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94415
大小:1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6
《双重寡头垄断下的“多角联盟”策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双重寡头垄断下的“多角联盟”策略分析 ——以中国轿车产业为例白让让/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原载《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作者简介】 白让让(1967— ),男,陕西长安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内容提要】中国轿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品种在进入管制放松后的急剧增加,不仅改变了已有的市场结构,也使长期受到抑制的需求得到充分的释放。隐藏在这一变化背后的是跨国公司控制力的增强和本土企业的边缘化。本文对“多角联盟”现象的发生进行了一个合作博弈的解释,基本结论是:(1)“多角联盟”是管制放松、双重寡头垄断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基于能力、资源和产
2、业链的差异而产生的相互需求的结果;(2)“多角联盟”的流行,可以使跨国公司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中国轿车产业的重新划分,国内市场的产品结构得到提升,付出的代价是本土企业在产业链竞争中将长期处于依附的境地;(3)产业组织与技术进步的协调,即从一味的保护向激励性管制的转变是遏制“多角联盟”、“中中外”等模式弊端的必然选择。【英文摘要】Therapidincreasingofthenumberofmanufacturerandthevarietyofgoodsofchina'scarindustriesafterthederegulation,hasnotonlychangedthemark
3、etstructure,butstimulatedthedemandwhichwasstrainedforalong-term.Underthischangewerethestrengthoftransnationalcorporationcontrolpowerandthefringeofnativefirm.Thispaperexploresthe“multilateral-alliance”usingthecooperategameapproach,weshowthat:(1)the“multilateral-alliance”wastheresultintherecipro
4、caldemandbetweenthenativeandtransnationalcorporation,onaccountofdifferenceinthecompetence,resourceandindustrialchain;(2)underthiswaythetransnationalcorporationcouldrestructurethechina'sautomobilesindustryintheshort-term,butthecostforimprovetheproductionstructurewasthatthedevelopmentofnativeind
5、ustrybecomeanappendagetotransnationalcorporation;(3)forlimitedthe“multilateral-alliance”theindustrialpolicychoiceshouldturnnegativeprotectiontoincentiveregulation.【关键词】轿车产业/寡头垄断/“多角联盟”/产业政策/企业战略/automobileindustry/oligopoly/“multilateral-alliance”/industrialpolicy/corporationstrategy 一、
6、引言 随着政府进入管制的放松和WTO相关承诺的逐步兑现,中国轿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在近几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带来了需求的“井喷”式增加、产品品种或品牌数量的丰富,也打破了厂商之间在局部垄断下所形成的默契合谋,使价格和差异化产品竞争成为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与其它产业曾经历的激烈竞争不同,它既不是国内企业夺回外资所占市场的积极战略,也不是全行业产能过剩下的恶性竞争,而是在需求和供给都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国内主流企业在跨国公司的扶持下,为重新划分中国轿车市场的格局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策略性行为。 所谓“多角联盟”是指一个本土企业在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建立技术合作
7、或合资企业的同时,这些跨国公司也与不同的本土企业形成了类似关系的一种产业组织状态。我们的分析将表明,对跨国公司市场进入管制的放松,使轿车产业的结构实现了从单一产品主垄断向寡头垄断的转变。这种在跨国公司主导下的产业结构变革,使国内原有的依靠政府行政性安排而处于垄断地位的所谓主流企业,在巨大的市场机会来临时,纷纷放弃了对自主产品开发的投资,转而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和成熟品牌,以维持原有的市场份额。这种行为从短期观察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但长此以往必然使中国的本土企业在全球化产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