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4065638
大小:6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5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选修一导学案编写:张丽审核:刘璋审批:杨武韬《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认识和体会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2)理解并掌握诗中文言字词的意义。2.能力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和多变的句式来表达奔放的思想感情,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2)鉴赏本诗的构思和意境。3.情感目标:(1)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诗人不与权贵同流合污,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学习重点】1.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
2、方法的基本特点。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以及他张扬个性,不断追求的性格特点。【学习难点】鉴赏“梦游”的意境。【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1.古体诗: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律诗、绝句)而言的。“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2.作者简介: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25岁开始在各
3、地漫游。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独特个性,也有人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
4、豪迈俊逸”来概括,突出了一个“豪”字。联系他的《将进酒》《蜀道难》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寓“悲”于“豪”,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3.作品背景:6高中语文选修一导学案编写:张丽审核:刘璋审批:杨武韬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他在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此时,政治上遭
5、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诗人在诗的最后发出激越的抗争之声。【方法指导】诵读,小组讨论,体会诗歌情境和作者感情变化。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瀛洲天姥姥姥天台剡溪木屐战栗渌水熊咆龙吟殷岩泉水澹澹 魂悸 石扉訇然 觉时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烟涛微茫信难求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渌水荡漾清猿啼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訇然中开虎鼓瑟兮鸾回车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失向来之烟霞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3.结
6、合课下注释疏通大意。第一课时学习重点:朗诵为主,整体感知,疏通诗意。学习过程:一、交流预习成果二、解题1.梦游:2.天姥:3.吟:4.留别: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或范背,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3.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然后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6高中语文选修一导学案编写:张丽审核:刘璋审批:杨武韬,理清思路。⑴入梦的原因:“”⑵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⑶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⑷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4.请用含有“梦”字的四字短语来表述
7、作者的游程。比如开头一节就可以概括为“入梦缘由”。四、研读第一节1.朗读2.合作探究:李白用什么手法表现天姥山的雄奇和高大?五、知识小结:阅读诗歌,绝不可断章取义。反复阅读,从宏观上去把握诗脉、诗意是很有必要的。这节课,我们紧扣“梦游”,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理清了诗歌的脉络。这就为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和主题奠定了基础。辨明诗歌表现手法:烘托和反衬1.烘托手法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
8、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以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