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156312
大小:4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6
《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严管理强素质树形象争一流全力开创教研工作新局面——枣阳市教研室申报“湖北省教研创新先进单位”自评报告我室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男17人,女5人;党员21人;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中学一级教师6人,平均年龄43岁,全部具有本科学历,都有15年以上的教学实践及教研工作经历。多年来,我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科研“探索教育规律、服务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的作用,树立教研科研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加大教
2、科研工作力度,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全市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学校的好评。对照湖北省“教研创新先进单位”评比细则,我室自评分为99分。一、健全规章制度,细化教研管理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在教研室内部管理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先后制定了《枣阳市教研室主任工作职责》、《枣阳市教研室教研员岗位职责》、《枣阳市教研室教研员基本要求》、《枣阳市教研室考勤制度》、《枣阳市教研室教研员考核制度》等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好
3、工作局面。在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上,我们还在细与实上下功夫,想细抓实过程管理,努力提高管理实效,促进教研工作健康、有效地开展。(一)“十个一”工作制度。我们要求教研员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或推广一项教改项目、组织一次教研活动、举办一次业务讲座、教一节下水课、指导一节观摩课或优质课、作一本听课笔记、蹲点联系一所学校、撰写并交流或发表一篇教学论文或调研报告、命制一套质量较高的教学评价测试题或印发一份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建议。我们还把完成“十个一”情况,作为教研员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二)课题研究制度。在课
4、题研究工作中,我们要求教研员做到“六要”7:一是要申报具有全局带动性的的课题,而且申报的课题必须是本学科教学急需解决的、能引发广大教师共鸣的问题。二是要掌握必要的科研方法和策略。行动研究法、案例反思法、经验总结法及选题论证、规划方案、总结汇报、成果推广等课题研究方法与策略,应是教研员必备的素养。三是要定期开展课题研讨学习会。课题研讨学习会的参加对象主要是子课题负责人和课题主要参与者。会议学习的内容由教研员根据课题研究的计划要求选定。四是要围绕课题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力求体现“自圆其说”和“他圆其说”。五是要注意收集整
5、理“课题档案袋”材料,袋内要有课题方案、典型案例、体会及论文、阶段总结报告等内容。六是要结合课题研究实际,每学期撰写两篇有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文章发表,同时还要做好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经验文章的推荐整理工作。(三)结对帮扶制度。为了充分发挥教研员的聪明才智和岗位职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同时也为了吸取教师的成功实践经验,及时掌握教育教学一线的动态,拥有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发言权,我们在综合评估各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各中小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不利因素,然后安排相关学科教研员与之结成帮扶对
6、子,要求教研员通过兼课、听课、评课、说课、集体备课、讲学等系列教研活动,了解学校、教师的困惑,竭力当好“学术顾问”,指导学校改进管理与教学,力求使之年年有新变化,年年有新提高,同时也使教研员在结对帮扶中探索发现、总结检验本学科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自己业务素养。此外,我们还要求教研员每学年与2—3名一线教师友好结对,鼓励教研员经常与结对教师交流,力求通过一至二年的努力,使结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有较大提高。(四)“日清周结”管理。所谓“日清”,是本着“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要求所有人员对每天的工作任务必须心
7、中有数,每天的工作任务必须当天完成,并强调所有工作人员每天必须及时填写《工作日志》,《工作日志》的项目包括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合作伙伴、工作成效等。所谓“周结”,是本着“每周总结,不断提升”的原则,要求各科室负责人在每周五下午具体负责审查、汇总、分析本科室每位工作人员一周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每周一上午全体员工作例会上通报本科室上周所做的主要工作,对本科室本周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日清周结”管理机制运行以来,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及争先创优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思维超前
8、化、工作任务具体化、工作过程规范化、工作成效公开化和管理过程数据化等预期目标得到了较好体现,内部管理质量和员工工作效率也有新的提升。二、落实常规教研,推动科学发展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课程改革的坚定基石。近年来,我们确立了“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化“行政领导、业务指导、过程落实、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