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98210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6
《散文阅读的设题角度及解题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散文阅读的设题角度及解题技巧 本文以2012年高考散文阅读真题为例,从高考散文阅读的设题角度及解题技巧两方面予以解说,以期对考生备战2013年高考有所帮助。 一、平稳求新概括题,抓旨理脉简要答 散文阅读概括题的类别大致有段意的概括、层意的概括、中心思想的概括、事物特点的概括、事情发生原因(或条件)的概括、艺术特色的概括等。 考生在理清脉络、抓住主旨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以下技巧回答概括题。 1.直接摘取法 试题要求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考生直接摘录即可。 2.摘要合取法 有的概括题,从文章中找到中心句或关键句后有时不一定能直接使用,它们或语句太长,或语句中含有不合
2、题目要求的其他信息,或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止一个方面。这时,考生可以从句中摘取关键词语,根据题意对选出的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改造,然后优化重组来答题。 例1(安徽卷第12题)文章前一部分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 答: 考生摘要合取后可以这样作答:紧张、期待,兴奋憧憬、坚定执著,失望无奈。 3.归纳概括法 有的概括题要求概括的内容,在文章中并无明显的句子体现。这类试题的答案需要考生在阅读文章时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 例2(重庆卷第15题)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此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思路、理清文章结构
3、的能力。考生可以根据贯穿全文的线索――“梦”,归纳、整理答案:(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二、千变万化作用题,依托术语展开答 高考散文阅读题中经常出现“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之类的问题,千变万化,但最后的落脚点还是“作用”。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应该依托术语展开来答:第一步,掌握常见的说明“作用”的术语,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反衬等。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考生也要了解。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
4、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二步,依托术语结合文章内容展开答题。考生在了解散文常见的艺术手法之后,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语境,确定艺术手法的名称,套用“公式”来组织答案。例如,回答运用了什么技法、手法时,可以采用“术语+具体语境”的表达模式。如果试题进而问产生了什么作用、有什么效果时,可以采用“手法的‘共性’(手法的普遍特征)+手法在语境中的‘个性’(手法在语境中起的作用)”的表达模式。当然,考生答题使用术语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答非所问。 例3(湖北卷第18题)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 考生
5、可以根据上述步骤这样作答: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鸟啼叫的时间、杜鹃鸟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鸟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率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浓墨重彩探究题,深入慎出规范答 1.探究题的设题角度 对所选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问题,要求考生深入分析;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考生判断正误或优劣;质疑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要求考生发表看法。 2.探究题的设题模式 ①思辨型。这种题型主要着眼于文本本身,要求考生深入思考,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对疑点和难点展开分析,如例4。 例4(四川卷第17题)这篇文章有
6、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②拓展型。这种试题要求考生从文本出发,按照题目设定的拓展方向去思考答案,重在考查考生运用语文知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如例5。 例5(湖北卷第19题)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 3.探究题的答题技巧 ①尊重文本,带入自我。考生回答探究题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立足文本,结合文本的观点,作少量的、适当的个人解读。 如例4要求考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考生可以从形象、主题和结构等角度来组织答案。考生答题时要联系全文,不要断章取义,应该立足文本从形式和内
7、容上进行探究,说出自己的观点。 具体而言,考生可以这样作答(示例):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柴禾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 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的是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 ②深入慎出,展示学识。目前,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