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

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

ID:1415608

大小:15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7-11-11

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风立井井底车场巷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依据井巷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编号LHSSG2014-013),结合本井实际情况编制.第二章   矿井设计概况一、交通与位置矿区位于渑池县城北12k米处,行政隶属仰韶乡、坡头乡、陈村乡等管辖。S310国道、连霍高速、陇海铁路自县城经过。西距三门峡市58k米,东距义马市28k米、距洛阳市80k米。S314省道自区内中部经过,仰韶、坡头、陈村等乡镇有县乡公路相连.二、地形地貌矿区北部为中低山丘陵地貌,南部为小型洪积倾斜平原,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南北向沟谷发育,沟深一般30~70米,以“U”形谷为主;东部与北部有零星基岩出露;村落

2、集中在南部平缓地带,海拔最高+854.0米(牛脖岭),最低+558.7米(裴窑村),相对高差295.3米。本区气候属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2.4℃,最高18.4℃,最低-7.1℃,极端气温-18.7℃~41.6℃。年平均降水量668.1mm。四季分明,多风,秋冬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4.4米/s。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降雪结冰期。三、井底车场巷道工程技术特征(下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断面支护形式1井底车场米1711.88锚喷支护2车场联络巷米184.32裸巷3采场巷道(A-E)米1504.32裸巷4采场巷道(A-F)米1504.32裸巷5

3、回风联络巷米504.32裸巷备注在掘进过程中如遇顶板破碎段,采用锚网支护。第三章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地质22——1、区域地质构造及特征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缘坳陷渑池~确山陷褶断束西北部,陕县~渑池~新安铝土矿成矿带的中矿带上。矿区除北部有零星寒武系、奥陶系基岩出露外,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依据钻探资料,矿区内地层为下古生届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灰岩、上古生界石炭系上统本溪组铁铝岩系、太原组灰岩碎屑夹粉砂岩、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煤系地层。新近系、古近系沉积岩和第四系冲、残积物、黄土覆盖于下伏各时代地层之上。矿区位于渑池向斜盆

4、地北缘,地层总体呈南斜的单斜构造产出,以茹窑~汪坡-梁窑为界,以西地层走向80~100°,倾向170~198°,倾角8~20°;以东走向108~120°,倾向198~210°,倾角26~34°。具代表性的断层主要有F4、F5、F9,均为倾角较陡的正断层。区内无岩浆岩。区内铝土矿为一水硬铝石型沉积矿床,铝土矿层赋存于奥陶系中统石灰岩古侵蚀面之上,含矿地层为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中部,矿层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2、地层特征铝土矿区为低山丘陵区,除北部有零星寒武系、奥陶系基岩出露外,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地表冲沟发育多呈“U”形。矿区范围内地层由老至新有:寒武系

5、、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第四系等地层,其中本次设计铝土矿赋存地层为石炭系本溪组:该地层仅在城头村采坑中见到,本组是铝土矿的赋存层位,为一套较稳定海湾、湖沼相铝粘土(矿)岩建造,大致可分为下、中、上三个岩性段。下段(C2b1):铁质粘土岩,矿体的直接底板,呈紫红、褐黄、灰及深灰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浅部风化后为褐铁粘土岩、赤铁粘土岩,局部页理发育。深部为含黄铁、菱铁粘土岩,泥质结构或鲕状结构,横向上可相变为赤铁矿层,即山西式铁矿。中段(C2b2):为粘土岩、高铝粘土岩夹铝土矿层。铝土矿为灰色,碎屑状、豆鲕状、土状、致密块状结构,蜂窝状及块

6、状构造。22——矿体与下部铁铝粘土岩呈渐变过渡关系,一般由粘土岩中的分散状铝土矿球团和包卷体向上演变为向下凹的透镜体,或顶部连续、下部分离的横(纵)向连生透镜体,连生漏斗体,在底面不平的古洼地中形成工业矿体,厚度变化大。上段(C2b3):矿体的顶板,岩性以粘土岩、灰岩为主,有时相变为炭质页岩。粘土岩呈浅灰白色,局部深灰色~黑色,偶因铁染呈土黄、紫红等杂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矿物水云母为主,次为高岭石及铁质氧化物;炭质页岩呈黑色,页理发育,页理面平滑,局部见星点状黄铁矿晶体。区内本溪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在形成铝土矿地段,下部铁铝层和上部粘土岩、铝

7、土页岩分别形成矿体底板和顶板,并在矿体两侧尖灭闭合,形成“豆荚状”构造。在无铝土矿体地段,下部铁铝粘土岩之上直接演变为铝土岩、粘土岩。整个本溪组沉积,在奥陶系古风化壳的顶面起到了填平补齐的作用。区内厚7~24米,平均12米。3、构造矿区位于渑池向斜盆地北缘,地层总体呈南倾的单斜构造产出。据以往地质资料,以茹窑-汪坡-梁窑为界,以西地层走向80~100°,倾向170~198°,倾角8~20°;以东走向108~120°,倾向198~210°,倾角26~34°。具代表性的断裂主要有三条,分别为F4、F5、F9,现将主要断裂简述如下:F4断裂(南坻坞断层)

8、:东起南坻坞东北,西经南缸沟、上甘涧,延至天坛尖灭,本区延伸600米。走向80~95°,倾向350~5°,倾角70°,断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