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ID:14099779

大小:3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6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_第1页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_第2页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_第3页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_第4页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摘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引导其自主创业,对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拓展大学生就业新途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深入剖析创业精神的内涵,探索在新时期背景下创业精神的培养途径,应成为地方高校深化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234-03  为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近年来地方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规模从小到大,程度由浅及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

2、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了创业精神,提升了创业能力,这是新时期地方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以及缓解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措施之一。  一、对创业精神的内涵再认识  目前,学者对于创业精神的解读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说法。要想有效地培育和发扬大学生创业精神,在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创业精神内涵论述进行重新梳理,有个清晰地认识和把握,以便探索创业精神培育途径。  从企业家精神的角度来看,学者陈寒松在《基于生命周期的创业

3、精神研究》一文中,对中外学者或实践者们的论点进行了较为全面且有益的梳理,较为肯定有学者提出的创业精神主要包含“创新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敬业精神”三个方面等等,相比较而言,刘常勇对创业精神的论述更为深刻,从精神的层面,他认为“创业精神”代表的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的做事与思维的方式;在行为的层面,“创业精神”是一种发掘机会,整合资源建立新公司,进而拓展市场获得新的价值等两个层次对创业精神进行深层理解的,等等[1]。  从创业精神特征的描述角度来说,法雷尔在其《创业时代》一书中指出了创业精神特征主

4、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即创业精神是由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多重精神特质综合作用而成的。第二是呈现三维(哲学、心理、行为)的整体性。即创业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内化,以及创业精神的外显、展现和外化,都由哲学层面的思想和观念,心理学层面的个性和意志,行为学层面的作风和品质三个层面所构建成的一个具备三维特征的整体。第三表现为超越的先进性。即创业精神应该就是开创他人之不敢想、他人之不敢做的事业。第四体现鲜明的时代性。由于人们在不同时期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不同,导致创业者的

5、创业精神产生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汲取的营养也不相同,显然创业者创业精神呈现的特征也就不同了[2]。客观的说,法雷尔从四个方面对创业精神特征的论述是全面的、具体的。  从创业精神功能角度来讲,有学者认为创业精神可以通过导向、规约、激励三种途径对创业过程中的创业者产生明显的影响。导向,即引导人们做什么,因为创业精神为创业群体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参照系,把创业者引向有价值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规约,即规范人们做什么,因为特定的文化精神构成创业群体的潜在的行为规范,使其背景下创业者的社会经济活动维持着基本的秩序风范

6、,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层面的;激励,即强化人们做什么,因为创业精神构成了社会行为主体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内在源动力,为创业者挑战困难、忍受孤独、坚持不懈提供了信念支撑[3]。  可见学者或实践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创业精神范式演进,帮助了人们对创业精神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化,但本文更倾向地认为创业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通过有组织的发挥个体或群体的创造力,抱着创造价值的想法或时代理念,并努力把这种想法或时代理念贯穿到实践中,呈现为最终实现价值的行为。  二、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创

7、业精神是刺激人们追求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一个必要因素,是人们创业行为或职业行为的原动力。因此,富有创业精神是一种大学生步入社会理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职业品质。也就是说,大学生毕业后即使不创业而直接就业,也应该要具有创业精神。  (一)创业精神是大学生树立创业主体意识的理性认识  创业主体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凭借自己的努力创就事业,干成事业的内在动机,是创业精神的基础内容。  创业是艰难的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相关因素的有力推动下,大学生将自身的人力资源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8、,逐渐成为创业主体。如果大学生这种创业的主体意识,或主体地位,主体观念等一经形成就会鼓舞他们强抓机遇,挑战风险,努力地去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创业精神是大学生形成创业品格的心理基础  从教育层面说,在校大学生创业品质的塑造应该高于创业能力的培养。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应具备良好的创业品质,即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拥有去追求、去学习、去行动的激情等一种综合的心理素质。这种良好品质的塑造显然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影响的,因以,地方高校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灌输创业精神,培养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