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

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

ID:1411298

大小:52.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7-11-11

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_第1页
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_第2页
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_第3页
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_第4页
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高考语文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语文总复习——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的基本了解《考试说明》规定: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这三方面我们统称为文学常识,在试卷中有不同形式的考查,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一、命题特点  1、客观选择题形式,往往赋分3分,出现在Ⅰ卷,如: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贾谊、欧阳修、苏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过秦论》《伶官传序》《六国论》都是有名的史论散文。  B.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都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窦娥

2、冤》《西厢记》和《牡丹亭》。  C.钱钟书是现代著名学者、小说家,代表作有学术论著《谈艺录》《管锥编》和长篇小说《围城》等。  D.弗兰茨·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代表作是《变形记》。  2、主观题形式出现在Ⅱ卷,灵活多样。  有的以填空形式出现,如:  填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中外名著常有一个精妙的开头语,例如俄国作家____________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中国作家罗贯中的《__________》中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的和名句名篇一起考查,如:  

3、填空(任选两小题)  (1)中唐诗人_______笔下的“草色遥看近却无”与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白云回望合,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2)南宋词人____________在《扬州慢》中有“过春风十里,____________”之句,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3)魔幻现实主义的近代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填国家名)人,其小说《__________》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有的在现代文阅读或诗歌鉴赏中以问答形式出现。  3、命题趋向。越来越侧重于主观题形式,会和名句名篇默写、古诗鉴赏、

4、文章阅读等结合。例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二、复习策略  1、充分识记课本中有关文学常识,凡是课本上出现的文学常识,如课文注释、知识短文、课文内容所涉及的,都必须注意,平时都要加深记忆。  2、重点放在著名作家作品和文体知识、文学流派上。  3、重分类、归纳整理。  (1)中国古代著名作家要记忆姓名、字号、朝代、作品、

5、成就、派别、相关评析。  (2)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要记忆姓名、作品、成就、文学流派、相关评析。  (3)外国著名作家要记忆姓名、国别、作品、成就、文学流派。  (4)文学体裁常识要注意中国各朝代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文体知识,如春秋时期的《诗经》、战国时期的“楚辞”、汉朝的赋和乐府、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说等。另外还有初高中语文课本中出现的“说”“铭”“记”“序”等小文体。三、知识清单:(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

6、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墨子,名翟,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

7、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8、》。  列子,名御寇,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