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

ID:14124110

大小:89.9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26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_第1页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_第2页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_第3页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_第4页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昌平区“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北京市昌平区地震局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9-目录前言1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2(一)发展现状2(二)面临形势6二、指导思想8(一)指导思想8(二)编制原则8三、发展目标9四、主要任务10(一)提升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推进监测预警服务10(二)增强城乡抗震防灾能力,建设地震安全昌平11(三)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推动保障体系建设13(四)推进减灾宣传教育创新,提升社会防灾意识14(五)完善防震减灾组织体系,推动队伍建设发展15五、重点项目15(一)地震监测及预警信息服务网络建设15(二)地震监测综合深井

2、观测台(站)建设16-19-(三)未来科技城大震巨灾情景构建16(四)室内地震避难场所建设试点17(五)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升级改造17(六)国家级地震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17六、保障措施18(一)完善体制机制18(二)强化政策落实18(三)统筹项目资金19(四)加强实施管理19(五)扩大社会参与19名词解释20-19-前言防震减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实现国家2020年防震减灾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

3、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防震减灾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与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昌平立足首都总体发展战略,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以科教、生态功能为引领,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定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推进国际一流科教新区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规划和布局全区防震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震减灾能力,有效降低大震巨灾风险,对昌平区实现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确保国际一流科教新区建设的地震安全意义重大。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北京市城市

4、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昌平新城规划(2005-2020)》和《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指导全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指导全区各部门、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本规划年限为2016年-2020年。-19-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积极落实国家及北京市防震减灾工作部署,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安全保障。1.地震监测预报能力进一

5、步提升完善了跨多学科、稳定性强、覆盖面广的地震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全市第一个区县级地震流动测震台网。建成地震前兆监测站10个、地震宏观观测站20个、强震台24个;设备有压磁应力4套、地倾斜5套、测震3套、深井3套、自然电位3套、电磁波2套、二氧化碳1套。区域资源共享单位会商保障和监测资源共享机制更加完善,重点时段震情跟踪、区域“零”报告、各种会商制度得到强化和落实。2.城乡抗御地震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抗震设防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重大、重点项目抗震设防跟踪制度建立完善,未来科技城建设抗震设防协调服务机制有序运行。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加固,完成79所学校、351个项目、总面积3

6、5万平方米的校舍加固改造,完成农居震害防御信息抽样采集及7754户农宅抗震节能保温新建翻建任务。对交通、水利、通讯、燃气等行业进行了隐患排查和改造加固,完善落实巡查制度。地震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推广工作广泛开展,“十二五”-19-期间,建成33个区级、4个市级、7个国家级地震安全社区(村),17个区级、5个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6个区级地震安全示范企业以及1个区级地震安全示范医院。3.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由区、镇(街道)、村(社区)及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急预案,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应急保障方案和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急疏散预案构成的应急预案体系进一步完善。镇(街道)

7、初步形成由1支地震灾害专业救援队,2支专业志愿者队伍,多支行业救援队伍,以及社区(村)、学校、企业防震减灾助理员、志愿者组成的地震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立应急食品的保障机制、生活物资保障储备调配机制,地震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十二五”期间,建成东小口森林公园等6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可疏散17余万人;升级改造小汤山文化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各级救援队和志愿者队伍接受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培训人数6000余人。各镇(街道)、学校、社区组织专项或综合演练50余次,参演总人数10000余人。4.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建成北京市

8、首家运用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