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

ID:1408911

大小:355.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7-11-11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_第1页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_第2页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_第3页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_第4页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改的理念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进修学校郭燕萍课程改革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1、课程内涵的丰富 2、课程理念的演进 3、课程制度的变迁。今天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什么是课程;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三、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创新)一、什么是课程(一)对课程的日常理解与分析最为典型的理解有三种:一是将课程理解为学科;二是将课程理解为教材;三是将课程理解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理解为教材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课程理解与认识。(为什么)可从二方面分析1、从课程编制的逻辑顺序来:(核心)2、从课程资源看: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

2、资源,但并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大纲的缺陷:一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主要是从教育者(包括教师)的角度对教学的范围、教学的是科目、教学的进程、教学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的规定和要求,是以教为主线对课程操作规程和操作要点的一种描述,体现的是一种“教的过程”与“教的结果”的统一。二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形成和产生的是一种标准化、齐步走、大一统的教学,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甚至不同学生的实际,就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三是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还只是一种抽象的课程要领,观念形态的课程概念,

3、书面的课程概念,强调控制的课程概念,不是真实的具体的、多样的、活生生的课程概念。(二)对课程的新的理解首先要有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大课程概念。既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也包括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既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既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要有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A2、要有弘扬人文的课程文化观。A3、要有动态生成的课程内容观。A4、要有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4、。A5、要有民主多样的课程政策观。Aa要有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课程价值取向有:1、突出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取向。2、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取向。3、强调个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智力训练说,人格发展论,协调发展说)现代课程强调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所谓全人发展是指人的整个身心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要有弘扬人文的课程文化观。即课程要以科学为基础,以人的解放和完善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辩证统一,致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沟通。也就是说,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

5、更应关注人的精神、人生价值、道德判断,思维方式和文化习俗等。要有动态生成的课程内容观。即教学不只是忠实的执行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内容不断创新、开发以及课件资源的持续生成、转化过程,是一种非预设性的课程,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课程,是一种真实的、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补充资料:课堂是生成的。教师和学生同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要有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课程是由“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

6、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应注意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拓展与延伸,开发和开放课程资源,让那些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实际中与学生有关的问题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权力分享的课程政策观即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类课程形态与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使地方和学校具有明确的课程权力。长期以来,课程权力过于集中,我们的课程计划过于统一,我们的课程体系过于刚性,带来了基础教育的诸多不适应:一是课程缺少对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形成全国性的大一统格局;二是课程缺少对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适应性,形成了千校一面、千

7、师一面的格局,形成了教师被动实施、忠实执行课程的操作取向;三是缺少学生的适应性,形成千生一面的格局。A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一)“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二)“回归生活世界”(三)“综合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四)师生是课程的创造者。(五)学校是课程改革、科学研究的中心。(六)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一)“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人文主义精神和大众主义的教育价值观,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台湾课程目标—

8、—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促进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知能;——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激发主动探索与研究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002年日本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突出了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