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ID:14062858

大小:141.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7-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_第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_第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_第3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_第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单位】全国人大【颁布日期】19860412【实施日期】19870101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目录  第一章基本原则2第二章公民(自然人)2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为能力3第二节监护3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5第四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6第五节个人合伙6第三章法人7第二节企业法人7第三节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9第四节联营9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9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9第二节代理11第五章民事权利12第六章民事责任

2、17第一节一般规定18第二节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18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19第四节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21第七章诉讼时效21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22第九章附则2336 第一章基本原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第二条[调整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第三条[平等原则]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3、。  第四条[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法律保护原则]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守法原则]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第七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八条[适用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

4、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章公民(自然人)  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九条[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36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自出生时开始。出生的时间以户籍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第十条[权利能力平等]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第十一条[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

5、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6、。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第十三条[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36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

7、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4.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的民事活动,是否与其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可以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状态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5.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7.当事人是否患有精

8、神病,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或者参照医院的诊断、鉴定确认。在不具备诊断、鉴定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参照群众公认的当事人的精神状态认定,但应以利害关系人没有异议为限。8.在诉讼中,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提出一方当事人患有精神病(包括痴呆症),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认定的,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的特别程序,先作出当事人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决。确认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