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doc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doc

ID:1415017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6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大化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遵循科学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过程应符合由感性到理性、进而上升到实践的一般规律。  3.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课外研究性活动,搭建探究学习的良好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SO2对空气污染,酸雨形成原因。掌握SO2的性质。  2.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归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

2、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酸雨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  [设问]看到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二氧化硫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在思考后发问,同学甲问:“空气质量播报为什么要报告二氧化硫?”同学乙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是怎样来的?”同学丙问:“二氧化硫都具有哪些性质呢?”我把三个问题交给全班同学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交流讨论,并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  [设计思路]同学

3、们的化学知识还是相当丰富的,观察空气质量日报很容易得出二氧化硫是主要的污染物质,从而激发他们对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对二氧化硫的存在与环境保护的了解。可以说整节课的框架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搭建的,学生们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表现的非常积极与活跃。  [引入课题]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一]将事先收集好的SO2的小试管用胶塞塞好,发给学生,学生自主探究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观察颜色、状态,后拔去胶塞将小试管倒置在装有水的烧杯中。  [讨论交流]二氧化

4、硫的物理性质  [总结]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比空气重、易溶于水。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资料呈现]我国是继欧洲、北美洲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区。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二氧化硫是如何形成硫酸型酸雨的?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形成猜想与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3  [实验探究一]取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探究二]取5mL二氧化硫水溶液,

5、滴加BaCl2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三]在实验二的溶液中继续滴加0.5mL3%过氧化氢溶液,振荡,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问题解决]根据实验,得出形成酸雨的途径:先形成亚硫酸,然后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  学生书写反应方程式: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学生质疑]可能存在其他途径,有些同学提出实验三可以认为是H2O2氧化SO2形成H2SO4,进而认为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为SO3,SO3再与水反应形成硫酸。  从而得出途径二:2SO2+

6、O22SO3SO3+H2O=H2SO4  教师应给予肯定,同时解释可以是矿尘等作催化剂。  [设计思路]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可能会误解为酸雨就是二氧化硫的水溶液,通过三个探究实验让学生层层深入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途径一。途径二的分析、形成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从二氧化硫中+4价硫具有还原性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反应,可为硫酸工业制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总结]1.SO2与水化合:SO2+H2O=H2SO3  2.具有还原性:2SO2+O22SO3SO2+H2O2=H2SO4 

7、 [拓展应用]在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将有何颜色变化?  [学生活动]进行性质分析,得出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验证。  [实验探究四]取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入品红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再加热,又有什么变化。  [分析归纳]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液褪色。原理是它与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  [强调]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有色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或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原来的颜色。如旧书籍、旧相片呈黄

8、色,就是这个道理。  [拓展延伸]比较二氧化硫与HClO、H2O2等使有色物质褪色的异同。  [总结归纳]  (三)二氧化硫的存在与环境保护  [课前准备]布置同学们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二氧化硫的存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加强环境保护等等。  [学生活动]在小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派学生代表阐明本小组的观点。这一阶段学生发言非常活跃,尤其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措施方面总有许多智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