………………………………………….8六.质量标准……………………………………………………………………….9七.质量保证措施…………………………………….………………………….11八.成品保护……………………………………………………….…………….12九.职业健康安全措施…………………………….…………………………….12十.环境保护措施………………………………..…………………….……….1414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混凝土结构工程
3、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3.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设计文件4.本公司ISO9001-2000、ISO14001-2004、GB/T18001-2001管理手册及第三层次文件二.工程概况1.XXXX1#、2#楼工程位于XXXXX,建筑面积为19312.2m2,十四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一~二层为商场,三~十四层为住宅楼。二、三层楼板在D12~D13、D37~D38轴之间各设置一条后浇带;为了便于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经设计院同意将后浇带改为膨胀带。在二、三层楼板的D12~D13、D37~D38轴之间,距
4、离D13和D38轴1000㎜设置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的宽度为2000mm,膨胀加强带的板配筋按原设计总说明第11.4.2条中后浇带的配筋,并伸入两侧混凝土各1000mm,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强度等级比两侧混凝土高一等级。2.混凝土强度等级: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内掺10%AEA膨胀剂)3.膨胀带的加强配筋:双向ф10@150三、施工准备1.材料:本工程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对商品混凝土骨料及外加剂质量要严格加以控制。(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水泥,必须有质量合格证。14(2)砂
5、:采用中砂,要求通过0.315mm筛孔的占15%~30%;含泥量小于5%,砂率控制在40%~50%。(3)石子:用卵石或碎石,粒径一般不得超过管径的1/3~1/4(如管径为150mm,粒径宜为5~40mm;管径为125mm,粒径宜为5~30mm),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含泥量小于1%。(4)粉煤灰:采用工业Ⅱ级粉煤灰,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8%。2、主要机具塔式起重机、插入式振动器、平板振动器、木抹子、刮尺、平锹等。3.作业条件(1)浇筑混凝土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及管线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查符合设计要
6、求,并办完隐蔽、预检手续。(2)泵管架、操作平台及跑道已支搭完毕,并经检查合格。(3)商品砼的验收,首先检验随车所附的资料,并检查砼外观质量情况及砼强度等级是否与设计相同,按规定抽查砼坍落度。(4)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已经批准允许进行砼浇筑。(5)劳动力、机械设备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6)做好了夜间施工的照明、安全防护措施。四.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确定膨胀加强带的位置→绑扎膨胀带加强钢筋→挂铁丝网分隔带→浇大面混凝土(小膨胀砼)→浇加强带混凝土→浇大面混
7、凝土(小膨胀砼)14→养护2.膨胀加强带设置在二、三层楼板的D12~D13、D37~D38轴之间,距离D13和D38轴1100㎜设置膨胀加强带。3.施工方法(1)在楼板按方案中膨胀加强带的位置,在楼板弹出膨胀加强带的位置线。(2)绑扎膨胀加强钢筋,钢筋网片之间加φ10马凳铁,间距600mm,呈梅花状布置,确保膨胀加强钢筋位于板中。(3)在膨胀加强带两侧安装铁丝网片(如图所示)。(4)混凝土浇筑施工1)梁、板混凝土从D1(或D49)轴往D25(或D26)轴浇筑,当浇筑至膨胀加强带时,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内掺10%AE
8、A膨胀剂)浇筑膨胀加强带,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完后,接着继续浇筑其余部分梁、板混凝土。2)砼到楼面膨胀加强带时采用翻铲下料,不得直接倾倒到膨胀加强带上。3)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柱节点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